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進口豬肉 為何本國豬肉漲價?

進口豬肉以前沒有管理,處於灰色地帶,讓消費者自己想像...
廠商只需營造使用台灣豬肉的氛圍(而實際使用的是進口肉)就可以!
當肉品來源納入強制標示,就不能只有氛圍,還要真的使用,於是帶動了本地產肉品需求,在產量供給沒有提升下,價格自然提升;這是進口豬肉始料未及的事。
不個這個結果對於農民與消費者都是好事,價格提高農民收入應該也能跟著提高,以實際行動支持本地農民的消費者也真的能吃到真正的本地產品支持本地農民
不想漲價的...台灣豬肉只能說抱歉了!
吃不起的...不能說甚麼,只能看誰願意幫忙買單,總不能老叫農民買單吧?

同樣的行為,在我們日常吃的白米飯也是這麼操作的,外食族的米飯表面上吃本地米,其實卻是進口米
販賣的白米,很多標示產地台灣的包裝米,其實是進口米在台灣包裝洗產地的「非本地生產的台灣米」(合法不合理)。只要強制標示米飯的種植地,本地農民生產米價格就會上來。
chuway wrote:
進口豬肉以前沒有管理(恕刪)


這樣應該是以價制量的商業行為 ?

之前,不是用台灣豬,但讓人以為是食用台灣豬 ?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

是消費者愚蠢 ? 還是商家欺騙 ? 還是食安管理出了問題 ? 還是以上皆非 ?

為什麼現在要改用台灣豬 ? 以前為什麼不用台灣豬 ?
眾多意見單獨看OK!合起來看有些互相矛盾...
應是肉商趁萊豬事件漲價,大家回應也趁萊豬事件不吃豬肉才可能降價..=>結果雞魚牛肉漲價???
chuway wrote:
進口豬肉以前沒有管理...(恕刪)

哈哈,所以嫌台灣豬貴就只能吃萊豬?這果然坐實了柯P預告的,萊豬是給沒錢的人吃的!以後所有吃不起台灣豬的人要感謝蔡政府,還有萊豬可以吃啦?!
今天上大市場買台灣五花肉,一台斤漲價 10元 !

一般年節, 約尾牙前 10天, 所有能上桌的食物都會在漲價.
clwu5724 wrote:
之前,不是用台灣豬,但讓人以為是食用台灣豬 ?

豬肉一直有進口,消費者不問,廠商也不說,那裡便宜那去,混買混用情況也常見,
當我們外食時,問商家用的是哪裡肉? 商家通常會回答一個不是責任的「台灣吧!」
因為不強制標示,也不需負責!
這是灰色地帶,沒有分流管理,消費者無法辨識、商家沒有管理、食安管理也沒有規定

當需要強制標示時,肉品需要分流,廠商很容易踩雷被罰,這時候回答就要很謹慎了!
同理! 每年15萬噸進口白米在台灣沒有管理,消費者吃(買)那國種植的米很難知道!
chuway wrote:
豬肉一直有進口,消費(恕刪)


這次萊豬,讓很多食安浮上檯面.

米,我內人雖有注意,但如果是混在裡面,真的也分辨不出來.

現在真的無裡頭,只能盡量拒吃外食!
01白虎哥 wrote:
經濟問題我的理解是 (恕刪)


用美國萊豬進口當個藉口,作為漲價的理由。
其實,會漲價都是通路盤商在操作漲價的,產地價格很少在漲價的。
( 傳統農產品有很多勢力盤根錯節的盤商,
那些人不怎麼好惹的,政府也不怎麼敢管他們。
俗稱菜蟲,米蟲,以前連大蒜蟲也有。)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chuway wrote:
進口豬肉以前沒有管理,處於灰色地帶,讓消費者自己想像...
廠商只需營造使用台灣豬肉的氛圍(而實際使用的是進口肉)就可以!
當肉品來源納入強制標示,就不能只有氛圍,還要真的使用,於是帶動了本地產肉品需求,在產量供給沒有提升下,價格自然提升;這是進口豬肉始料未及的事。
不個這個結果對於農民與消費者都是好事,價格提高農民收入應該也能跟著提高,以實際行動支持本地農民的消費者也真的能吃到真正的本地產品支持本地農民。
不想漲價的...台灣豬肉只能說抱歉了!
吃不起的...不能說甚麼,只能看誰願意幫忙買單,總不能老叫農民買單吧?

同樣的行為,在我們日常吃的白米飯也是這麼操作的,外食族的米飯表面上吃本地米,其實卻是進口米
販賣的白米,很多標示產地台灣的包裝米,其實是進口米在台灣包裝洗產地的「非本地生產的台灣米」(合法不合理)。只要強制標示米飯的種植地,本地農民生產米價格就會上來。


內行的解說,五分奉上。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大家要面對現實

就是
大家吃的 雞 牛 豬
台灣本土的產量都不夠吃

尤其是 雞

連 米 茶業 都是大量進口的

台灣物產真的沒有那麼豐富!

尤其本土產的 價格高 品質也還好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