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dfmtf wrote:
是深圳本來是香港腹地(恕刪)


根本就不懂得亂扯

深圳的發展更多的是中國內部政策和自己發展起來的
深圳自己腹地就很小了哪來的香港腹地
亂扯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只有部分認同
我是覺...(恕刪)


不管 港中台韓的問題...都一樣...
面臨高房價....好的工作機會不多....
造成面對未來幾乎沒有什麼樂觀...

可能我是自已號稱工程師....
老是都在想如何解決問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吧...

就房價來說...我覺得並不是那麼不可解的....
而且中共目前的制度是最有可能解決的....

=============================================
以下是我從個人的角度來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
首先...就是房價...和土地..和租金的掛鉤上...要先釐清處理...
現在的問題是....租金影響房屋價格....而地價也影響房屋價格....
所以很多人不願意降價賣.....也壓縮了...整個房屋的價格居高不下...

事實上這是不合理的....
實際上....房屋....應該和車輛一樣....都有一個使用年限....
用得越久的屋子 應該要越便宜才對...當然隨著地段的不同會有價值的差別

首先...政府應該訂定 新成屋 的使用年限 比方40-50年
接著....在規定時間到了....就拆除重建.....
而新成屋的....價格....根據施工成本再加上一兩成....或是政府的收入等.....
而當房屋只剩下20年到了就要拆除.....那個價格....應該會只有原本的 1/3不到之類的...
這樣才會比較合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中共好像有一條是房屋的所有權...70年....不是很確定印象中好像有...
而台灣也有所謂的地上權的房子...都是類似的概念....
只是在別在....一開始購買時就必須要載明使用期限....是多久....在合約上就要記明....

有人會問說...那如何貸款?...我個人是覺得....房屋貸款的繳費年限有規定...
必須在剩餘年限的一半內繳完....
也就是如果新成屋40年....整個繳貸款的時間就是20年...
如果買中古屋剩20年的....也必須在10年內繳完...
這樣房子還會有殘值....也才會有金融公司出來給予貸款...

而這部分....我覺得以香港政府或是中國政府...可以用一筆資金....當基金....
或是用政策....鼓勵給特殊的銀行來參加....

或許有人會說...那現有的房屋....要怎麼辦...不可能把他強制拆除....
我們可以給予....從某個時間點算起....所有房屋全都從頭開始計算 40年起....
40年後要拆除的話....所有住戶平攤建築費用....辦理貸款...等獲得新的房屋...
但是新房屋一樣得遵守房屋有效年限的....但是土地可能就會被政府回收了....
用這種方式來消化現有的土地和私人房屋....

另外...在立一個法令 40年以上的老房子...每2年安檢一次...沒過就半年...
40年老屋的住戶會很多嗎?....當用戶越來越少...要承擔安檢費用就越來越多...
這樣就會促進...房屋的更替...

到時候就會有很多很多....年輕人不想繼承祖屋.....不想在這個城市發展....
賣掉手中的房子.....而很多剛成家立業的...買不起全新屋....買個10年20年的房子來當喔...
也是可行的....價格只有全新屋的一半或是1/4

而房屋價格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永遠降不下去....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 我花了一千萬貸款去買了一棟房屋...
40-50年過後被拆了一無所有....很不合理很心疼...

可是如果換個方式想...原本1千萬的房屋...
用新的方式只要400-500萬....
而這400-500萬可以讓你不用繳給銀行那麼多利息...
而且你可以用這筆錢去好好投資....帶來的也不一定會少於原本的一千萬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房價才會讓年輕人有希望....
你剛到一個地方打拼...你最需要的可能是 10-20年的房屋...累積資本..
等到事業有成 30-40歲在考慮買全新屋...也夠你用到70-80歲了...
更別說50-60時就可以拿剩下一半前再去買一棟新的....

對於投機客來說....滿手只會跌價的房屋....越放越沒價格投機的意願就會低落...
房租的價格和屋價脫鉤....也會讓租金更合理....

針對不同的族群用不同的話術去說...
例如對現有私有房產的人就要說....
你的房子是有含地的...下次改建時還是可以百分百分到一間...

對於新成屋的人就要說...當你工作20-30年後也該換個新環境了...
用比較便宜的花費...等到20-30年後 老了 也該換個環境享享清福了...

總之...我覺得未來...應該是會朝這個方向前進....
而最主要是合理價格的房價....讓年輕人壓力不那麼大...
也比較有多餘的錢來做其他花費...產生經濟循環...
而且...每一次的換屋...就會增加很多相關的房地產帶動的室內用品經濟等...

不要讓金融帶起的高房價高利率收入...吸走年輕人的血汗
讓房屋和汽車一樣都有折舊率報廢的正常循環...

