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國家緊急狀態,美國開始全面追殺"華為"品牌~~

Erichuangtw1980 wrote:
台獨與否由美國決定?...(恕刪)


當美國小老弟總比當亡國奴強

在幫大家複習一遍,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有武力侵犯台灣意圖的國家,台灣人不能當亡國奴,媚中就是賣台

Erichuangtw1980 wrote:
台獨與否由美國決定...(恕刪)


坦白講 台灣現在的"獨立狀況"
是美國在決定的..

不然老美怎一直告訴大家 美國有"自己的"一中政策?

台灣的主權狀況 美國並沒有明確界定 這是事實..
但...
美國沒有承認過:PRC擁有台灣主權... 從來沒有..

至於台灣自己"台獨勢力" 基本上..
都是引美國力量為援的
嚴格來說 它只是種運動與方向 與現實狀況沒太大關係...

現實的中華民國 是美國保護下的主權國家.. 如此而已...
就是宅 wrote:
當美國小老弟總比當...(恕刪)


中國五毛現在只會出嘴巴壯膽與自欺欺人而已. 喊打的是他中國, 不敢打的也是他中國. 遭到美國貿易報復之後, 中國企業的獲利持續下滑中.

=========
陸4月工業利潤,重回衰退

統計局資料顯示,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下同)5,153.9億元,較上年同期衰退3.7%,2019年前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8,129.4億元,年減3.4%,降幅略大於1~3月的年減3.3%。

=========

台灣筆電生產逐步恢復了, 伺服器的生產也已經開始放量了,

最新的消息:

1.廣達林口舊廠改裝成伺服器工廠, 年初開始出貨, 生產順利, 全能生產, 目前已經達成美商訂購目標且產能龐大, 台灣製造, 最新自動化與高素質員工, 展現出高效能與高效益, 遠比中國製造更具競爭力.

2.廣達林口新廠, 惠普決定包下兩條生產線, 生產商用筆電. 替代中國製造

3.宏碁已經向廣達林口新廠下單代工商用筆電輸美, 下半年即將開始交貨.
vspebrian wrote:
中國五毛現在只會出嘴...(恕刪)


銷美產品的產能,移中國是正常的,但如果沒處理好,增加的成本可能比美國關稅還高。

結果是美國買更貴的產品,消費者的負擔更大。

----------------------------------------
新聞來源
台灣難找人、量難做大
但上述只是短期應變,林百里表示,中長期來說,量大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供應鏈很重要,如果供應鏈都在中國、只有終端組裝搬去東南亞,光是零組件的運費就不得了,不會只是廣達搬走就好了,如果供應鏈沒有處理好,遷移的成本可能比美國被課的稅還要高。廣達在台灣生產雲端相關的高價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台灣做不適合,在台灣難找人、量要做大有困難,而且單價低對廣達來說不划算。

梁次震則指出,以NB來說,輸美比重約佔三分之一左右,也因為只有輸美產品會受到關稅影響,只要將部分產線移出大陸就夠了,廣達已經準備好各種規劃與方案,最終還是要跟客戶討論、看客戶的決定,由於跟客戶整體考量有關,梁次震坦言,要不要遷、遷多少、遷去哪、怎麼遷,還要很多季才會有結論。
美國媒體已經在新聞節目上透露,美國政府的誤導,

貿易逆差根本是假議題,

美國并沒有説美國在中國的收入3430億美金(美國在中國營業額)而中美貿易逆差是3780億美元,

----------------------------------
https://youtu.be/VG-aEwY0R50






vspebrian wrote:
台灣筆電生產逐步恢復了, 伺服器的生產也已經開始放量了,
最新的消息:
1.廣達林口舊廠改裝成伺服器工廠, 年初開始出貨, 生產順利, 全能生產, 目前已經達成美商訂購目標且產能龐大, 台灣製造, 最新自動化與高素質員工, 展現出高效能與高效益, 遠比中國製造更具競爭力.
2.廣達林口新廠, 惠普決定包下兩條生產線, 生產商用筆電. 替代中國製造
3.宏碁已經向廣達林口新廠下單代工商用筆電輸美, 下半年即將開始交貨.

