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這次老太婆訪台,對中美來說,皆是危也是機。

老美本想藉這次"私人身份"訪台,對盟友和世界展示對中國的"震懾力"。但中共到最後,還是聰明地選擇讓她的飛機落地,坐實老美"先挑釁"的藉口,好讓自己的後續招數合理化。

敗登今次可說是啞子吃黃蓮。

美媒驚於亞太盟友集體沉默:通常都會譴責中方,但這次佩洛西做太過火

眾所周知,美國政府一直企圖拉攏亞太國家“聯合製華”,這一宗旨也貫徹佩洛西亞洲行始終。但在佩洛西竄台、中方組織實彈軍演作為回應後,除日澳兩國外,其他區域內所謂美國安全盟友都陷入沉默。

彭博社8月9日形容這種沉默“令人震驚”,因為通常來說,如此規模的軍演會引起對中國的廣泛譴責。分析認為,這說明佩洛西竄台之舉得不償失,阻礙了拜登政府在亞太地區“聯合製華”的努力。因為許多國家認為,佩洛西做得太過分了,他們則希望避免在此時夾在中美之間。

8月2日晚,不顧中方多次強烈反對,美國政壇“三號人物”、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堅持竄訪中國台灣地區,造成台海緊張局勢升級。

對此,中方祭出多項嚴肅反制措施。我外交部、中央台辦、國防部、全國人大、全國政協5部門第一時間重磅發聲,表達嚴厲譴責。新華社則受權發佈公告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宣布將於8月4日12時至7日12時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並組織實彈射擊。該演習被台媒認為“形同鎖台”。

然而,除了美日澳三國外長發布聯合聲明、對我國軍演說三道四外,其他亞洲國家保持了沉默。此外,包括東盟、韓國和一些南亞國家還在第一時間表示支持“一個中國”政策。

8月9日,我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表示,170多個國家和許多國際組織發出正義聲音,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和領土完整。聯大主席和聯合國秘書長都明確表示,聯合國將繼續堅持聯大第2758號決議,核心就是一個中國原則。

彭博社認為,這些亞洲國家的沉默“令人震驚”。因為自上任以來,拜登就試圖在亞洲建立一個廣泛聯盟,以對抗中國的地區影響力,包括提出所謂“印太經濟框架”、率領G7國家籌集6000億美元抗衡“一帶一路”倡議等等。

然而,就在外界認為美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變得更加強大之際,佩洛西打著“重申美國對印太強有力支持”的旗號開始亞洲行,甚至不顧警告做出竄台之舉。一時間,緊張氣氛瀰漫台灣海峽。

於是,原本樂於同美國拉近關係的亞洲國家沉默了,退縮了。

談到東盟外長的集體聲明時,亞太地緣政治風險與安全、外交及國防事務顧問亞歷山大·尼爾告訴彭博社,這“實際上充分說明了東南亞的擔憂,即它們自身的經濟福祉正被台海發展中的一個引爆點擾亂”。他還說,提到“一個中國”政策的國家數量正是“對中國在該地區迅速增長的影響力的試金石”。

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研究所所長沙赫里曼·洛克曼說:“大多數東南亞國家會認為,是美國引發了中國完全可以預見的激烈反應。”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韓國訪問學者李成賢(Seong-hyon Lee)稱,雖然佩洛西的訪問有助於表明美國對該地區的承諾,但這也使韓國處於尷尬境地,並突顯了美國對華政策的普遍困惑。

“美國缺乏的是其對華政策的連貫性和明確性”,李成賢向彭博社表示,“這讓盟友摸不著頭腦”。"
老美現在,還真的亂到一個點。

剛剛,拜登抄了特朗普老家,中國有好戲看了

特朗普這次真被搞了,而且事情很嚴重。

晚上八點,美國FBI帶著警察,衝進了特朗普的“老家”海湖莊園,這是2017年中美領袖會晤的地方,也是特朗普藏著最多秘密的地方。

FBI衝進海湖莊園後,對裡面進行了搜查,甚至爆破了特朗普的保險箱。

在FBI猛搜海湖莊園的時候,特朗普也發表了一封憤怒的聲明。

聲明說:這是我們國家的至暗時刻,我美麗的家園正被一大群特工包圍,突襲,佔領。

這種事從來沒發生在一個美國總統身上,這是民主黨將司法系統私人化,武器化,他們極為害怕我去參加2024總統大選。

尤其是最近我的民調那麼好,而民主黨那麼糟,他們會採取一切手段,來阻止保守派贏得選舉。

這種恐怖的針對前總統的襲擊,只會發生在第三世界國家,可悲的是,他們正在把美國搞成這樣。

這是巨大的權力濫用和司法腐敗,他們甚至,炸開了我的保險箱!

