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遭遇柯達式崩潰危機!

weaber wrote:
唉,那我什麼時候可以...(恕刪)


今年就可以看到了, 第一季豐田的汽車銷量已經掉下來了
大幅落後比亞迪, 在過幾年, 前十可能都不見得排的進去...
weaber wrote:
唉,那我什麼時候可以看見日系龍頭豐田的衰敗?
最近豐田連三年是全球銷量龍頭,而且銷售量都一直維持
多久可以看見豐田走下坡?


視頻主都有說,
他在後面也有跟Toyota愛好者抱歉。他收到很多跟你一樣的抱怨。

Toyota嚴重的問題是電動車時代來臨,
在台灣沒感覺,但在世界第一大市場已經發生重大變化。

Toyota藐視電動車,一條電動車產線都沒有。
對與比亞迪合作生產的豐田電動車,名字都懶的取,直接用工程名稱什麼bZ4x,消極抵抗,也造成大家不想買豐田電動車。誰要買豐田自己都討厭的車?

加上政策讓新能源車比燃油車掛牌容易,豐田困境會越來越大。遊戲規則不是為打壓豐田設計的,很多年前就已經制定。是豐田押注鋰電池車不成氣候。
Lei123 wrote:
日本慘了看了才知道,Toyota...(恕刪)


所以之前賺的錢哪裏去了呢?哪個公司沒有債,就算要死也要撐上十幾年。
前方高能預警 wrote:
所以之前賺的錢哪裏去了呢?哪個公司沒有債,就算要死也要撐上十幾年。


Toyota肯定不會那麼快速崩潰的。

汽車的消費換代週期本來就比相機這類產品要長得多。豐田也不是完全沒機會後發去追趕中美電動車。
問題在於日本成熟大企業的通病,過往的優勢在幾十年成功的浸染下慢慢會變成阻礙進步和轉型的沉疴。在追趕別人時決策果斷轉型徹底,在守成時就成了決策緩慢轉型拖沓。
這幾年豐田在日本有專門的部門購買拆解BYD等新產電車的事情早就是公開秘密,甚至豐田的兩款電車bz4X和最新的bz3都有比亞迪血統在裡面,但車子本身的銷售表現在電動車競爭激烈的大陸市場相當平庸。
曾經豐田領先行業的油電混動技術在當下也失去以往的優勢,只能算是眾多混動技術中的一種。甚至因為電池容量小沒辦法像PHEV混動車那樣在城市裡純電短途通行而在通勤節能和省油上輸給很多新車。

豐田到最後可能都會繼續作為國際級的大型車企存在,只是過去和當下的全球乘用車霸主地位可能不用太久就會成為歷史。也許五到十年內就會見分曉。
就好像東芝、三菱電機、日立這些曾經的家電巨頭如今換了賽道後仍然強大,但一般家電領域已經很難見到他們的影子。

同樣的情況在大眾(福斯)身上也可能發生,但可能性比豐田小很多。
編外摸金校尉,野生洛陽鏟師。
RentHA
未來的豐田,可以跟Jaguar一樣保留往日的輝煌!
前方高能預警
RentHA Jaguar!以後要稱呼我親愛的印度豐田嘛[嚇到吃手手]
前方高能預警 wrote:
所以之前賺的錢哪裏去...(恕刪)


分給股東還有還銀行利息。
其實
不止是豐田
應該是全日本 點錯科技樹
而且重押氫能源 並且鐵齒的一條道走到黑
現在發現錯誤
再回頭已經錯失先機

新能源日本是ALL IN 氫能源
因為在內燃機上吃到甜頭
老想著發展氫能源所有配套
然後再爽爽吃上數十年
但沒想到
中國 歐 美都發展電動車
而是不氫能源車

但氫能源車也不是沒前途
船運 貨運 客運 在固定的場景
儲能的氫能源還是有其優點
伊魯米
對中美歐來說, 發展氫能源車等於白送日本一大筆專利費, 傻子才會跟吧,
前方高能預警
事實上固定場景也是用電池更適合,直接換電即可,比氫更方便更安全。氫唯一的優勢就是一次可以開更遠。
weaber wrote:
現階段這些車商還是帶領著汽車廠業的進步與改變

你在講笑話嗎?
帶領哪方面的進步與改變?
電池嗎?電機嗎?自駕嗎?
這些車廠的獨門絕活在內燃機
其他東西根本沒比別人強
當年的紫光集團可是很會劃大餅的,還想買台積電.....
恒大集團也是風光到不行,結果翻船時可是一瞬間的事....
RentHA
紫光集團是眼光準…若當初買得到台積電,就不會這樣了。
weaber wrote:
當年的紫光集團可是很...(恕刪)


已經不是畫大餅,是在吃日本大餅囉。
mangchaocs wrote:
同樣的情況在大眾(福斯)身上也可能發生,但可能性比豐田小很多。


VW在電動車領域與大陸合作上,比豐田積極很多...
mangchaocs
ID系列電動車型在大陸賣得也還不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