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華為走自己的路:Mate 80 倒數計時

Erichuangtw1980 wrote:
台灣的產業外移???
半導體產業對美國太重要,後面會不會演變為台積電整個到美國去???

(恕刪)


你們中國就不用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是中國自己不肯放棄武力, ECFA簽了不買, 整天找台灣鬥. 結局就是這樣, 樣樣都管制...... 台灣就是不會給你中國最新製程.

習近平太自以為了不起了. 台灣也太了解中國了. 而且中國14億"炎黃奴隸"的後代, 本來應該是很乖很聽話的, 不過現在全都已經被"壞人"教壞了.
華為在台積電5奈米, 7奈米產能, 全都被美國AMD吃下了. AMD蘇媽, 讓美國再次偉大, 捏死華為了~~

不過, 聽說中國人還是比較喜歡買AMD, 因為AMD有封測廠在中國. 台積電不因華為制裁而影響到營收與成長. 順利脫困. 當然台灣也應該感謝AMD蘇媽提前下單5奈米GPU.

目前台積電5奈米還有四個客戶排隊等著, 未來兩年華為很難取得台積電5奈米的產能了.

華為在7奈米與5奈米, 上百億的投資泡湯了. 未來3奈米是否可以取得產能仍未知, 中國華為是否要賭看看? 還敢繼續研發下去嗎? 如果2年後, 仍然無法取得台積電的產能. 不能生產不能賣, 空有設計圖, 那損失會擴大到好幾百億.
美國現在有能力殺死任何一家公司

台積電也不例外,台積電形同壟斷了,來個反托拉斯....必死無疑


大勢已定,美中將脫鉤,全球分工也只會是部份

美中,甚至主要科技大國,都將會建立自己供應鏈

不管川普當不當選,美中將來是不是會再合作

美中都一定會建立自己供應鏈





風評:形同「絞殺」廣明,台商警惕美國「司法風險」

任何人看到這個案子的判決,都會傻眼到目瞪口呆、不知如何評價:廣明光電的所有資產等於都被判給美國惠普公司,而廣明甚至與惠普沒有直接的業務再來哩。台灣企業對美國司法的陌生而吃大虧,廣明案是再一次提供一個血淋淋的案例。

針對惠普與廣明光電的訴訟案,日前美國聯邦法院近日裁定,惠普將可取得並保留廣明現有的資產,包含現金、工廠和專利權等,以用來支付於先前賠償 4.39 億美元的反托拉斯判決。廣明總經理何世池出面說明還語帶哽咽,因為此判決形同判這家廠商「極刑」,廣明說不排除上訴到最高法院,但衡諸實際情況,翻案機會幾稀。

惠普與廣明的此訴訟案其實也算是經年老案,2003年時惠普就提出,而且被惠普控訴「壟斷市場及價格操控」的廠商,不僅廣明一家,而是有一拖拉庫的亞洲廠商,包括SONY、東芝、日立、樂金、松下、NEC、三星等多家家光碟機廠商,都在名單上,廣明算是最小咖的廠商。不同的是,其它品牌廠商都走和解路、乖乖繳納「保護費」了事,走訴訟之路的代工廠廣明反而是結局最慘烈。

這個案子當然會讓業界又想到十多年前的友達案,友達也是被美國司法部提起聯合壟斷操控價格的訴訟,而且美國針對的台、日、韓面板廠商多達10家,結果只有友達認為自己無罪,決定走訴訟之路打到底,結果也是相當慘烈,高管到美國坐牢、賠償一百多億元;其它廠商則都認罪和解賠償,最「聰明與機伶」的韓國三星還轉為污點證人,「死道友不是死貧道」。

大部份人都對美國的司法體系相當有信心,認為其不受政治左右,也不會是一個「有錢判生無錢判死」的司法體系;但美國反壟斷的傳統、對消費者權益的高度關注等,企業在美經營,大部份時候都沒事也罷,一旦有事,美國裁罰之重舉世少見。因此如果廠商對美國司法的遊戲規則、甚至「潛規則」毫無了解,純粹拿國內經驗推而廣之,吃虧敗訴、失血到近休克的機會當然大,更別提美國司法體系隱諱但存在對國外企業的「負面」,也可能影響著判決。

例如廣明案,以國內觀點看,怎麼樣都不能理解此判決;一來廣明是一家代工廠,與惠普並無直接再來,代工廠那來定價權?最後卻變成惠普求償的苦主,讓人意外;二來廣明在刑事部份的司法判決已被認定未參與不公平競爭(即指操控價格),依照國內的邏輯,如此情況當然不可能在民事賠償上輸,結果美國法院還是判廣明要賠償。

最後則是賠償價格近乎自由心證,廣明「這輩子」賺的錢還又沒有賠償金多哩,更何況其代工產品最後銷售給惠普的比例也低,法院把賠償金額極大化,相當費解。

4年前兆豐紐約分行因洗錢通報程序問題被監理單位重罰台幣57億,曾震撼全台,雖然當時全台政客與媒體把洗錢吵得震天響,但其實這個處罰與兆豐是否涉及洗錢毫無關係,真正的原因只是兆豐紐約分行違反監理單位對洗錢通報的程序要求,而兆豐的法遵人員還為此槓上監理單位。這個案例同樣顯示台灣企業對美國法令與司法的「狀況外」。

