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Derek2025 wrote:
“在不引發俄美戰爭和核戰,而且不能刺激中國全面介入的情況下,重創甚至肢解俄羅斯”這種事,要怎麼做得到?你們能說得出嗎?


不是很懂為什麼要支解俄羅斯?
這不是那幫蠢人的想法嗎?

現在重點在於解決問題吧!!.
北溪要不要修復??
如果歐洲有考慮到未來的能源基礎設施多一種選擇?
那就應該要修復...
但是目前 歐洲沒錢..俄羅斯也沒有錢..美國烏克蘭又會反對!!

但是如果這時候由中國牽頭東盟交給印尼出面...
出資修復...換取天然氣的股權象徵性1%
甚至看能不能由中國的基建團隊來實施看會不會快一點?
這樣歐盟和俄羅斯都有台階下...不好嗎?

未來北溪的管道 還有其他國家的股份...
安全性是否會增高?

修復之後 歐盟和俄羅斯才有談的籌碼!!
至少先把歐洲能源問題處理好~~
之後再看俄羅斯和歐盟要怎麼談...
這不算東盟和中國介入俄烏戰爭吧....

這種雪中送炭的事情...又不干涉戰爭...
加速歐洲的能源重建計畫...對於世界的經濟恢復有利
我想東盟也希望做 左科威也希望能展現臉面
說不定 印度 土耳其等國也想要加入幫忙分一杯羹?
美銀:美國債市壓力逼近臨界點 恐淪下一個失控的英國

這是美國銀行的一個報告!!
也許是在警告美聯儲不要持續升息的風聲..

但是還是覺得美國不至於成為下一個英國..
因為美國有很多手段來應付經濟的疲軟....
但是國債沒人敢買的情況只能讓美國自己重新恢復QE的方式偷偷購債

美國銀行警告,當前美國的信用壓力指標已經接近臨界點,隨著英國市場的崩潰,以及英國央行面對失控的局面被迫轉向再次購債以穩定市場信心。如果美聯儲再不從控制通脹和意外風險找準平衡點,美國有可能爆發當前英國那樣的金融市場危機。
美聯儲在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後開始購買公司債券,當時美聯儲的舉措拯救了這一規模達到數萬億美元的市場。專業分析師認為,當前困境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債務與企業價值的比率都高於他們的預期。該編制的信用壓力指標當前已經被推至「臨界區」。
可是如今,分析師認為,美聯儲當前激進收緊貨幣政策的手段,可能將是迫使美聯儲減慢收緊腳步的最關鍵因素。美國銀行高收益債券策略團隊發布的報告中提到,若CSI達到75%以上的臨界區,美聯儲將不得不在控制通脹的目標與發生擾亂債市流動的意外後果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事實上,據專業分析師調查自上週四(22日)以來,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經上漲了50個基點,是標準差的3.5倍,本週三(28日)上午一度觸及4.0%,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些數字都凸顯當前美國信用環境急劇收緊,並將給企業帶來額外的壓力。
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漲基本上是和英國資產崩盤同步發生的。英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已經擴大了130個基點。英國明顯的市場失靈達到了一定程度,英國央行為了穩住市場,被迫宣布緊急政策行動,並無限制地買入期限較長的金邊債券。
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上升、作為儲備貨幣的美元走強、信貸流動放緩和波動性上升,都促成了英國金融市場的崩潰。換言之,如果市場信用條件是比較寬鬆的,英國這場危機本可避免。


隨著美國債市壓力接近臨界水平,此刻正應重視風險管理。這意味著美聯儲應當放緩加息步伐,以使經濟能夠完全適應已經實施的所有極端緊縮政策。否則,將會增加債市市場失靈的風險,若此情況發生,局面將變得失控。
hunginn wrote:
如果歐洲有考慮到未來的能源基礎設施多一種選擇?

