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回。家 wrote:
1964年,桂敏海...(恕刪)
哇!好精彩!文章沒有增減值得肯定,好像看逃離德黑蘭的電影,可惜失敗收場看樣子被刨了老底。
愛。回。家 wrote:
1964年,桂敏海...(恕刪)

呵呵呵... ...
一個案子,各自表述。就引用本版眾多自由鬥士最喜歡的BBC報導桂敏海案

您瞧:第一段就和愛大貼出的不一樣:

桂真的是因為“書商”的身分被捕???所以,真相是???
再來。還是BBC喔!

什麼?瑞典駐華大使私下會見當事人女兒?
最後,看看維基百科--桂民海案對“綁架過程”的描述(其實,維基百科由於屬於開放式編輯,可靠度也有疑慮):

關鍵詞:秘密。請問,這是不是有點要“硬著來”了?話說,全世界那麼多國家,有那麼多國民因為各種原因在其他國家坐牢。有聽過這麼搞的?
版上有個新帖子,討論媒體的可信度。真真不錯!蓋媒體大亨--當然更包括國營媒體--不是吃齋念佛,特別是涉及全球事務,大家能不各為其主?事實認定就已經很困難了,遑論評論。所以,千萬不能偏聽。
simonsu8879576 wrote:
呵呵呵... .....(恕刪)

simonsu8879576 wrote:
呵呵呵... ...
一個案子,各自表述。就引用本版眾多自由鬥士最喜歡的BBC報導桂敏海案:
您瞧:第一段就和愛大貼出的不一樣:
桂真的是因為“書商”的身分被捕???所以,真相是???
再來。還是BBC喔!
什麼?瑞典駐華大使私下會見當事人女兒?
最後,看看維基百科--桂民海案對“綁架過程”的描述(其實,維基百科由於屬於開放式編輯,可靠度也有疑慮):
關鍵詞:秘密。請問,這是不是有點要“硬著來”了?
版上有個新帖子,討論媒體的可信度。真真不錯!蓋媒體大亨--當然更包括國營媒體--不是吃齋念佛,特別是涉及全球事務,大家能不各為其主?實施認定就已經很困難了,遑論評論。所以,千萬不能偏聽。




這個消息很怪。

第一點,

瑞典哲學博士又在大學作事,

然後不知甚麼理由變成空氣淨化機公司的董事長?????

這麼順利啊?

第二點,

空氣淨化機公司的董事長有什麼不可告人之事要用秘密逮補的方式來運作?

這是在演 007 嗎?

第三個,

瑞典不能治療漸凍症嗎?
跑去大陸治療?
找千年一遇的偏方嗎?

還跑出書店老闆身分?
這個是???

...........

很奇怪,

一般人很難兜攏到一起的事情,
都給這個人碰上。

這個人很有一套。

不錯 不錯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資料找的很好,
送你五分。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嘻嘻嘻... ...
講一句名言(大家應該都知道是誰説的吧):“我講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
怎樣?口氣不小齁?
其實,隱藏版:“有些事我就是不說,你能奈我何?”
劣者生在冷戰方酣的年代。但是從小就從長輩閒聊當中聽到許多和書本不一樣的“故事”。及長,越來越有機會接觸到一些“黑資料”,包括當年打工購得的“大美百科全書”裡被塗黑的段落,以及嘿嘿嘿...香港印行的各種“秘辛”。才越發了解,真實的世界是萬花筒,不同角度看去,就是不一樣。
不知道現在大學生還要不要修“研究方法”、“論文寫作”?搜集資料,去蕪存菁,爬梳真相應該是做學問最基本的功夫吧!

simonsu8879576 wrote:
講一句名言(大家應該都知道是誰説的吧):“我講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


是嗎? 我習慣搬張子坐著看
桂敏海酒駕撞死人沒服刑逍遙法外是事實
桂敏海畏罪從雲南逃出中國是事實
桂敏海躲在香港,享受中港無法引渡的保護是事實

這些事實要幫你重覆三遍嗎?

