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Derek2025 wrote:
..勸烏去談判,那即是想戰爭快些結束,想戰爭結束,那還幹嗎要繼續軍援?(恕刪)


烏克蘭政府極為貪腐,繼續打仗才能賣美援的軍火,這種人跟塔綠班一樣眼中只有利益,哪邊有利益就是他的祖國,哪邊妨礙他的利益就是敵國。
vspebrian
哈哈哈, 盜賣軍火的祖師爺老大哥是俄軍. 如果要來當對照組, 烏克蘭是超小咖. 對了, 150萬件冬大衣俄軍找到沒? 賣到連冬大衣都能賣, 是有幾個國家需要俄國冬大衣啊? 這樣都賣光光
陳小春2525 wrote:
烏克蘭政府極為貪腐,...(恕刪)


也不能這麼看
現在最核心的問題是烏克蘭自己根本養不活自己
要貪也得底層要有最起碼的溫飽
不然底下的窮死還貪
那是會引發內部動亂的
那有錢的只能外逃

短期卡在總統的權力
他本來的支持度超低
就靠對立後戰爭拿到整個權力
緩和下來那就得面對內部利益與權力分配的問題
他根本無力解決
那就只能繼續把戰爭拖下去
但問題打到現在應該沒資源可以長期打下去了
俄羅斯也不是很想長期打下去
先等美國投票後吧
反正沒幾天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先等美國投票後吧
反正沒幾天了..(恕刪)


烏克蘭不太妙,但就算共和黨贏得選舉最多也是減少烏克蘭軍援,美國應該不至於放棄。

美期中選舉10大金主出爐 62%捐款流向共和黨

2022/11/06 15:59
Derek2025 wrote:
笑話一則。都2022...(恕刪)


蕭茲對習近平講出一句最不應該講的話..... 脫鉤將是完全錯誤的道路.

這句話將使得蕭茲步上尹錫悅的後塵.

梅克爾與文在寅遺留下了一個親中的政體, 造成這兩國新政府發生嚴重內部矛盾,

這跟蔡英文執政初期很像.... 直到美中貿易戰開打, 中國奉陪到底, 讓台灣撿到大量肥單與一兆元返台投資, 整個民心才大幅度轉變. 就算是這樣, 初期和碩, 仁寶與鴻海仍不願意離開中國, 但是又遇到了疫情之後, 這些對中國死忠的代工廠也出走了.

現在要扭轉這兩國的態度, 必須有一個強而有力的衝擊, 讓這兩國的態度, 從猶豫不決轉為徹底失望. 就像英國面臨香港問題後, 才開始認真思考與中國脫鉤的行動.

英國貿易部長本周將訪問台灣, 這件事對中國的震撼程度與裴洛西訪台是差不多等級的. 也顯示英國對中國脫鉤的內部共識已經完成. 中國會震怒且大跳腳, 中國駐英大使應該會被記大過, 甚至可能遭到習近平撤換.
基輔也要準備擺空城計了。

“俄摧毀烏基礎設施約40% 基輔市長:完全斷電就得撤離

俄軍近來密集攻擊烏克蘭重要基礎設施,基輔市長稍早警告,如果完全斷電,基輔居民應該做好離開城市的準備。另一名市府官員也警告,在完全停電的情況下,供水和汙水處理系統都將停止運作。

中央社引述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近幾週來,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發電廠和線路,破壞和摧毀約40%的能源系統。

規範戰時人道待遇國際準則的「日內瓦公約」(Geneva Conventions)明定,不應對「民生設施」發動攻擊。

基輔市長克里契科(Vitali Klitschko)在烏克蘭電視台發表談話時說,俄羅斯針對基礎設施發動攻擊是「恐怖主義」和「種族滅絕」。

克里契科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要的不是我們這些烏克蘭人。他要領土,他要的是沒有我們的烏克蘭」。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發生的一切(對基礎設施發動攻擊)是種族滅絕。他的目標是讓我們死亡、凍死,或讓我們逃離,這樣他就可以拿下烏克蘭。」

