Uooo wrote:
没人关心?本版的第一(恕刪)
liulisisuo wrote:
你可以看下這篇《解析(恕刪)
感謝你的回復,華為2018年營收是7212億元人民幣,但裡面最大的數字是"275.447亿元",
華為至少是台積電等級的公司,台積電靠上市才達到現在市值7.62兆NTD,
可是華為不用這7.62兆的市值就可以左右逢源,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資金周轉都不用擔心,可以低價搶市,在某些信電標案,
華為可以出到底價的五折到八折,連nokia和ericsson都認為一定賠錢的價格,
華為就是不在乎利潤,他只在乎能不能得標,請問是誰可以讓華為賠錢也要做?
目前歐盟已經對華為5G設備進行反傾銷調查,所以認為華為有問題的可不只是美國。
中國政府在LCD面板和筆電補貼,讓京東方和聯想現在世界市佔最高。
而這篇文章只提到華為初期,並沒有說明如何達到現在的規模,
而且如果你開過店或公司,
你會知道員工薪水不會到超過營收的兩成,
如果只靠員工薪水就算都不花掉,全拿去買股也不可能讓公司壯大到現在這樣。
而且這文章沒有提到銀行要如何認可所謂的"優良企業",
這種未上市公司的股票真正價值有多少? 公司財報有無虛報?
銀行要如何對不同公司,或同一家公司不同職位的員工貸款額度認定?
這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不透明,如果員工認股有這麼好,為何還有公司要IPO?
講了一大推,只顯示這家公司員工福利不錯,
但沒有回答到公司的錢到底從哪來?
liulisisuo wrote:
1.融資不一定要上市(恕刪)
華為不是一般公司,它一年7000億RMB的營收
是超過很多小國一整年GDP的,
如果你一直要拿它和一般區域型公司比我也認了。
在中國,民營公司很難和銀行融資,反而是國企很簡單,
因為銀行不怕國企倒,請問身為民營公司的華為,
如何沒有擔保,沒有股票可押要如何和銀行貸個幾百'幾千億?
不是民營大公司就不會倒唷,樂視這麼大間還不是倒了,
銀行又不是慈善事業,他們很現實,也很難通融,
只要發現放款公司的財務有問題時,立刻雨天收傘。
畢竟每間銀行都承受不起放款變呆帳,所以民營公司很難貸到款,
尤其是遇到沒有擔保的超大額貸款的時候,還是他們知道華為絕不會倒?
你給的金額都不足以解釋華為不IPO還能這麼大,
我google唯一夠大的金額是2.2兆,而且是中國政府給的,
消息來源是華爾街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191227/57KJQKPWMCEZAGRX6GXWUUAQYM/
另外,華為早在去年就預料到會被美國制裁,因此向台積電和其他零組件廠拉貨,
總共多買了235億美元的零件,請問錢從哪來?
這些零件被當作戰備庫存,是要等到被制裁時來拿出來用的,
但這庫存會有一段時間無法銷售出去,會嚴重阻礙公司現金流,
勢必又要和銀行借錢。
請問怎麼會有銀行敢借一個即將被美國制裁的公司?
看來中國的銀行有不計代價也不能讓華為倒的壓力。
85609162 wrote:
那一開始公司設立時,資金是從哪來?
而公司擴張後需要的資金更大,公司又把股票發給員工,
所以公司也沒把股票抵押給銀行借錢,那資金又是從哪來?
就算華為有知名度,但以公司本身的信用但沒擔保又能借多少?
網路可以找到一些文章描述華為從創業到現在的過程,基本上你可以這樣想,一夜之間有十億人想買電話機,這個市場的獲利就可以讓華為從三隻貓長到有名氣的公司了。不是每間公司都是炒股走向,光是在台灣,技術領先而不肯上市讓市場操作的公司也所在多有,美國也有。
華為背後究竟有沒有軍方資金? 沒看到有強力證據,任正非曾經服務解放軍如果是證據的話,那龍潭大溪一堆小科技公司通通都是中華民國軍方企業了。
我沒說華為背後沒有解放軍或共產黨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