中國很多罪犯躲在香港,因爲無法引渡
金立手機老闆劉立榮現在正躲在香港呢
DandelionJack wrote:
這個消息很怪。第一...(恕刪)


不怪不怪,我來補充

桂敏海在瑞典留學後就歸化瑞典籍,那個年代台灣人中國人很流行這樣
在瑞典幾年,看到中國情勢大好,回國發展,這叫海歸派,中國很多

應聘於一家想在中國設立工廠的瑞典空氣清淨機公司,外派回中國設立中國分公司
本來有大好前程,因為酒駕撞死女大學生一夕變樣,為了逃避法律制裁,從雲南偷渡出境,前往德國躲藏,後又躲在香港多年
中國發佈通緝卻因中港間無法引渡,無法緝捕歸案

桂敏海為了躲通緝有改名字

至於他為什麼去泰國我不清楚

crab69 wrote:
不怪不怪,我來補充...(恕刪)

敬請大家圍繞主貼辯論,不論贊同或反對,請針對我的文章觀點或引述的事實。謝謝!
我文章衍生的問題是,香港既然都願意跟印度,印尼,斯里蘭卡等國簽署引渡協議,為何獨獨不願與大陸簽?不就是有些香港人把自己搞得像處女,哦不,聖女似的,不讓中共哪怕一丁點的染指。那為什麼怕中共染指?正常人思維不就是怕被你染指了,我就會向下沉淪,而不是向上提升。總不會香港是怕你中共染指後經濟越來越強,日子越來越好吧?
但腦殘是不可理喻的,因為它的一河之隔是最好的對照組,如同改革開放前的港深兩地。深圳不僅是被中共染指,而且是徹徹底底地包辦婚姻,包辦人生,卻實實在在地進步,實實在在地超越!面對此,港燦們已不能用理性來思辨了,於是就訴諸抗議,訴諸遊行,訴諸無限上綱,訴諸恐嚇,就是不訴諸辯論和比較。

crab69 wrote:
不怪不怪,我來補充...(恕刪)

嘻嘻嘻... ...
暫時放下新疆維吾爾族的事,過來接力:

桂海敏到底是為什麼被二次拘留?
一、比較納悶的是:為什麼桂海敏會淌進“銅鑼灣書店”這一池混水?
1. 銅鑼灣書店創立於1994年。創設人為林榮基。
2. 桂海敏是在2012年創立“巨流傳媒”,並收購銅鑼灣書局。
前此並沒有桂海敏和林榮基,甚至於其他兩位股東--蔡嘉蘋及呂波--交往的信息。

二、桂海敏在寧波服刑完畢(2015/10/18~2017),為什麼要留在當地?
官方說法:有“非法經營”的問題尚未釐清。但是,“非法經營”的內容為何?至今大陸官方以及桂海敏本人均未提及。

三、林榮基於2015年在羅湖“被失蹤”,2018/06/14回港。根據事後記者會陳述,林榮基被帶至寧波指認訂戶、撰稿人...為什麼是在寧波?

四、瑞典外交官為什麼罕見地--至少以劣者淺薄的識見,未曾聽聞--私下前往寧波,又將桂海敏送往北京(別忘了,購買車票必須出示證件)?

==》》不管是桂海敏、林榮基,乃至於香港、大陸、瑞典當局,都還有許多細節沒有揭露。

----------分隔線----------
香港,由於其“租界”的地位,一直是反對勢力集結滋生茁壯的溫床。從孫中山到反袁到北伐到軍閥混戰到國民黨內鬥政爭,皆是如此。1950,大陸淪陷時,許多不願受中共統治又賭爛國民黨的“第三勢力”,就選擇寄寓香港。早年台灣有許多“禁書”,都必須透過香港才能偷渡進來。記得浦城街底有一個小書攤,內行的讀者就能買到撕了封皮的“秘笈”。包括劣者當年弄到,唐德剛教授編寫的“李宗仁傳”。當然,穿鑿附會,影射潑墨的更多。香港政府,反正與己無涉,當然樂得“保障言論/出版自由”。
還記得“江南案”嗎?如果說,銅鑼灣書店事件純粹只是因為“詆毀今上”,真的要說,太客氣了。好像在台灣已經有名嘴被吉,出來哭哭啼啼。民黨政府又準備將“製造/散佈假新聞”入法論罪。嘿嘿嘿... 您是主張“無條件保障言論”?還是“言論必須以事實為基礎”?

十三斤 wrote:
敬請大家圍繞主貼辯...(恕刪)

不好意思,樓主大大。鄭重跟您賠不是。
咱們言歸正傳:
劣者以為,和制度無關。基本上,香港已經高度發展,而且輕重工業早已外移,都是以商貿金融為主,所以沒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空間。隨著深圳、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日益國際化,香港的地位只有不斷向下沈淪。這也就是香港人在緬懷過去之餘,有那麼深沈的危機感的原因。另一方面,深圳自始就是香港,以及後來台灣工業轉移的基地。吸引來的,是整個內地最高端的人才,又兼“特區”的地位,自然能夠彎道超車。這也就是為什麼新加坡雖然也是以金融和轉口貿易為經濟主軸,但從未放棄工業,特別是高端精密工業的發展。
不知道樓主以為是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