基輔冬季平均溫度低於攝氏零度,夜間甚至還會進一步下滑。

克里契科說,有關當局正在盡一切努力,確保用電和供水正常,但同時也在為不同情況做好準備。

基輔安全當局主管特卡楚克(Roman Tkachuk)在通訊軟體Telegram附和市長的說法。

他強調,市政府官員已在擬定計劃,但「目前還沒有討論撤離的理由」。

基輔居民表示,他們知道供電可能中斷,物資也會變得稀缺。

30歲居民德米特羅(Dmytro)告訴BBC,他兩週前開始計劃離開基輔,以免情況變得更糟。他已儲備好燃料,購買發電機,準備舉家搬到基輔郊區的祖父母家。

他說:「我知道最終將會無電可用。」

36歲居民阿納斯塔西亞(Anastasia)則說,即使斷電,她也會留在這座城市。

她說:「我們捍衛國土的戰士都睡在地上,所以即使沒有暖氣,我們還是會設法留在自己的公寓裡。」”
“拜登奧巴馬首次合體催票 德媒:盟友想知道中期選舉後發生什麼?

即將在當地時間8日投票的美國中期選舉,正在不安中衝刺。

選前最後一個周末,拜登、奧巴馬、克林頓和特朗普都現身關鍵州催票,成為本次選舉激烈程度的縮影,而選舉的外溢影響,也備受關注。民調顯示,超過八成民眾擔心政治分歧加劇增加發生政治暴力的風險,更有人形容「這個國家正處於毀滅的前夜」。



今次中期選舉將選出國會眾議院全部435席,參議院將改選35席,將決定國會參眾兩院控制權和36個州州長人選。美媒形容,這是對總統拜登兩年執政成績的「全民公決」,是2024年入主白宮之爭的發令槍。



中期選舉前的周末,民主及共和兩黨分別在賓夕法尼亞,進行造勢活動。前總統奧巴馬及總統拜登,為民主黨候選人站台。拜登指,選民要在兩種對美國不同的願景之中,作出選擇,結果將影響未來數十年,形容是民主的決定性時刻。



前總統特朗普則為共和黨候選人拉票。特朗普形容美國是「一個衰落中的國家」,他表示,美國的安全正受威脅,又指若要挽救「美國夢」,必須投票予共和黨。

2016年,特朗普在該州的勝利助他入主白宮,當時他發出的民粹主義憤怒信息引發藍領選民的共鳴。2020年,拜登以不到2%的優勢奪回了他的家鄉州。之後,該州成為特朗普及其盟友推翻選舉結果的焦點地,但未能成功。

目前,賓夕法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候選人費特曼和共和黨候選人奧茲之間的差距非常小。



《華盛頓郵報》稱,幾位總統的分屏畫面凸顯出這個國家的分裂。

報道指出,雙方的交鋒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國家願景:民主黨人警告,投票給否認選舉結果的人和那些想進一步限制墮胎權的人是有風險的。特朗普則用誇張的言辭描述了一個在民主黨治下被犯罪、非法移民和毒品蹂躪的國家。

《星期日泰晤士報》稱,在美國政治已成為炒作機器的今天,把每一次即將舉行的選舉都稱為現代最重要的選舉是司空見慣的事。本次中期選舉發生在美國政治上既痛苦又勢均力敵的時候,美國民主的未來也正岌岌可危。BBC說,對選舉舞弊的恐懼和虛假指控一直困擾著這次中期選舉,許多人認為8日的投票將是對美國選舉制度的一次考驗。

與此同時,今次選舉亦是國會山騷亂以來的首次選舉,令其籠罩在不安的氛圍當中。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6日描述政治暴力升級的現實稱,兩黨的候選人都遭到人身攻擊,選舉工作人員受到恐嚇,對國會議員的威脅數量增加10倍。在令全世界震驚的國會山騷亂事件後,美國的選舉和民主制度即將再次接受檢驗。

根據「美國選舉項目」的資料,截至5日,提前投票的選民已投出3900多萬張選票。CNN的最新民調顯示,51%的受訪者表示,經濟和通貨膨脹是決定他們投票的關鍵,其次是墮胎權(15%)、投票權和選舉公正(9%)、槍支政策(7%)、移民政策(6%)、氣候變化議題(4%)和犯罪率問題(3%)。