Erichuangtw1980 wrote:
台灣難找人、量難做大
但上述只是短期應變,林百里表示,中長期來說,量大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供應鏈很重要,如果供應鏈都在中國、只有終端組裝搬去東南亞,光是零組件的運費就不得了,不會只是廣達搬走就好了,如果供應鏈沒有處理好,遷移的成本可能比美國被課的稅還要高。廣達在台灣生產雲端相關的高價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台灣做不適合,在台灣難找人、量要做大有困難,而且單價低對廣達來說不划算


基本上台灣目前大量在中國的消費電子產業

確實在"移出中" 但也大部份還在中國..
理由很簡單: 重建產業鏈不是簡單的事.. 這些產品的關稅還沒開徵..
美中貿易戰目前尚有達成協議可能..

等25%徵下去 想不跑 可以嗎?
毛利只有幾%的產業 是不可能撐下去的...
你搞錯了,銷歐亞非各國的產品,又不是交美國,和美國的關稅無關。

而只要移出中國,製造成本就高於目前的毛利,售價肯定提高,美國肯定要買更貴的產品,美國和全世界的貿易逆差更大,美國美國消費者生活花費提高,美國民眾會接受一個越打結果越糟的貿易戰嗎?

YC_Jiang wrote:
基本上台灣目前大量在中國的消費電子產業

確實在"移出中" 但也大部份還在中國..
理由很簡單: 重建產業鏈不是簡單的事.. 這些產品的關稅還沒開徵..

美中貿易戰目前尚有達成協議可能..

等25%徵下去 想不跑 可以嗎?
毛利只有幾%的產業 是不可能撐下去的....(恕刪)

YC_Jiang wrote:
基本上台灣目前大量...(恕刪)


各國各有所長...

筆電追求輕薄短小, 其實使用的零件數量也已經大幅減少, 對外界接大部分也都可以透過USB完成. 硬碟也改SSD了. 晶片組, 記憶體也可以運到台灣封測, 電容電阻台灣做得比中國更好, 面板, 變壓器, 包裝紙箱也沒問題, 將來鍵盤也可以在菲律賓或越南製作更省錢. 現在大概只有PCB板, 連接器與外殼還需要大陸那邊運過來而已. 因此在台灣製造筆電, 簡直就是可以美國要多少給多少, 就看廠商建廠的速度而已....

筆電, 伺服器, 網通, 儲存櫃, 電源供應器, IP電話, LED, 汽車零件目前是台灣適合挑選的項目, 至於電腦周邊, 印表機, 照相機, 喇叭音響, 遙控器, 主機板, 手機, 機殼在越南菲律賓似乎是比較好... 家電, 硬碟, 壓縮機, 馬達, 工具機很可能是泰國發展會好一點. 家俱, 燈具, 農具, 日用品則應該會往印尼與柬埔寨為主吧.
Erichuangtw1980 wrote:
你搞錯了,銷歐亞非各國的產品,又不是交美國,和美國的關稅無關。...(恕刪)


你才搞錯了.....

有些產品, 只會保留中國內需的數量不走, 其他全走
有些產品, 會一半一半, 互為備援
有些產品, 只會移出美國所需要的數量
新產品, 會優先在中國以外的地方量產, 供應全球市場, 等到該產品確定美國人採購量不大, 且供不應求, 才開始考慮投放在中國生產.

要看中國的關稅, 關稅高低會影響移出的數量與速度... 中國關稅高的產品, 一定會走第一種與第二種模式, 因為高關稅也保護到中國本土廠商, 市場其實就不太大. 關稅低的商品, 前三種模式都很有可能.

移動生產線, 不會只移動美國的量, 你太天真了. 移動就是全世界五大洋七大洲都影響到了, 現在只是產能開出的時間問題, 當產能還沒全部開出之前, 你還可以心存僥倖... 不過, 時間不會太久. 呵呵.


vspebrian wrote:
你才搞錯了........(恕刪)


你說的是假設美國只會針對中國發動301的狀況,是短期效應,

但長期呢?

但事實上,美國對世界各國包含台灣、日、韓、歐洲各國都不斷的啟動301,

因為美國和全世界的貿易逆差是美國結構性的問題,不是靠301威脅他國配合就可以根本解決,

過去當美國是超大市場,美國的301各國不得不屈服,

但現在中國追上了 幾年後就比美國市場大,其他國家的市場也在變大,美國市場的佔世界市場的比例在縮小,

另外,當外商分流一部分產能到東南亞,會帶動當地經濟起飛,商品銷美大增,他們不會不考慮分流國家也會遇到美國301的風險,

加上東南亞和非洲等國家經濟改善,市場變大,美國的市場在全世界的比重降低,哪裡生產哪裡便宜,不會再以美國市場為最大考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