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香港反中運動的可能結局??....

從動武開始覺青就注定失敗了
現代熱武器民兵根本不可能拚的贏

發起不合作運動癱瘓社會才是唯一成功的道路
不繳稅 不上班 不上學 街上舉牌遊盪 被驅離就轉移陣地
適時挨打還能博取同情 絕對不能動手
這種冷暴力才能施壓政府同時才會有國際支持
SDB180426 wrote:
發起不合作運動癱瘓社會才是唯一成功的道路
不繳稅 不上班 不上學 街上舉牌遊盪 被驅離就轉移陣地
適時挨打還能博取同情

...(恕刪)


香港人稅金又不用上繳中國
中央,不繳稅對中國也沒差吧?

不上班,金融中心就給深圳
廣州接手。不上學,香港大學
排名就給中國的大學超越。
街上游蕩影響觀光業……

怎麼看都覺得很棒耶!香港人
砸地鐵砸累時可以試試,
香港加油!
就中共設法操作香港內部

讓支持反送中跟不支持的港民自己分裂

然後亂個一段時間就不攻自破了

解放軍鎮壓應該不太可能

頂多就現在這樣規模的警民衝突吧
10月7日觀察( youtube live)
還是有蒙面人阻路,香港警察今晚的行動快速許多.
如果今天"暴力"是在最高點
接下來幾天暴力會持續
警察的行動會更加快速,大規模逮人.如果看到警察用口袋戰術逮人的時候,反抗活動會逐漸熄火.(學生血氣方剛,易衝動,要冷靜一下)
接下去,秋後算帳!
應該不理它,只要不擁有軍械獨立叛國,他們只會影響香港人,沒有地鐵,沒有超商,沒有觀光客,等各幾年,能跑早就跑,現在吃老本能撐多久,等有人受不了,就會主動要求香港政府強硬一點,學生不用讀書,除了少數幾位可能找到後路,其餘又有幾年可荒廢,工作環境變更差,本身又荒費多年馬齒徒長,想想就害怕!!
看了一個香港前警官說的
原來現任處長在11月退休
所以在11月以前港警都不會有什麽行動
gufan wrote:
不上班,金融中心就給深圳。廣州接手。不上學,香港大學
排名就給中國的大學超越。街上游蕩影響觀光業……..(恕刪)


關於香港的未來,大家有空時,去搜一下"一國兩制",與目前爭議最大的"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對於有些朋友對一國兩制有很深的誤解,或者被媒體,或網路資訊誤導了。

我就簡單的說,所謂一國兩制,並不是指民主與集權,而是指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所謂香港的一國兩制,是指依照中英協議,中國將保證香港繼續擁有資本主義社會,自由港的地位,將不對其進行金融管理,也不會對其外匯進行管制。而香港的治理,將沿用97年移交前的制度,不進行更動。

維基百科的說法:1990年代起,港澳保留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政治制度,繼續擁有自己的政治管治制度、法律體系、金融經濟政策事務以及對外關係50年,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地區則繼續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請注意關鍵字:上面那排黑字,保留。也就是理論上,是改由中國派任港督。保留原來的社會政治制度與管理模式,這才是最正統的一國兩制。

但中國因為某些因素,放棄了派任港督,改行一種特別的間接民主。 其實大家有空去看看當時投票結果,整個社會其實就有分裂的趨勢。在第一界別(商業,交通,飲食,旅遊):林鄭取得壓倒性優勢,得到90%。但在第二界別,林鄭只有10%的票,這塊是教育,法律,傳媒,社工等。由其是高等教育,醫學,傳媒等,林鄭是0票。某些角度,林鄭是受到低收入人群的支持,但高收入與財團,與教育界,傳媒是很討厭他的。

其實歷任香港行政長官都要面對高房價,低福利,低教育資源的問題。這是香港殖民地的遺留問題。但大家想一想,老共是想保持香港自由港金融中心的特殊性,終究全世界就三個完全無管制金融流動的金融中心。有現成的,為什麼不用呢? 但問題來了,這種金融中心是極端資本主義的表現,也表現在低福利,低教育資源。香港所得比台灣高3-4倍,但所得稅是2%-12%,是非常低稅金,但對平民不友善的稅金。你賣個魚蛋,當個苦力還是要交稅金的。而金融中心有大量的熱錢,很容易帶動炒樓,這樣的結果,就是香港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