兆豐案發生時,因為屬於行政監理單位的裁罰,台美之間的金融監理單位亦有長期的往來,因此國內央行及當時的總裁彭淮南,都曾透過管道與美方溝通,避免兆豐再受裁罰;但廣明案與友達案相同,都是法院判決,台灣政府能著力處確實有限。不過,國內企業在外受委屈,政府「當沒事」似乎也不宜,更何況現在是政府宣傳「台美關係最佳時刻」,政府是該思考如何協助廠商。

至於企業廠商,先後看過友達、兆豐、廣明等台商在美國遭遇的「駭人司法經驗」,擺在後頭的還有聯電的案子;當年兆豐案發生後,國內好幾家銀行慶幸兆豐「先繳交學費」作為國內銀行的借鏡之餘,也立即裁撤「獲利效益低但司法風險高」的美國分行;但不少企業不可能離開美國市場,因此也只能多充實對美國司法的了解、更要多加警惕在美國可能碰到的「司法風險」。

因為類似碰到這種「奇特」的判決,如果是在中國,一定能得到政府與廣大網民出征與支持,但是來自老大哥美國的司法體系的判決,廣明就是欲哭無淚,也不會有政府與網民「協助出征」,只能自己吞苦果。

更多風傳媒報導
kegabu wrote:
美國現在有能力殺死任(恕刪)


代工沒有托拉斯.... 你講錯了, 因為跟客戶是一對一的關係, 而非一對多.
vspebrian wrote:
代工沒有托拉斯...(恕刪)
美國真要搞你,何患無辭

美國基本上就是個流氓


人家已經花錢買的設備,事後都可以禁止人家生產....


那是不是該退點費給買主啊?

買主不是100%擁有
kegabu wrote:
美國真要搞你,何患無辭
美國基本上就是個流氓
人家已經花錢買的設備,事後都可以禁止人家生產....
那是不是該退點費給買主啊?
買主不是100%擁有(恕刪)


沒發生的事情, 請勿造謠

中國是自己討打的, 貿易壁壘, 集中採購, 偷竊仿冒, 干預匯率, 用高關稅綁架別國的工廠, 卻享受別人很低的關稅. 大家早就等著美國修理他了.

台灣不一樣.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美國壓的下中國稱臣最好

如果壓不下

美國最後手段,就是讓兩岸開戰

手段很簡單,承認台灣就好

美國看形式,聯合各國武力介入

能圍攻中國最好,把中國大卸七八塊

台灣也許獨立了

不過我們這一兩代算是毀了
vspebrian wrote:
沒發生的事情, 請勿(恕刪)
廣明,友達,也不是中國公司

基本上,對美國,你只能稱臣跪拜

不從,搞死你的
vspebrian wrote:
代工沒有托拉斯......(恕刪)

打科技戰,美國目前只卡住晶圓代工最佔優勢,

台積電會不會變成美積電,我們繼續看下去。

Erichuangtw1980 wrote:


當上世紀美國市場和製造獨大的時候,

你的產品比美國好,比美國便宜,美國就啟動301 加關稅,搞死你,

日本的半導體產業、汽車業被美國整過,日本半導體業基本被滅了,

也可啟動長臂管轄,以美國國內法整死你,法國的阿爾斯通被美國通用收購了,

其他............,例子太多了,


但目前美國的市場不再獨大,在世界占比年年變小,中國的市場和美國等量而且還在增大,歐盟、越南、金磚四國、非洲...等等市場也日漸擴大,靠市場美國已經hold不住了,

而美國製造外移而嚴重空心化,高端技術也不是每一項都是世界第一,

這兩年美國對歐盟、墨西哥、加拿大..等國打貿易戰,說是要讓製造回流,減少貿易逆差,結果傷人傷己,反而曝露出美國的實力大不如前,

所以美國只能開始破壞全球化互通有無的共識,限制他國的使用美國的技術和產品,來防止他國超越美國,

但美國玩這一招,也會怕別人玩同一招數反制,看看日本對韓國已經開始有樣學樣了,

事實美國無法控制所有的產業,但只要控制關鍵產業就夠了,半導體業是很好的選擇,

1. 台積電是世界第一的晶圓代工,技術領先,代工佔市場過半。
2. 控制台積電,卡住中國和全世界的晶片供應。
3. 台積電在美國境內,可確保美國軍工需求的供應安全。
4. 美國和全世界不乏晶片設計,但製造得依賴代工廠。

另外台積電在台灣離大陸太近,唯有把台積電移到美國境內美國才安心,最好是美國獨有,美國才能繼續玩單邊主義,控制他國。

看看美國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時,試圖去買斷德國疫苗公司的專利,就可以瞭解美國心態.....

台積電的戰略意義重大,在美國的壓力下,美國真要做,台灣有能力阻止嗎?。(恕刪)
kegabu wrote:
廣明,友達,也不是中(恕刪)


廣明友達是美國法院判的. 不是美國商務部下的禁令. 美國政府在這兩件事情上是沒有角色的. 跟中國華為不一樣...... 搞清楚好嗎?

美國的法院, 只是針對美國的法律去判決, 至於輸贏, 長達數年的冗長過程中, 誰對誰錯, 非三言兩語. 友達是遵守與三星的行銷策略, 誤踩地雷, 後來三星卻先去當抓耙仔. 陷害了台灣......

冤有頭債有主. 三星才是元凶, 但是被他金蟬脫殼跑了~~

廣明, 單純就是美國法院判決的賠款, 廣明到期沒付, 後果就是就被強制執行.... 在台灣這種事情也很多, 行政執行署可以因為你一張罰單沒繳, 把你的股票與房屋查封拍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