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前天俄軍Su-34自己墜毀, 很爛, 昨天Ka-52戰鬥直升機又被烏軍打下來一架, 上個禮拜還一天被打下6架.....

似乎這ka-52, 是又貴又好打.


中國買了30幾架Ka-52直升機, 聽說空機, 一台就要3000萬美金, 看來這批Ka-52將會被台灣打好玩的.

還有更好笑的, 中國買了24架俄國Su-35戰機, 結果妥善率非常差, 幾乎全部躺在維修廠, 怎麼修都永遠修不完, 僅10架可以起飛接戰.

一天到晚修不完, 是不用錢啊, 都躺在維修廠是有個狗屁用啊? 我看中國還是把這批24架Su-35全都回捐給俄國吧. 普丁就不氣中國言而無信, 小頭銳面了.
vspebrian
中國應該氣炸了, 冒著生死交關經濟制裁風險賣晶片給你俄國, 你幹嘛把事情講出來? 美國知道中國果然偷偷援助俄國晶片了. 證據確鑿.
莫災鞅 wrote:
誰的利益?
烏克蘭自己的利益阿

八年前克里米亞白送外加烏東被搞
這次如果在白送整個烏東

八年後烏中甚至基輔還在烏克蘭手裡嗎?


你要這樣騙自己,別人也無法叫醒你。
最新戰報

俄烏局勢,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今天來說說俄烏戰場的最新動態。

自從9月初從哈爾科夫撤退、9月末失去紅利曼之後,戰場態勢變得對俄羅斯空前不利,為此,俄羅斯在10月初任命了蘇洛維金為總指揮,試圖扭轉局面,現在已經過去半個月了,戰場態勢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從北到南我們逐個梳理,先是哈爾科夫方向,從9月末紅利曼丟失後,烏軍一度有進攻東部重鎮“斯瓦托”的跡象,當時輿論上一片哀嚎。

不過由於丟失紅利曼政治上影響太壞,上面下了死命令,要求前線俄軍不准再後退,因此烏軍後續的進攻沒有成功。

隨後,從10月中旬開始,俄軍發起了一場小規模反擊,奪回了特爾尼、托爾斯克、迪布羅瓦等城鎮,距離紅利曼城區就十公里,讓人一度以為俄軍要奪回紅利曼。

不過目前看來,俄軍並沒有奪回紅利曼的意思,而是沿著斯瓦托河谷---克里米納一帶構築防線,挖了大量的戰壕和反坦克溝,設置了雷區。

這是一個不同以往的信號。

俄軍在開戰以來基本是沒怎麼構築防禦工事的,因為原先的劇本是俄軍能夠快速拿下,根本不需要防禦,缺乏防禦工事成為9月份俄軍哈爾科夫潰敗的原因之一。

現在俄軍在哈爾科夫東部大量構築防禦工事,說明俄羅斯高層承認了現實的艱難和戰爭的長期化,不再幻想短時間拿下。

南邊的盧甘斯克方向,俄軍派了部分瓦格納和車臣部隊加強防禦;

頓涅茨克方向,瓦格納和民兵分別在阿特木斯克和佩斯基外圍日拱一卒,有一定的戰果,瓦格納已經攻入阿特木斯克城區,並有三麵包圍阿特木斯克的態勢;

扎波羅熱方向,俄軍大約有兩萬人,烏軍人數不詳,雙方日常小規模交火,暫時沒有大動作;

赫爾松方向,俄軍最近向右岸增援了兩支部隊,其中之一是海軍步兵810旅,810旅在馬里烏波爾戰役中表現非常出色,是攻城的主力之一,把這樣的精銳部隊調來,可見俄軍對赫爾松右岸的重視。

同時俄軍開始在赫爾松右岸地區撤走居民,看來還是橋被炸導致後勤壓力太大。

雖然地面上沒什麼大動作,但在空中俄羅斯動作很多,從10月10日以來一直用導彈和自殺式無人機打擊烏克蘭的電力系統,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俄烏局勢,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按照澤連斯基的表態,烏克蘭30%的發電站已經被炸毀,烏克蘭現在是到處停電,首都基輔實施了每天4小時輪流停電。

一開始外界認為,俄羅斯對烏克蘭電力系統的打擊也就是洩憤而已,是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後找補,但現在看來,俄羅斯是決心要癱瘓烏克蘭的電力系統了。

從俄羅斯這一系列動作我們可以總結出它的戰略,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在動員部隊沒有到達之前,地面不輕易發起大規模進攻,仍以堅守為主;