一個錯誤罷了,想靠貿易來交換和平

Merkel eyes expanded trade with Russia, peace in Ukraine

I got Putin wrong, says chastened German President

"My adherence to Nord Stream 2 was clearly a mistake," he said.
“我堅持 Nord Stream 2 顯然是一個錯誤,”他說。
"We were sticking to a bridge in which Russia no longer believed and which other partners had warned us against."
"我們在堅持一座俄羅斯不再相信的橋樑,而且其他夥伴也警告過我們不要這樣做。"
hunginn wrote:
現在重點在於解決問題吧!!.
北溪要不要修復??
如果歐洲有考慮到未來的能源基礎設施多一種選擇?
那就應該要修復...
但是目前 歐洲沒錢..俄羅斯也沒有錢..美國烏克蘭又會反對!!


這叫, 莫待無花空折枝. 天然氣有得賣的時候, 你俄國水龍頭開開關關, 玩人家, 現在玩壞掉了. 看你還能變什麼把戲.

修這條管子, 不急. 等俄國戰敗, 天然氣抵軍費賠償, 歐洲更賺.

皇帝不急, 急死太監, 佐克威習包子是在急什麼? 管子又不他的, 關他鳥事啊

美國烏克蘭當然開心啊, 早就叫德國歐洲別跟俄國買, 就不聽話勒. 現在俄國把管子玩壞了, 可以死心了吧,

歐洲自己與周邊國家也有很多天然氣蘊藏, 只是當時俄國價格亂砍, 很多地方虧錢而停止開採.
hunginn wrote:
不是很懂為什麼要支解(恕刪)


支解俄羅斯 中國 歐盟,才是戰略目標 也是根本原因 思考請以此作出發

因此才有 這些有的沒的 讓你覺得很蠢的戰術作為


眼前的小利益要拿

長遠百年霸權的大利益 更要弄

我們新聞中看到的 眼前的片片斷斷訊息 只是手段與過程 其中之一二

等你想通了,

眼前甚麼怎樣才對 正確 有利... 就全都變成 不會 不能 不可以作的


換句話說.. 中俄也看得懂 (歐洲有看懂 但 機制上被綁住 權力不在手上 無力回天)

目前見招拆招.. 若有大招 那也不能隨便顯露

土 印 等..趁機撈好處 就是必須的..


知道自己甚麼位子 腳色.. 才有發揮空間..
vspebrian wrote:
歐洲自己與周邊國家也有很多天然氣蘊藏, 只是當時俄國價格亂砍, 很多地方虧錢而停止開採.

自由市場沒辦法,亂砍也是自由市場,烏克蘭也想開採天然氣,問題是也在打仗
還有,有些地方/產業是靠政府補貼的,類似台灣還需要保護計程車司機,或是中國補貼郵運費,出口到其他地方
或是帝國夢,或是象徵性的領土主權,或是什麼東西不知道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onbas

The Donbas is Ukraine's industrial heartland. But its coal-based economy is a heavily-subsidized millstone for Ukraine, not a powerhouse, no matter how important its arms exports might be to the Russian military.

Donbas coal is not competitive

As for the Donbas coalfield, Ewald Böhlke, director of the Berthold Beitz Center in Berlin, can only agree: "Since the 1980s, it has been unprofitable, expensive and has really only been kept alive artificially for social reasons."

"There is in Moscow a renaissance of the thought that 'we want to establish a new Russian Empire.'"

Even if parts of the industry are dependent on subsidies, the eastern Ukrainian export product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source of income for the government in Kyiv. This is all the more important as Ukraine is virtually bankrupt - and therefore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international donors. "If separatist movements succeed, Kyiv would completely collapse in th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money markets because the country would lose so many resources," Ukraine expert Ewald Böhlke said.

頓巴斯是烏克蘭的工業中心地帶。但其以煤炭為基礎的經濟對烏克蘭來說是一塊得到大量補貼的磨刀石,而不是一個動力源,無論其武器出口對俄羅斯軍隊來說有多重要。

頓巴斯的煤炭沒有競爭力

至於頓巴斯煤田,柏林Berthold Beitz中心主任Ewald Böhlke只能同意。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它一直無利可圖,價格昂貴,實際上只是出於社會原因而人為地保持了活力。"