但是,我決不退縮,我會像過去一樣對抗民主黨那腐敗的官僚體系,保護偉大的人民權利,我們必須揭露這種無法無天,目無王法的政治迫害。

我將一直為偉大的美國人民戰鬥!

聲明里,特朗普沒說為什麼FBI突襲他的老家,炸開他的保險箱,到底是犯了什麼罪,又是誰直接授意司法部門這麼幹的。

但大家都知道,最近民主黨搞了好久的密集聽證會,找來無數反特人士調查,尋找證據,就是想要找到突破口,把特朗普送進監獄。

民主黨太想證明上次的“國會暴動”,是特朗普指揮、煽動和策劃的,特朗普對國會暴動,負有直接責任。

這次開出搜查令的司法機關,應該也是從這一個月的聽證裡挖到些苗頭,才會開搜查令,讓FBI去沖特朗普老家的。

FBI搜查時,特朗普在紐約給競選國會議員的共和黨人助選

他兒子是看到新聞才知道老家被抄了,然後打電話給特朗普

特朗普隨後憤怒的發表了聲明,說這是民主黨針對他的“政治獵殺”。

民主黨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

這事其實非常嚴重,說難聽點,甚至會破壞國體。

在多國政治上有一個默契,就是下台總統你別去搞。

全世界搞下台總統叫得上號的,就是韓國,可這對於政府的威望和穩定卻很不利。

為了避免政治動盪,大多數國家的默契就是,下台總統你別去搞,因為你搞了對手的下台總統,那等對方上台後也一樣會去搞你的。

這樣冤冤相報何時了,搞得國家一團烏煙瘴氣,精力全花在搞人上。

美國就沒有下台被搞的總統,最接近下台被搞的,是尼克松。

可是最後尼克松也通過辭職,換得新總統的特赦,這事也就算過去了。

但民主黨這次,很不正常,屬於打破傳統政治默契的動作,它針對搞掉特朗普的行動,計劃了很久。

恐怕這也和拜登想2024繼續連任有關,拜登眼裡最大的連任障礙就是特朗普。

現在搞掉特朗普,抓到實錘證據,把特朗普關進局子裡,那是最好的。

而且諸多跡象表明,就算民主黨在“國會暴動”這事上,抓不到實錘,他們也想從“洩露機密”上,給特朗普一錘子。

美國有一個《總統檔案法》:

這法的大概意思就是,國家機密檔案,不歸總統,總統有看的權力,但沒處置的權力。

比如,有些不利於總統的機密檔案,總統看到了,但總統無權銷毀,這機密檔案必須保留。

如果總統銷毀檔案,就犯法。

當然對於任何官員也一樣,無權銷毀任何檔案,檔案只歸“國家檔案管理局”管。

2015年克林頓的國家安全顧問塞彌爾.伯傑,自己刪除了政府檔案裡的一些機密材料,然後被判刑。

2007年,美國前白宮高級幕僚“唐納德.凱澤”,藏了3000多份機密文件在家里地下室,被判刑。

這回如果不能用“煽動暴力”做為拿下特朗普的方法,那就拿違反《總統檔案法》,來治特朗普的罪。

因為在聽證會上,證人曾爆料說,特朗普下台前,曾從白宮裡帶出了一堆大大小小的盒子。

這一堆盒子,被送到了海湖莊園,裡面可能有機密文件。

而促使更多人相信特朗普會拿走機密文件,是因為一張照片。

描述的是白宮的馬桶,馬桶裡有一些被撕碎的文件,文件上的筆記,就是特朗普的,用特朗普最愛的Sharpie“銳意記號筆”寫的。

特朗普自己寫的東西,自己撕了扔馬桶,犯法嗎?