第二,摧毀烏克蘭的電力系統,打掉戰爭潛力,這一招最狠。

對烏克蘭來說,電力系統至關重要,首先是經濟上,烏克蘭通過向歐盟出口電力,每天能賺超過一億人民幣,這是面臨財政枯竭的烏克蘭政府所剩不多的穩定收入之一。

其次是軍事上,烏軍的調動非常依賴電氣化鐵路,沒有電,鐵路運轉不起來,烏軍的調動速度就要慢得多,這在戰場上可能是致命的。

最後是士氣上,烏克蘭畢竟是工業化社會,人們短時間可以忍受沒有電的生活,但時間長了肯定受不了,士氣出現下降是一定的,不排除更多人口逃離。

一旦烏克蘭失去了戰爭潛力,西方為了避免俄羅斯佔優,只能給予更多援助,相當於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面對這一切,烏克蘭有什麼辦法應對呢?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對於伊朗的自殺式無人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

伊朗的“沙希德-136”無人機射程一千公里,戰鬥部50公斤,最關鍵的是成本才兩萬美元,而一枚正經的防空導彈至少50萬美元起步,單兵防空導彈也要10萬美元起。

攔截它,人家兩萬美元換你50萬,虧了;不攔截,讓它命中目標,還是虧了。

烏克蘭能做的選擇就兩個,部署大量的防空系統或者讓西方支援大批的遠程打擊武器。

防空系統是十分昂貴的,以美國的“愛國者防空系統”為例,土耳其在2018年買了4套,總價高達35億美元,平均一套8.75億美元。

就算雙十一半價促銷,也要4億多,以現在的戰爭烈度,一套愛國者自帶的20枚攔截彈,充其量也就用個兩三天,又得補充了,而一枚攔截彈單價是200萬美元。

一套愛國者是不夠的,怎麼也得三五十套起步,算上彈藥消耗,再考慮防空系統需要電力等其他基礎設施配合的話,一年下來至少一千幾百億美元。

而伊朗的自殺式無人機哪怕發射一萬架也才兩億美元,不到一套愛國者的四分之一,俄羅斯根本不心疼。

而防空導彈的攔截率不是百分百的,通常攔截一個目標至少要兩枚導彈,算下來成本得上天,西方又不是大冤種。

西方大概率是像徵性給一點防空系統,比如前幾天德國就宣布向烏克蘭提供防空系統,表示自己盡了支援烏克蘭的政治義務,僅此而已。

那麼要求西方支援遠程武器,比如導彈,行不行呢?

也不見得是個好辦法,一是政治上的,導彈是非常敏感的進攻性武器,西方不想過度刺激俄羅斯,導致核戰爭真的降臨。

二來成本也不低,“海馬斯”光是普通火箭彈就要10萬美元一枚,制導彈藥價格輕鬆翻幾倍,美國常用的“戰斧”巡航導彈單價120萬美元,你光給導彈還沒啥用,還得有發射載具,比如飛機,成本還是太高,性價比遠不如伊朗無人機。

客觀地說,“沙希德-136”確實是一款能相當程度上改變戰場的武器,效果好得出人意料。

沒有太好的應對辦法,那烏克蘭只剩下最後一個選擇--進攻,趕在俄軍動員部隊開赴戰場、自身電力系統完全被摧毀之前,徹底擊敗俄軍,至少是取得完全的戰場主動權。

那烏軍下一個進攻方向會是哪裡呢?

哈爾科夫方向,俄軍已經構築好了防線,打造了堡壘區,很難強攻,烏軍在9月份之所以能靠皮卡打出“劈入作戰”,與俄軍缺少防禦工事密不可分。

在沒有雷區、戰壕的阻礙下,烏軍輕裝部隊可以沿公路線快速機動,遇到障礙就繞過,這種戰術在防禦工事密集的堡壘區沒法用。

頓涅茨克方向,這裡經過八年的戰火,完完全全是堡壘區,也沒法強攻,盧甘斯克的雙子城倒是有強攻的可能性,這裡俄軍還沒來得及構築多少工事,不過考慮到南北兩邊都有大量俄軍,容易被包圍,因此強攻雙子城不是一個好選擇。

那就只剩下紮波羅熱和赫爾松兩個選擇了,烏軍內心肯定更希望選擇扎波羅熱,如果能拿下紮波羅熱,烏克蘭境內的俄軍就會被一分為二。

但烏克蘭能想到的,俄羅斯早就想到了,已經把兩萬多精銳部署在了扎波羅熱,考慮到扎波羅熱距離克里米亞不遠,後勤保障和增援都十分便利,想打下來也沒那麼容易。

綜合來看,還是赫爾松右岸地區烏軍最有把握,這裡是一個突出部,又隔著第聶伯河,俄軍的後勤壓力確實大。

目前烏軍在赫爾松突出部周邊集結了4萬多人,似乎有大干一場的意思,而俄軍“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蘇羅維金則公開承認赫爾松局勢艱難。