《達拉斯新聞晨報》稱,民調結果顯示,各階層的選民都對美國政治體系的健康狀況感到擔憂,但無論如何,對日常生活的不滿主導著中期選舉。民眾很難擺脫夏天油價每加侖5美元的痛苦記憶。通脹率達到8.2%,40年來從未如此糟糕過。

同樣憂心忡忡的還有美國的盟友。德國《商報》就直接發發問:「盟友想知道:美國中期選舉之後會發生什麼?」

德國《明鏡》周刊稱,美國的中期選舉傳統上是由國內政治推動的,然而在戰爭和危機時期,會比平時產生更多外溢影響,特別是對歐洲而言。

中期選舉很可能讓更多遵循特朗普式孤立主義的「美國優先」政策、對烏克蘭或歐洲安全不感興趣的候選人進入眾議院。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格林4日在艾奧瓦州的一場集會上說,如果共和黨贏得中期選舉,將不會再給烏克蘭一分錢。

奧地利《側面》雜誌甚至將美國中期選舉投票日形容為「陰鬱的星期二」。報導說,根據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統計,截至目前,美國支持基輔方面的支出幾乎是歐盟的兩倍。但共和黨獲勝後,可能將不再有「空白支票」。這對歐洲來說不是好兆頭。如果美國人暫停對烏克蘭的財政和軍事支持,就會出現一個歐盟和英國無法堵塞的漏洞。不過,《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雜誌總編輯盧基揚諾夫認為,通過支持烏克蘭來實現最大程度削弱俄羅斯是美國兩黨的共識。

美國民主的現狀也令盟友感到擔憂。德國《商報》稱,美國脆弱的民主正在成為對歐洲的威脅。美國《費城問詢者報》報導說,隨著選舉日臨近,美國的政治暴力升級。一些全副武裝的共和黨人在投票箱附近的停車場「站崗」,防止選票「被竊」。右翼人士在社交網站煽動網民「武裝自己準備內戰」。有共和黨政客甚至對還未開始的選舉散佈懷疑論調。

《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聯合進行的跨黨派民調顯示,88%的美國人擔心政治分歧加劇,令美國發生政治暴力的風險增加。NBC稱,對於許多選民來說,螺旋上升的暴力和擔憂正在造成焦慮、偏執和一種壓倒性的恐懼感,認為這個國家正處於毀滅的前夜。”
Derek2025 wrote:
基輔也要準備擺空城計...(恕刪)


買台日本煤油暖爐就能解決了. 何須撤離?

修理電路這種事, 烏克蘭其實應該找日本求助. 日本電力工業水準, 備料與搶修都是一流的, 歷經地震, 颱風, 海嘯, 核災種種考驗後, 恢復供電的能力遠高於世界任何國家.

anyway, 維修電力設備不是什麼高科技, 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很多零件工廠, 備料, 與技師..... 電力傳輸的維修速度是很快的, 他只是想先耗損俄國的飛彈. 飛彈打光了, 烏克蘭人才不會冒生命危險搶修.

人家基輔市長只是預防性, 假設性的沙盤推演, 你卻把這種事情當成天大地大.
緯度44度的哈爾賓, 11/17將正式進入"全天零度以下"的氣溫. 中國嚴寒提早了3週. 要耗用很多能源取暖, 中國這下子悲了....

緯度比哈爾濱更高的巴黎(46度), 預報是暖冬, 到11/21日之前, 都能保持單日高溫12度以上, 最低溫不低於7度. 歐洲人開心的笑了,

基輔11/17以後, 白天高溫5~6度, 最低溫會接近0度, 因此還不至於造成河流結冰. 烏克蘭還有10~15天可準備禦寒的工作, 但是水電能恢復多少, 目前還不知道, 烏克蘭百姓應該要有禦寒的心理準備了.
vspebrian wrote:
緯度44度的哈爾賓,...(恕刪)


還妄想喔
中國有準備外
包含核電正慢慢開出來
現在消費又不高
生產消耗不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vspebrian
中國北方供暖不用電. 是燒煤燒油燒天然氣.... 單獨家庭的地暖是吃電怪獸, 中國電費比去年漲價, 沒跌價.
陳小春2525 wrote:
烏克蘭不太妙,但就算...(恕刪)


跟誰贏沒關係
就跟抗中一樣
選舉需要些議題來打
所以拚誰抗俄比較猛
選後就沒力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