還真犯法,就算是總統自己寫的東西,也必須被當成文件保存下來。

總統自己,是無權銷毀的,違反了《總統檔案法》。

這就像古代皇帝身邊專門有個記錄官一樣,記錄皇帝每天的衣食住行,一言一行。

不同的是,皇帝可以消除自己不想被記錄的東西,而美國總統不行。

根據聽證會爆料說,特朗普經常會把文件撕碎扔馬桶沖掉,可這些文件按照規矩應該保存。

顯然,特朗普沒有保存秘密文件的法律意識,基於此調查部門會認為,特朗普很可能會在離任前把一些機密文件,給帶出去。

只要抓到特朗普把秘密文件帶去海湖莊園這個實錘,那就能把他給送進局子。

而只要把特朗普給送進局子,那他這總統也別想選了,拜登的最大對手也就被除了。

民主黨來勢洶洶,都已經炸特朗普保險箱了,就是要挖個實錘出來。

那特朗普怎麼反擊呢?

我覺得特朗普最好的反擊方法,是盡快宣布參選2024總統。

雖然美國歷史上還從沒人那麼早就宣布參選總統的,一般是總統大選一年前宣布,特朗普現在宣布參選,等於是提前了兩年。

但現在宣布參選,有一個很大好處,就是“護身符”。

宣布參選2024,可以讓特朗普從一個“卸任前總統”,一下變成了參選的“總統候選人”。

這種“政治身份”的轉變,可以讓他大聲宣布,這是一場“政治迫害行動”,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我競選失敗。

這也是特朗普用的老招數:“政治獵巫”(Witch Hunt)。

政治獵巫,指為了政治目的,而對對手進行抹黑,污衊等的一系列手段。

如果特朗普是個沒權的退休老幹部,那他大喊政治迫害的動機就不充分。

可一旦特朗普宣布參選2024,他高喊政治迫害,也喊的名正言順。

加之現在拜登是個弱勢總統,經濟支持度僅剩30%,整體支持度不足36% 。

特朗普站出來振臂一呼,不光可以解自己的危機,更可給拜登狠狠一擊。

在今年年底的期中選舉,先在國會打瘸民主黨的腿,到了2024只要對手還是拜登,那特朗普勝選的機會很大。

現在正是民主黨猛攻特朗普最兇的時候,想要化被動為主動,那宣布參選2024不失為一個一舉多得的好機會。

“期待”特朗普,宣布參選2024,好好把美國那一池子水,給攪動起來吧。"
完全不能理解,糧食這種奇貨可居的貨物,居然會被拒收?

正常應該不是糧食變壞的情況,難道是政治壓力嗎?

交貨延遲超黎巴嫩買家拒收首艘烏克蘭運糧船貨物

  中新網8月9日電綜合報導,當地時間8日,烏克蘭駐黎巴嫩大使館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由於交貨延遲(超過5個月),黎巴嫩買家拒絕接收首艘烏克蘭運糧船“RAZONI”號運載的貨物。

  當地時間8月2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首艘烏克蘭運糧船已進入土耳其領海。

  據報導,目前這批糧食正在尋找新買家。

  法新社此前報導稱,烏克蘭駐黎巴嫩大使館6日表示該船抵達的時間推遲。

  載有2.6萬噸玉米的船隻“RAZONI”號是俄羅斯、烏克蘭與土耳其和聯合國就黑海港口外運農產品問題簽署協議後,第一艘離開烏克蘭港口的運糧船。它於1日離開敖德薩港,2日抵達土耳其水域,接受檢查後駛往黎巴嫩。"
消耗戰消耗的,除了是裝備,還有海量的。。。人命,無論那一方也是。

烏將外籍僱傭兵合同延至10年烏軍被曝深陷缺員窘境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發表題為《澤連斯基給出“赴死”之外的承諾——提高待遇》的文章。文章稱,在烏克蘭軍隊中服役的外籍僱傭兵如今能夠一次簽下10年的合同。烏總統澤連斯基日前簽署了相關法令。過去,外籍僱傭兵的合同通常5年一簽。

  文章稱,澤連斯基在新法令中承諾向“海外”僱傭兵提供帶薪年假以及相當於一個月軍餉的帶薪病假。年假長度取決於服役年限:不足10年者為30天,超過20年者高達45天。只有烏克蘭宣布全民動員,或是全境(或某些地區)實施緊急狀態時,才可以要求外籍僱傭兵提前結束休假返烏。

  眾所周知,自俄羅斯開始對烏特別軍事行動以來,已有數十國的僱傭兵奔赴烏克蘭。

  澤連斯基今年3月時說有近1.6萬名外籍“志願者”赴烏參戰。7月,俄國防部宣布,烏軍中有來自64國的近7100名外籍僱傭兵,人數最多的是波蘭,高達1831人,而後是加拿大、羅馬尼亞、英國等地,但目前外籍僱傭兵僅剩約2700人。俄國防部警告說,為烏軍效力的僱傭兵不能享受戰俘待遇,所以最好的下場是受審進監獄。最糟糕的則可能是在高精準“口徑”導彈的襲擊中殞命,或是被判處死刑。

