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9871104 wrote:我怎看到韓國編的歷史...(恕刪) 我說中共是一個實用主義者,這不是一個褒義詞,嗯……不知道算不算貶義詞日本不是實用主義者,日本有一些堅持的,比如說日本缺乏勞動力,擺明了人口生育率低,又不引進外勞,究竟是爲什麼其實大家都知道。我說中共是實用主義者不是誇中共,而是據我所瞭解,中共屬於不太會有節操的人,假設中共認爲擺脫毛澤東的影響有利於其位置鞏固,他會毫不留情的把毛澤東的畫像摘下來扔到廁所,如果中共認爲開放有利於鞏固位置,他會開放,如果他認爲資本家對於中共統治是好的,他會和資本家親嘴,完全沒有社會主義的基本理念。當中共政權和國家機器融合以後,產生奇特的現象:中共在某一方面會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去維護國家利益,比如說發展經濟,基礎建設等等,而在另外一方面,爲了維護自己的位置,也會不惜餘力的打壓民主比如說我現在還沒選票而中共又是非常有趣的獨裁政權,他不傳承,老蔣能當一輩子總統,然後傳給小蔣,小蔣當一輩子總統,然後終於想開了民主化,其他國家的獨裁者基本也是當就當一輩子,因爲獨裁者天生有一個缺陷,既然獨裁就很容易得罪人,真的下臺恐怕下場不會太好看,而大陸奇特的集體領導制倒是爲獨裁開闢了一個新方向,至少保證了中共內部大致穩定目前如果大陸依然以7%以上的速度發展的話,中共不會有問題,而一旦經濟發展過低,或者中國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是中共麻煩的時刻,當中共和13億人民捆綁在一起的時候,非常強大,例如說國家間的對抗,而當中共脫離了這個,而是內部矛盾的話,中共就比較脆弱,中共的麻煩不在於美國封鎖或者和日本打仗,而是來自中國內部的問題,人民的問題,這也是爲什麼維穩費用比軍費高的原因。實際上不會有國家隊中國產生實質性威脅,雖然天天宣揚美國和日本,但是作爲一個擁核武的國家,我不覺得美國或者日本真的想和中國打仗。來自外部的威脅基本忽略不計。反而美國和日本越對中國處處緊逼,反而會催化民族主義,讓中共的地位更加牢固。韓國人對中共的描述不對,中國沒有什麼兩種主義混合,中共沒有什麼“主義”,他不存在“主義”,如果信仰伊斯蘭教能穩固統治,它會毫不猶豫的去信伊斯蘭教,它是一個極度實用主義的政權,這不是褒義詞。大陸的民主化是不可阻擋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到時候會給中共一個歷史的定位。
Kanyil wrote:那麼您一定支持全面改用甲骨文、大籇 不要講這種沒文化的語言這種大陸論壇常見的反駁方式沒想到01也遇到甲骨文用刀刻占卜用,又不是完善的文字(要不要問為何不改為結繩記事)大篆也是文字演化過程之一這樣是在討論事情還是意氣之爭
而實際上我認爲中共現有的體質對於民主國家是挑戰也是反思和改進民主的機會。實際上中共的模式在一些不發達的國家還真的蠻有吸引力的,甚至在印度都有不少人想搞中共這一套,目前印度大選,最被看好的印度的莫迪就是典型的信仰廣東模式的人,連印度都如此,更別說非洲那些獨裁國家了。這對於民主制度是一個挑戰,按照過去西方的民主理論是應當先民主後發展經濟的,歐洲美國都是如此,而中國的經驗說在不改變獨裁的前提下,依然可以發展經濟,這對於一些獨裁者很有吸引力,他們貪權,也喜歡錢。有兩全其美的辦法自然是再好不過,這種事對於美國宣揚民主還真的挺尷尬的。因爲非洲獨裁者可以很大氣的告訴美國人:你們的民主方法非洲試了幾十年了,不管用,所以我要試試中國這種。美國人也無話好說。
這位提案的代表,只是比其他人想得更遠..我說大陸再發展個20年,當經濟追過台灣了他現在的那種鳥文字還夠用嗎 ?人民有錢有閒,在提升文化、美術、藝術等水平的要求下這繁體字自然又會再流行起來,也會引發更多更多的討論與其將來再辦,不如現在就找個人提案一下,試試風向..
Kanyil wrote:喔。您不提出任何論點發言真是有文化, 我提的是事實你的論點大陸論壇很多天涯,凱迪都有何來抹紅之說?我一向把大陸政權和人民分開看大陸和台灣同文同種台灣人沒有因為繁體字減少識字率你要認為大陸人程度比較差嗎?不會吧!不管因為什麼原因?沒有能力或不願投注教育資源才是識字率低落的主因吧?還相信宣傳簡化字是提升識字率的主因嗎?中共原本還希望把中文改為拉丁化咧!你是否也認為這種演化更有助減少文盲?在大陸論壇看到,尷尬了干,乾,幹不分的後果後和后分不清
把文字簡化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民識字,這是上世紀的事..新世紀中國已經有9年義務教育,新世代的中國孩子都有識字的機會就更應該把簡體字改回繁體字才是。既然名為中國就要繼承古中國的文化,中國文化哪有給外頭的人去傳承正統的事呢..如果要把這些過去都討回來,文字當然也是..萬一哪天台灣成了一個國,去申請世界遺產說繁體中文是台灣的.. 就糗大了Kanyil wrote:喔。您不提出任何論點...(恕刪)
杰夫jeff wrote:大陸和台灣同文同種台灣人沒有因為繁體字減少識字率你要認為大陸人程度比較差嗎?...(恕刪) 要提高台灣相對集中居住的兩千三百萬人的閱讀率,和提高大陸有大量居住在農村的十四億人口的閱讀率,難度不一樣。當能夠不用擔心下一頓飯要從哪裡來後,才會有關注文化、藝術的閒情雅致。從發展角度來說,讓最多人以最快的時間接受教育,是讓一個國家能夠盡快脫貧的一種有效做法。這種作法有沒有缺點? 當然有,但是中國政府當初認為讓更多人能夠吃飽穿暖家裡有抽水馬桶更是重要。我個人支持中國政府當初所做的這個政策決定,但這不代表繁體簡體不能共存,國教學了簡體字確保閱讀率,個人有興趣再學繁體字培養藝術興趣,也很好啊。
Kanyil wrote:要提高台灣相對集中居...(恕刪) 我同意你的說法我不同意的是鼓吹簡化字才是進步甚或是潮流正體字不符現代世界而該忽略或淘汰活的文字不該變成"書法"這門藝術而已中國人應該最重視教育民族每每看到國家在戰爭中(對日戰爭和內戰)學生流亡大江南北依然沒放下書本這才是民族興旺的資本台灣的經驗在1968年國民所得僅283美元時代實施9年國民義務教育奠定日後經濟起飛的基石再窮不能窮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是多麼震撼人心的話我不知道在大陸這句話究竟落實了多少如果真的做到了那的確是一股值得尊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