局勢的發展可能出現以下三種可能:

一是最壞可能,烏軍在赫爾松依然推不動,但是衝進了扎波羅熱這個俄軍要害部位,將俄軍一分為二,如果出現這樣嚴峻的局面,並且通過常規手段無法挽救的話,俄羅斯使用戰術核武器的可能性會很大;

二是烏軍在扎波羅熱沒有推動,但是赫爾松俄軍後勤壓力太大,且連續長時間作戰,實在頂不住了,不得不從右岸撤退,考慮到赫爾松州的首府赫爾松市在右岸,一旦丟失,政治上普京可能極為被動,內部會進一步出現不和諧聲音;

三是烏軍在兩州都沒有推動,這是對俄軍而言最理想的結果。

接下來的一個月將極為關鍵,烏克蘭如果拿不下戰場主動權,等到了冬天希望更為渺茫,並且它的戰爭潛力正在一點點減少,電力系統今天被摧毀了30%,可能過幾天就是50%,再過兩天達到70%,最後無限趨近於100%。

每拖一天,它就弱一點。

而俄羅斯這邊,經歷過連續一個月的兵敗,國內輿論已經嚴重不滿,如果再敗的話,皇俄上位、內鬥加劇的機率就會很大,雙方都無路可退。

當前的俄烏局勢就像一座獨木橋上,相向而行的兩個人都想走到橋對岸,但注定只有一個能成功。”
Derek2025 wrote:
最新戰報“俄烏局勢,(恕刪)


俄羅斯現在的陣線相對短了
在氣溫已經開始下降下
防守相對簡單的
也差不多一周以上烏克蘭沒多大的成果了
甚至部分很小的區域被俄羅斯又拿走了
而俄羅斯新增的部隊還在裝備和訓練
最快也要下個月才能投入
短期俄羅斯除了比較遠程的低成本無人機自殺式的打擊烏克蘭外
要準備比較大的軍事行動起碼也得幾個月準備
看看年底前俄羅斯是否會在地面作戰上有比較大的動作
下個月連美國都投完票了
得看看歐美給予烏克蘭的支援如何
給更多的可能性機率太小了
而烏克蘭在俄羅斯這樣騷擾打擊都不影響包含後勤在內的能量?
可能性不大吧
兩邊應該都相當困難
看誰能堅持久一點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普丁還在位置上
強力說要對抗俄羅斯和中國的英國首相下台了
可真快
兩個月都不到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在如今的環境下,歐洲的執政黨的日子都很難過!
辭了!

這位女仕今次真的可以歷史留名!

“上任第 45 日 英首相卓慧思宣布辭職

英國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在首相府會見傳媒,宣布辭任保守黨黨魁。她表示,將會留任到新黨魁誕生。英國傳媒預期,本月底之前就會有新黨魁人選。

唐寧街首相府今日表示,卓慧思較早前與保守黨下議院黨團 1922 委員會主席布雷迪會晤。會晤完畢後,卓慧思就宣布辭職。

卓慧思於周一(17日)接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曾向國民致歉,指她帶領的政府早前推出「迷你預算」減稅方案時處理不當,承諾「走得太遠及太快」,但當時她拒絕辭職,表明會帶領保守黨出戰下次大選。

訪問播出後,黨內外要求卓慧思下台的聲音仍不斷,她終在今日宣布辭職。外界關注新任英國財相侯俊偉(Jeremy Hunt)會否有意角逐首相一職。

卓慧思在 9 月 6 日就任首相,直至今日(10 月 20 日),是她就任第 45 天。她勢成為英國史上任期最短首相。

對上一名任期最短首相是托利黨(Tory Party)的簡寧(George Canning),他在 1827 年 4 月 12 日至 8 月 8 日出任首相,就任 119 天,簡寧當時因為肺結核,令他在任期間逝世。”
Derek2025 wrote:
辭了!這位女仕今次真(恕刪)


然後可能換強生回來
保守黨這是沒人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然後可能換強生回來
保守黨這是沒人了


換誰上,可能就是一次,是否援烏的公投。
Derek2025 wrote:
換誰上,可能就是一次(恕刪)


主要是通膨引發的經濟問題
這又跟俄烏戰爭絕對有關
所以工黨沒打算搶執政阿
不然工黨目前的支持度比保守黨好很多
推動改選基本可以執政
可現在不可能改變美國對俄羅斯的作法
那換誰上其實差不多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0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