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的電動汽車,現在演變成將各種功能封鎖,需要付費解鎖才能用。

eanck wrote:
有四輪驅動功能的車在...(恕刪)


他國事務甘台灣何事之有???
台灣人更應該關心【綠電貪腐】壓榨台灣百姓民脂民膏!!!
笑死人的井底之蛙,
你以為特斯拉的那些功能不用花錢買?
奇怪, 我就在大陸上班, 也買了這里的國產車(BYD), 大陸同事除了國產車也買BBA,
除了導航智駕高清圖資要加價, 車價依馬力續航高低而明碼實標, 其它所有功能都標配啊. 沒板主視頻所述啊?
要我說, 大陸的車賣價格,都是不二價, 最多搞活動送些小東西. 可能比以前我在台灣買車談價格還要透明.
BigMac4Diet
你就別拆檯了.....人家玩的可樂呢.......[^++^]
tteffuB 特肥吧
可是要等4-50周才交車,先來去買小米股票。
原來又是大陸抄襲歐美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原來又是大陸...(恕刪)


歐美大車廠早玩這種套路很久了

BMW 是這類模式最著名的案例之一。他們曾在部分地區針對多款車型推出**座椅加熱(Heated Seats)與方向盤加熱(Heated Steering Wheel)**的訂閱服務,消費者需按月、年付費,或選擇買斷。不過,由於受到消費者普遍反彈,BMW 在部分市場已取消了訂閱制,改為一次性買斷。

在電動車款上,Mercedes-Benz 提供了名為「加速解鎖(Acceleration Increase)」的訂閱服務。車主可以支付年費,來提升電動馬達的動力輸出,讓車輛獲得更快的加速性能。此外,在部分高階車型如 EQS 上,也提供後輪轉向角度的訂閱服務。

Tesla 一直是「軟體定義汽車」的領航者。他們最有名的例子是**自動駕駛(Autopilot)與全自動駕駛(Full Self-Driving, FSD)**功能的付費升級。消費者可以選擇一次性買斷,或以每月訂閱的方式來啟用這些先進的駕駛輔助功能。

Audi 曾在部分市場針對一些車型,提供高階照明(High-beam Assist)、**導航地圖更新(Navigation Map Updates)或車內娛樂服務(Infotainment Services)**的訂閱服務,讓消費者能依據需求選擇是否啟用。

Porsche 推出了名為「Functions on Demand」的服務,讓車主可以透過訂閱來啟用特定的功能。例如,在 Taycan 車型上,駕駛可以按月付費來啟用或升級**主動車道維持輔助系統(Active Lane Keep Assist)或保時捷智慧續航(Porsche InnoDrive)**等功能。

福斯集團同樣將軟體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他們計畫讓旗下的 ID 系列電動車,透過軟體更新來解鎖更多功能。例如,車主在購買車輛後,可以選擇付費升級以啟用ACC 自適應巡航或更先進的燈光功能,這讓入門款車型也能擁有高階功能,而無需一次性支付高昂的費用。

通用汽車一直以來都在推動其服務訂閱模式,最著名的就是旗下的 OnStar 車聯網服務。近年來,通用汽車的重心已擴展到更多元的軟體服務,目標是讓每輛車都能像智慧型手機一樣,透過軟體更新持續進化,並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付費客製化功能。

這些案例都顯示,車廠正試圖從傳統的「一次性買賣」模式轉向軟體服務的訂閱模式,以創造更長期的收入來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