  軍事專家維克托·巴拉涅茨評論道:“澤連斯基的命令凸顯了烏軍的人員窘境。烏軍已在招募'人肉'了,他們這樣形容自己。因為已讓包括學生、司機、電工在內的所有平民陸續入伍,將武器塞到他們手中,讓其上前線填補被俄殲滅的職業軍人空缺。”

  他說,烏方為解決缺人問題,在哈爾科夫,200名正在服刑的重罪犯獲得釋放、得到寬恕,只為讓他們上前線去殺俄羅斯人。澤連斯基還下令情報部門想盡辦法,讓所有在難民潮中前往他國的18至60歲烏國男子歸國,否則會被判處10年監禁。目前有約300萬烏國男性公民滯留境外以躲避入伍,主要集中在波蘭、德國、法國和波羅的海國家。

  巴拉涅茨分析道,由於烏國職業軍人極度匱乏且數量持續下降,與其讓從未受訓的平民入伍,不如招募比“人肉”作戰水平高得多的外籍僱傭兵。

  文章指出,戰爭爆發時,烏克蘭的軍事預算約為50億至90億美元,但目前,烏軍單月的軍事行動支出便接近10億美元。烏國庫顯然沒錢支付僱傭兵的帶薪年假和病假,為其埋單的是北約國家,只是手段相當隱秘罷了。

  巴拉涅茨指出,烏克蘭人應當明白,這一切都是需要償還的。"
小甜甜變成牛夫人?烏克蘭與西方的“蜜月期”結束

美國8月8日宣布,將向烏克蘭額外提供55億美元的援助,其中包括45億美元的預算支持和10億美元的軍事支援。俄羅斯駐美大使阿納托利∙安東諾夫表示,華盛頓為烏克蘭撥付額外援助證明美國繼續在為烏克蘭衝突“火上澆油”。

就在本輪軍援的前幾天,8月4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預告了一部紀錄片《武裝烏克蘭》,並宣布計劃在7日晚上播出。與《武裝烏克蘭》一同釋出的還有一篇反映紀錄片內容的報導,標題為“為什麼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並不總是到達前線:'大約30%的軍援最終到達目的地'”。5日,CBS又發布宣傳推文,公開表示這部記錄片“探討了為什麼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數十億美元軍事援助中,有很大一部分沒有送到前線”。

這樣一則紀錄片自然引髮烏克蘭的不滿。烏克蘭戰略通信和信息安全中心就在5日發布數條推文,反駁該紀錄片的說法。一些親烏克蘭的社交媒體賬戶還不斷攻擊CBS,指責這家美國媒體為“俄羅斯宣傳”。在多方施壓之下,當地時間7日,CBS從網站上撤回《武裝烏克蘭》紀錄片,刪除了5日的宣傳推文。4日發布的報導也被修改,“大約30%的軍援最終到達目的地”的話被從標題中刪除,文章內容也做了調整。CBS還稱,他們正在更新紀錄片以反映這一新的信息,並在稍後播出。

西方援烏武器被倒賣並不是秘密,在“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此前播出的節目中,俄媒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竟然在“暗網”上以低價出售。而軍援風波並非最近西方與烏克蘭政府的第一次爭吵,經常以“人權”為名插手干預他國內政的“國際特赦組織”近日就譴責烏克蘭軍方違反國際人道法。“國際特赦組織”表面上是個國際非政府組織,實際與西方各國尤其是美國政府關係密切,代表西方利益。而藉“人權”問題抹黑對手,一直是西方的拿手好戲,從敘利亞的“白頭盔”到在俄烏衝突中對俄羅斯的輿論攻擊,如今西方背景的非政府組織指責烏克蘭,傳出的信息值得烏方好好研究。

俄烏衝突暴發後,基輔一度成為西方政客的“網紅”打卡地,要想表明自己與美國及烏克蘭站在一起,並始終支持西方立場,就必須前往烏克蘭基輔“朝聖”,與澤連斯基會面。但是這段時間,西方政客到基輔的頻率明顯下降,最近的一次訪問是7月28日立陶宛共和國總統瑙塞達訪問基輔。瑙塞達表示,將會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軍事,人道主義和資金援助,並同時會積極幫助烏克蘭加入歐盟。

