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華為走自己的路:Mate 80 倒數計時

高階晶片技術 美國積極領導
中低階晶片的市場 就在中國
目前中國已有13座12吋晶圓廠 接續蓋25座
現在觀察指標為 中國何時跨入7奈米


god52101314 wrote:
高階晶片技術 美國積(恕刪)


梁孟松在2020年就說過7奈米已經開發完成
2021年試生產
量產可能是在2022年
只是他們不再說新消息而已
而且8奈米(N+1)也早就在2020年開始量產
華為 + 比亞迪 合作
汽車晶片為14奈米以上 中國已自行生產
美國出現中階晶片 庫存大量增加


美國積極想要掌控10奈米以下 實際上
建廠速度緩慢 以及晶片法案 至今未通過


至少 Intel 要能下水玩唄? 不然聽美國的好處是? 少賺得錢美國給嗎?


god52101314 wrote:
美國積極想要掌控10(恕刪)
nomo333 wrote:
梁孟松在2020年就說過7奈米已經開發完成
2021年試生產
量產可能是在2022年
只是他們不再說新消息而已
而且8奈米(N+1)也早就在2020年開始量產


7奈米應該是要量產了
但成本應該是偏高的
為了避免成為箭靶
連財報也不願意揭露每個製程的營收貢獻
god52101314 wrote:
華為 + 比亞迪 合(恕刪)


華為有5奈米,誰代工的啊
nomo333 wrote:
梁孟松在2020年就(恕刪)


那是跟TSMC早期用的技術路線一樣的多重曝光
這個成本高且良率控制高
基本上沒有競爭力
但可以解決有無問題
SMIC現在的問題在於沒有足夠的PE來穩定生產線
良率才是FAB最重要的事
這不是靠某一個人可以做到的
是企業的文化和管理
這個連三星都做得不夠好
SMIC更落後一些
對SMIC來說
做7奈米只是宣傳意義
不具備多大的實質意義
把28奈米這一附近的穩定性和良率做上去才真的比較有實質意義
未來幾年中國預計會有25座12吋晶圓廠(台灣好像是23座)
記憶體的部分我對中國的信心略高一點
非記憶體的我是很保留看法
不是花錢蓋廠買設備就能解決競爭力的
沒這麼簡單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nomo333
只能說你太小看中芯了
economic
SMIC就真的還差得很遠
2022/07/17
華為沒倒 美國重擊晶片 逼出新產業-電動車
目前10奈米以上 就可用在電動車 中國逐年走向自製汽車晶片


god52101314 wrote:
2022/07/17(恕刪)


中國的規模不大且良率在28以下並不夠高
這個可以從利潤就看得出來
TSMC幾乎拿走行業利潤的快9成
所以整個順的循環跑了很多年
連三星都追不上
中國廠商要拿新機器生產中等能力製程
那對成本/利潤結構就相對吃虧了
且還有良率的問題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fmtf
中國有意志、有財力、有需求頂着賠錢投入發展,這些外國私人公司都沒有,政府技術比私營高的年代,已隨冷戰結束而過去
economic
要能順循環得要有效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