"在莫斯科,有一種'我們要建立一個新的俄羅斯帝國'的思想正在復興"。

即使部分行業依賴補貼,烏克蘭東部的出口產品也是基輔政府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這一點更加重要,因為烏克蘭實際上已經破產了--因此越來越依賴國際捐助者。 "烏克蘭專家Ewald Böhlke說:"如果分離主義運動成功,基輔將在貨幣市場的風險評估中完全崩潰,因為該國將失去這麼多資源。
這場戰爭就是為了普丁一個人爽而已。
死這麼多人真是不值得。
一群黃俄人敲鑼打鼓真是可笑。
普丁如果真要和談,就是歸還全部領土,交換親俄人士安全撤出。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陽炎級驅逐艦-雪風
別這樣 要不是有那些舔共皇蛾人 01版哪來的笑料? [沒有不敬的意思][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mindcry wrote:
頓巴斯是烏克蘭的工業中心地帶。但其以煤炭為基礎的經濟對烏克蘭來說是一塊得到大量補貼的磨刀石,而不是一個動力源,無論其武器出口對俄羅斯軍隊來說有多重要。
頓巴斯的煤炭沒有競爭力
至於頓巴斯煤田,柏林Berthold Beitz中心主任Ewald Böhlke只能同意。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它一直無利可圖,價格昂貴,實際上只是出於社會原因而人為地保持了活力。"(恕刪)


說到頓巴斯的煤炭..... 統派五毛小粉紅都說那是寶藏. 俄國只要取得頓巴斯就是大賺, 其實不然....

頓巴斯煤炭, 表層大多都是低經濟價值的褐媒. 要取得市場喜愛的高熱值無煙煤, 要深入地底500公尺以下. 因此若沒有安全又高效率的採礦方法, 相對於露天開採的澳洲, 巴西, 印尼, 是完全沒有國際競爭力.

但是頓巴斯的煤炭若只用於烏克蘭國內發電與鋼鐵工業使用, 那對烏克蘭是一種有意義的幫助, 至少減少外匯流失, 製造出來的產品外銷也能創造外匯收入. 成本就算有一點點超過國際報價行情, 但是沒關係, 因為有加值利用, 而且只在國內使用, 也省下了海運運費與交易商的利潤後, 並不會比較貴.
mindcry wrote:
烏克蘭也想開採天然氣,問題是也在打仗


這說法不對. 呵呵

烏克蘭其實是歐洲第三大天然氣生產國, 而且最大的礦產是分布在烏西, 有一部分在第聶伯河流域, 而非跟煤炭一樣很集中在頓巴斯地區. 頓巴斯地區也是有一些天然氣礦, 不過天然氣管線應該都已經被破壞洩漏了, 沒修好之前是很難運得出來了.

事實上, 烏克蘭天然氣可以擴大開採, 不過戰爭還在打, 城市的瓦斯管線殘破, 會漏氣, 要一段一段修復, 這很耗時又耗錢, 才是恢復瓦斯供應的大難題, 未來幾年, 我認為烏克蘭要轉向桶裝瓦斯配售, 這樣可以比較快恢復正常生活.
PainterJ wrote:
交換親俄人士安全撤出

俄羅斯只要有勞動力的頓巴斯移民,剩下的老幼弱殘留在頓巴斯當做宣傳工具
快看,我們在頓巴斯有親俄羅斯的老人,不過他們不能來俄羅斯,留在那邊做宣傳就好

Russia’s “Passportisation” of the Donbas

By contrast, for those who are socially vulnerable and less mobile, such as parents of several children or pensioners, their Russian passport has so far only had symbolic value. It does not provide automatic entitlement to a Russian pension or state benefits such as child bene­fit (“maternity capital” for two or more children), since these require proof of being registered in Russia or additional conditions – which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living in the Donbas do not meet even after natu­ralisation.

相比之下,對於那些社會弱勢群體和流動性較差的人,如幾個孩子的父母或養老金領取者,他們的俄羅斯護照迄今只具有像徵意義。它並不提供自動獲得俄羅斯養老金或國家福利的權利,如兒童福利(兩個或更多孩子的 "生育資本"),因為這些都需要在俄羅斯登記的證明或額外的條件--絕大多數生活在頓巴斯的人即使入籍後也不符合這些條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