從那時起到8月9日,還沒有一位外國領導人訪問基輔。最近這段時間西方大國領導人訪問基輔更是少見,如今唯一有可能訪問的大國領導人恐怕只有9月將下台的英國首相約翰遜,也沒有完全確定。

烏克蘭與西方關係出現微妙變化還有很多跡象,比如俄烏衝突暴發後,澤連斯基成為各種會議的熱門演講嘉賓,不但在北約峰會等西方國際會議,美國國會,英國議會等西方議會進行視頻演講,甚至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戛納電影節這樣原本與政治不相干的會議,也邀請澤連斯基作為嘉賓演講。但是最近幾個月,已經看不到澤連斯基“環球視頻演講”的身影了。

烏克蘭與西方的“蜜月期”結束但不會“離婚”

烏克蘭與西方關係“蜜月期”結束,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西方民意出現變化,對烏克蘭的支持在下降。

目前整個西方都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能源價格因此暴漲,通脹高企等問題。7月美國通脹達到了9.1%,為198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不斷上漲的成本,讓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對支持烏克蘭產生了懷疑。

歐洲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歐盟委員會對歐盟通脹率預測從6.8%上調至8.3%。按國家來看,波蘭通脹達到15.5%,西班牙通脹達到10.2%,已經率先邁入惡性通脹。作為歐洲核心的德國通脹也達到了7.6%,

歐盟很顯然沒想到對俄羅斯的製裁會導致如此嚴重的能源危機和經濟危機,甚至到了德國要重新恢復煤電廠,不惜推遲此前承諾的清潔能源計劃的地步。此外,最近俄羅斯大幅削減了對歐洲的供氣量,導致歐洲“氣荒”加劇,歐洲過冬問題提前凸顯,導致人心不穩。

燃油、食品、住房等價格持續上漲,已經影響了歐盟各國民眾對俄烏衝突的立場,從一開始普遍支持政府對俄製裁,到現在已經開始普遍反感俄烏衝突,希望自己過好日子,不願被波及。

其次,澤連斯基政府的強勢作風,讓西方覺得有必要適當敲打。

最近一次,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最初提議要向烏克蘭繼續提供90億歐元的援助,但歐盟內部經過幾輪磋商後,最終只批准了10億歐元。於是烏總統澤連斯基再次掉轉槍口噴起了“隊友”,他在視頻中公開指責歐盟“剋扣”了烏克蘭80億歐元的援助款, 並質疑這種情況要么是犯罪,要么就是“搞錯了”。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現在寧願相信這只是“誤會”,但要求“盡快改正”,還指責德國等歐盟國家凍結、阻撓撥款。而歐洲媒體則聲稱因為過程繁瑣且需要分攤壓力,所以接下來的撥款可能是秋季後的事情了。

其實,澤連斯基也不是第一次對西方國家發難了——在北約峰會演講上,澤連斯基就表示,如果不給錢,西方國家就得等著“捲入戰爭”。在接受《紐約郵報》7月26日專訪時,澤連斯基稱通貨膨脹和新冠都是“次要的”,“西方必須幫助我們”。

在國際政治歷史上,伸手接受援助的一方如此強勢,掏錢的援助方卻唯唯諾諾,也是罕見。澤連斯基所依靠的,很大程度上是俄烏衝突之初,西方媒體給包裝出的“政治正確”的人設,並以此綁架各國輿論,進而通過輿論向西方各國政府施壓。因此,西方非政府組織和媒體開始挖烏克蘭當局的“黑料”,某種意義上也是試圖適當敲打澤連斯基,脫掉他身上的“神聖光環”,避免“尾巴搖狗”反而被烏克蘭政府拿到雙方關係的主導權。

最後要說,儘管烏克蘭與西方的“蜜月期”結束,但共同的利益使他們仍會持續合作下去,不會“離婚”。

從烏克蘭方面來說,沒有西方援助,以烏克蘭的國力根本無法與俄羅斯長期抗衡,更不要說實現澤連斯基政府高喊的收復東南部地區了。因此跟西方就援助問題吵歸吵,根本目的還是要拿到更多的援助。

而從西方各國,尤其是美國角度來說,一開始西方大力度支持烏克蘭,為的就是打一場代理人戰爭,試圖拖垮俄羅斯。雖然目前劇本並沒有完全按照他們設想的來演,在經濟上俄羅斯盧布堅挺,歐洲反而先扛不住了。但是軍事上,俄羅斯在完成對利西昌西克的攻占之後,接近一個月時間沒有進行大規模進攻行動。因此西方覺得,俄羅斯軍力損耗嚴重,烏克蘭仍有消耗俄羅斯國力的重要價值,並不會真的拋棄烏克蘭。