林鄭他以前是政務司司長,他很瞭解民眾的苦,他想弄些社會政策,他想弄些便宜的房子,但他不敢去得罪富豪,只好想辦法填海,結果問題來了,如果房價降低20%,那有房子卻貸款的人,就倒楣了。所以,香港的富豪,包含中產,包含財團,都討厭他。隨便任何一個事件,都能遊行半天。

其實。我個人看法,資本主義發達到一個極致,就必然崩潰,香港是目前最特殊的地方之一,美國紐約都沒這麼誇張,美國人也深知資本主義的問題,要透過提高富人稅金,提高社會福利,然後公費的大學,讓窮人能翻身,但這些東西,在香港是沒有的。其實,你們看每個港星出身都非常差,像是周潤發,星仔,劉德華等,他們是萬中之一的幸運兒,但其他人就沒法這麼幸運了。

香港是注定要沒落的,或許這個運動只是加速了流程。
Fisher.,Lin wrote:
關於香港的未來,大家...(恕刪)


就像環保人士常藉由環保抗爭一些開發案, 有時候我很懷疑這些人搞不好也是建商打手! 新的地區不能開發, 舊的蛋黃區才能一直保有其精華地位.

gufan worte:
忙碌了一整個星期,到了
週末,就想看看香港青年
週末又砸了那幾個車站、
砸了幾間店面,看香港
青年奮力砸毀自己家園,
有種莫名的喜感,讓人心情
都放鬆愉悅起來。

很多時候我覺得這類抗爭方式, 就好像用自殘來博取眼光. 好比台灣現在一堆學校, 搞啥流膿牆. 把自己生活的環境搞得像靈堂, 用這類方法說要抗中, 怎看都覺得像在自己觸霉頭. 要抗爭是要到對方地盤把它搞得像靈堂, 怎會是把自己家裡搞得像靈堂, 或者把自己家裡砸得稀巴爛?
要反共就要到大陸去, 但最好方法是加入共產黨, 等到當到黨主席就可像戈巴契夫一樣把共黨解散.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gufan wrote:
不上班,金融中心就給深圳...(恕刪)


我補充一下,金融中心。要轉移,不是那麼容易,當然,也不是難如上青天。但這問題牽涉比較廣。最主要是這問題牽涉到金融管制與誇國匯款等問題。台灣任何一個城市都沒有辦法變成金融中心。因為新台幣是管制非常厲害的一種貨幣。

我個人感覺,深圳並不適合,上海也不行的。為什麼?目前中國並沒有準備好與世界金融對接,你想想,如果我在紐約能瞬間提走2億人民幣,中國現在能接受? 要能接受這種衝擊的都市,才能成為金融中心。而透過槓桿,2億RMB,瞬間就變成 100億 RMB,這可能還只是個小基金操作而已。

當然,中國或許可以規劃出一個特區,或者澳門。大家要理解,金融中心重要的不是那些大樓,重點是這個經濟體是否能接受幾千億美金的瞬間衝擊。香港的特殊性與重要性,對中國來說,他就是個防火牆。
在我個人認為,中國似乎還沒準備好。而最大的問題,在於現在國際間是用美金結算的,美國人要搞你,就變得太容易了。

而如果中國某一個城市,真的變成金融中心,就代表他的銀行與支付,現金期貨,與一般期貨都要與世界對接了,那理論上,房子抵押都要去買騰訊股票了,他的微信支付就真正誇出中國了,或許也能用美金,或新台幣支付了。

但,我覺得,短期內,似乎不太可能。如果真的萬不得以,我的作法是將香港與深圳,合併成一個特區,而深圳全部改用港幣結算,最成新的一道防火牆,同時也強化這個經濟體,但這樣做,會非常麻煩的。但也有對應的好處,細節我就不多說了。
飛在天上的大X wrote:
你再怎麼解釋也沒用的...(恕刪)


是喔,你知道香港跟歐美國家都有引渡條款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