至於...建商...銀行貸款...爛尾樓問題....
這當然是屬於另外一個問題....
如果下次有空再談建立怎麼樣的機制或是法令...
避免爛尾樓產生....
hunginn wrote:
不管 港中台韓的問題(恕刪)


中國的房價不是你想的那樣了
其實跟台灣也有點類似
中國的3~4線以下的地區房價跌了
真正房價可能還能持續更高的是深圳、北京、上海、........等少數地區
去了解一下最近兩年鄭州的房價
連政府都出手要來支撐(不然政府財政有問題)
很基本的現象是中國的人口不會大量的從農村流往都市了
也就是廣義的都市化其實結束了
但包含台灣、日本、韓國、............等地區的經驗都是資源從最有效利用的角度規律
超級大都會區的發展趨勢基本上是同樣的
台灣大概就是大台北和台中
韓國就首都圈
日本其實就是大首都圈
只要核心地區漲多了
在交通夠方便下超大都會區周邊的附屬都會去就會一波人口從高房價地方流入
台灣來說只要台北市房價高漲
人口從台北流往新北的現象就會發生

中國其實也是一樣
光一個上海可能佔據中國GDP就差不多20%
以省為單位的所謂一線都市這兩年爭奪很厲害的
一線都市會吸納大量外來的人口
2~4線都市反而因為人口流出加上新蓋的房子不少
房價下跌在中國其實已經發生了
看看整個北方的都市
只有北京等少數都市房價還漲
去看看東北的傳統大都市
有些人口都跌破千萬了
那邊房價真的也都不高
關外基本就是多年來都是人口流出區

房貸的問題其實中國不算嚴重
比較大的問題是開放戶口這個才是大問題
我說過中國是過去千年那樣以縣為單位作為基本行政單位的
戶口就是其一
所以戶口在內陸縣但人在大都會打工的比例很高
這些人包含教育等資源還掛在戶口區
但大都會卻吸納了這些勞動力增加自己的發展
那是不該長期持續的

中國其實多年發展累積不少的問題
很多其實不好解決
房價可以說是短期最直觀重要的問題
但中國民眾重視度其實不高
尤其知識份子對這類問題興趣不高
只要不跌不損傷自己利益
似乎很不關心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mzorro
上海GDP占20%,这么离谱的数据都说的出口?
economic wrote:
根本就不懂得亂扯

深圳的發展更多的是中國內部政策和自己發展起來的
深圳自己腹地就很小了哪來的香港腹地
亂扯

你真不是很懂香港,不要強裝懂王,人都有不懂的事情,平常心就好。
深圳腹地小,並不妨礙深圳成為香港的腹地,兩個概念。
當年的深圳跟現在不可同日而語,其變化堪稱天翻地覆。
我記得當年港府的融合說法就是香港以深圳為腹地,形成「前店後廠」的格局。

當年香港的經濟比深圳強很多,兩地融合香港處主導地位,當然就對香港更有利;
現在香港極端反中者要不抓了,要不走了,已開始啓動珠三角大融合進程。但此時香港的優勢地位已消失了,今後大概就是以深圳為主導。
反中者誤事啊!(是誤香港的事,對中央來說誰主導都可以,港深手心手背都是肉,由深圳主導中央更好掌握)

這就像中歐投資協定,當年簽的條件對歐洲非常有利。但歐洲為了反中擱置了,今後要重新談相若的協定,歐洲很多好條件就都沒了。
殲二十 wrote:
你真不是很懂香港,不(恕刪)


你才真的不懂香港與深圳
發展的那一段我就在那附近工作
深圳在最早期有包含來自香港等地的投資
轉移了包含玩具在內的一些製造業
但那個不是成為香港的腹地
只能說落後產能往那邊走
產生最初開始的資本累積
2005左右包含香港轉移來的最初階東西在那邊就沒啥利潤了
2008左右沒有跟著中國政策往內地走的就大概沒救了
更別說後面的發展根本和香港沒啥關係

現在推的包含大灣區的實際上幾乎不可行
根本就不互補
不然就真的可行
不懂別亂扯
香港沒那樣容易處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你才真的不懂香港與深(恕刪)

你說的根本不對標我說的,真不知你在亂反駁什麽,你理解「前店後廠」四字的意思不?
殲二十 wrote:
你說的根本不對標我說(恕刪)


你跟就不懂各自的發展
香港沒有中國前就有自己的發展
香港又不是因為中國崛起才開始發展的
還前店後廠
就香港那個成本怎當大店?
香港哪有那個空間
店的位置是廣州
廣交會那個才是店
你根本就不懂
香港人也不是你這樣的認為自己是靠中國發展的
亂扯一通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你跟就不懂各自的發展(恕刪)