接下來,除非國際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否則西方仍會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對抗。只不過雙方關係不會像俄烏衝突一開始那麼“和諧”,而是一邊合作,一邊爭吵,互相爭奪主導權。"
軍演終於結束了,也果然不出所料,以後常態化巡航台海了。
-----------------------

东部战区成功完成任务,将常态组织台海方向战备警巡

@东部战区 10日消息,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东部战区近期在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诸军兵种部队系列联合军事行动,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有效检验了部队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战区部队将紧盯台海形势变化,持续开展练兵备战,常态组织台海方向战备警巡,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Derek2025 wrote:
這次老太婆訪台,對中美來說,皆是危也是機。

老美本想藉這次"私人身份"訪台,對盟友和世界展示對中國的"震懾力"。但中共到最後,還是聰明地選擇讓她的飛機落地,坐實老美"先挑釁"的藉口,好讓自己的後續招數合理化。

川普也是這麽說。
--------------------

「她是中國美夢」特朗普再指責佩洛西訪台 指她給了北京藉口

特朗普5日在威斯康星州(Wisconsin)的晚會上發表演說,他談到佩洛西訪台一事時稱「我們要制止瘋狂的佩洛西。搞什麼鬼?她在台灣到底做什麼?她就是中國的美夢(China's dream),給了他們藉口,他們在尋找這個藉口,她給了。」

TRUMP ON PELOSI: “What was she doing in Taiwan? She was China’s dream. She gave them an excuse.”
Derek2025 wrote:
Derek2025 2022-08-10 17:53 4183樓
若老太婆瞭解到,她這樣來台灣走一回,就造就了台海危機4.0,她會不會感到後悔?

"台海第4次危機 葛來儀:美國盼台海恢復現狀將非常困難


你怎麼有這種錯覺,美國人會後悔? 美國有損失什麼自身的利益嗎? 就好像烏克蘭一大堆人逃走,死了這麼多人,建設被打爛,美國人後悔了嗎? 真心看不出來. 美國真心想臺海恢復現狀? 嘴吧喊喊那些啥的一毛錢都不用出真是筆好買賣.
中國第一美國第二但相差不太大,一個級別的,第三名以降就差很遠了。

今後頂尖科技就只剩下兩個選手:中國與美國

日本的排名比一般人想像中的更低,與十年前相比是雪崩式下跌。
----------------

中国科学论文三大指标跃居世界第一
2022/08/10

有关自然科学领域研究论文的全部3项代表性指标,中国都跃居世界第一。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研究所8月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即使是研究人员的引用次数进入前1%的“顶尖论文”,中国也首次超过美国,与论文总数和引用次数进入前10%的“受关注论文”篇数一同跃居首位。如果在学术研究上占据优势,产业竞争力的逆转也将日趋带有现实意味。

科学论文篇数是衡量一国研究活动情况的基本指标。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根据英国调查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的数据,分析了主要国家的论文篇数等。由于波动巨大,按3年平均计算了2019年(2018~2020年的平均)的数据。

研究论文被其他研究人员引用的次数越多,越被评价为质量高。引用次数进入前1%的“顶尖论文”称得上引领相关领域的最卓越的研究。中国“顶尖论文”的篇数为4744篇,超过美国的4330篇。从份额来看,中国占27.2%,美国占24.9%,明显超过居第3位英国的5.5%。

科学研究称得上经济等产业的竞争力的源泉。现在的研究实力将影响人工智能(AI)和量子技术等最尖端领域的未来市场竞争,还直接关系到安全保障等。

中国的增长迅猛。在2年前的调查和去年的调查中,论文总数以及被视为质量高的引用次数进入前10%的受关注论文的篇数先后超过美国,跃居首位。

而在此次调查中,中国的论文总数达到40万7181篇,比美国的29万3434篇高出10万篇以上。受关注论文的份额为26.6%,超过美国(21.1%)。领先美国的优势正在扩大。

《这就是中国》基本上是個官方宣傳節目,內宣外宣都包了。

張維為教授可說是中共代言人,負面說法就是中共喉舌。

這個節目講什麽,就側面反映出中共所想是什麽。

最新一期終於講到「終結美元霸權」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0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