你以為前店是做零售啊。
你講一堆什麽誰發展先誰發展後,發展又不互相依靠,我實在不知有何意義。
「前店後廠」是當年的計劃,我不是說過被反中者搞黃了嗎?
既然黃了當然就是港深各自發展啦,你到底在瞎反駁什麽?反駁稻草人嗎?
殲二十 wrote:
你以為前店是做零售啊(恕刪)


你連我說的都不知道就亂扯一通
當年怎樣的條件你到底知道嗎?
都不知道就亂扯
還扯政策
當年剛發展一堆都未知數
還扯反中
那個年代哪有啥反中
連台灣都不太反中的
才剛開放沒幾年
然後還扯香港銷售
就香港那條件是銷售啥東西
都說了香港成本那時候就很高
根本就不具備條件與之搭配
我說的廣州是店面銷售的喔
你有去看過嗎?
靠亂想喔
只會亂扯一通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中國的房價不是你想的那樣了
其實跟台灣也有點類似
中國的3~4線以下的地區房價跌了
真正房價可能還能持續更高的是深圳、北京、上海、........等少數地區
去了解一下最近兩年鄭州的房價
連政府都出手要來支撐(不然政府財政有問題)


其實我也沒很清楚...中國的房價是哪樣...
大部分的地方...應該都是...有漲...但是還不至於讓人民買不起
或是沒地方住...

我想表達的是....有方式來控制...飆漲的房價...
和過度的利用房地產的投機....產生的房地產泡沫化....

利用一些手段...來緩慢地搓破這個泡沫....減少泡沫破滅的衝擊...
而上一篇的描述...只是用來解決...香港高房價與居住問題...

而香港要解決....經濟上的其他問題.....不是靠房地產等...
是用其他手段來....

香港對於中國的價值....是在那個英國統治了近百年殖民之後的特殊的自由經濟....
作為中國對外最特殊的金融中心....也是對計畫經濟和吸引外資的最大窗口...
只有保持香港在...現有的狀態下...才是最大的利益.....
但是政治上卻要控制著香港不能亂...這是最基本的....

香港這兩年最主要失落的原因是....
美國取消了對香港的最惠國待遇..
再來是疫情的影響...
最後才是反送中的後續影響..

現在的景氣低迷不見得對香港不好....
趁機淘汰不好的體質企業...
再利用時間戳破一些炒股炒房的泡沫...
就會空出一些蛋糕和機會讓未來的重新分配蛋糕和畫餅..

等到明年中疫情過後...中國對外的國門再次開放..
香港就會重新回到那個....對外最重要的窗口...
來吸引外資旅遊等....香港的經濟就會重新回到活絡....
雖然未必會回到2014 2015那種繁華的高峰...但也不會差到哪去...

對於工作性質上來說....比較適合一些新興的科技產業...
像是Meta的這些高科技概念的產業...來解決一些失業的問題
所以我不認為香港沒什麼機會....
也不會認為香港的問題會大過台灣問題...

甚至我認為.....如果美中都再窮台...逼迫台灣半導體業離開台灣....
讓台灣的重要性越來越低....甚至達到....和以色列轟炸薩加一樣沒什麼人在乎....
那時候兩岸就會自然統一了....

至於你認為大陸很在乎台灣的台積電和半導體業嗎?
失去台灣的半導體業...和統一台灣這兩個重要性哪個比較高?

我還是認為...不管是哪裡...最重要的就是把問題解決才能繼續走下去

就像我不是很懂中國的房地產和政府的支出比例是如何?
但是我會覺得....像台灣一樣...只靠著賣地給建商屯房炒房....
然後收那些稅收....是一種飲鳩止渴的方式....只會擴大房地產泡沫化的危機...
利用財政支出擴大地方建設...吸引投資來創造工作機會....才是各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
那怕最差旅遊觀光....都是...一種方式....中國大陸太大了....很多地方終其一生也未能走上一回...
只要渡過疫情...國旅重新起來....內需消費市場就會重新再加大...
不至於發家致富....也不會餓死..

相較起來我還是覺得歐洲問題最大之後才是美國....雖然歐洲在明年起恢復觀光沒問題...
但是....俄烏戰爭這麼一搞.....能源問題把生產成本拉到這麼高....
而高通膨帶來結果就是歐洲旅遊的價格花費高昂....降低旅遊的意願...

甚至可能會來會持續來降低歐元的匯率...甚至讓歐元跌到 1歐元兌0.8美元
來緩解通膨...和吸引歐洲光觀產業的復甦....最後來有利出口競爭力...
但是失去的就是企業的利潤了...
nihaotw2013
等到明年中疫情過後...?中國疫情怕是永遠要清零 看看最近的三亞又開始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0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