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藥物在初期有效,實驗顯示在感染後10 天內回復力會增加約31%但是 這個藥在肺部感染嚴重時候效果並不顯著(有對照組狀況下)這也是為啥 仍無法當作特效藥來使用-----但是 提早上市 是好事嗎?對於副作用的了解似乎滿有限的....藥廠 這次應該是卯下去宣傳不過 這個藥 至少比奎寧副作用小很多
dgame wrote:這個藥物在初期有效,(恕刪) 關於瑞德西韋的實驗報告,說的最清晰的,應該是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2483653在這報導中:該藥物對死亡率的影響並沒有那麼明顯。服用瑞德西韋的新冠患者死亡率為8%,服用安慰劑的患者死亡率為11.6%,但這一結果在統計學上並不顯著。大家別忘了,這實驗的目的不是改善治療流程或改善康復速度,在很多國家,這也不是老藥新用。其實在相關臨床實驗第一期,第二期。並不需要去記錄其他的數據,就只要給我兩個數字,其一,這藥物的安全性。第二期實驗,就是有效性。 其他的,都是商業包裝。改變治療時間,並不是有效性的有效指標,如果他申請的藥物項目是輔劑,或是雞尾酒療法之類的,或許有意義,但顯然不是。而美國FDA接受了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直接開放上市與使用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03002332-260405?chdtv這個說真的,是很不合理,且不科學的。而且實驗數據明明是沒有效果。他兩個實驗總共參與病人是約1000人,其實驗並不是被集中控制的實驗,是分散的收集數據,相關使用劑量都還沒有搞清楚。然後,即使是廠家的分析,就只有把死亡率從11.6%降低至8%。而這些資料本身的有效性與合理性都有很大的疑問下,強行上市。(其本身病人的病重程度,本身就有問題,他收的病人,從早期感染到瀕臨死亡的都有,這怎麼統計? 他的結論是很可笑,他說越早期病人,使用該藥物,死亡率越低。這不是廢話嗎? 我也能說,越早期的病人,每天喝一瓶可樂,相對於瀕臨死亡的病人,死亡率越低)在不同醫療條件下,不同醫生處置下,不同病症程度下,這樣的數據,可以當臨床二有效性的數據嗎? 說白了,這已經是商業或政治凌駕了科學吧。或許這藥物,有些許改善部分療程的作用,但整體死亡率 與 養樂多或可樂 沒有差別,這是不爭的事實。這種荒腔走板的作法,值得吹噓? 然後台灣 有需要 每天舔著美國? 明明WHO 就說了,這藥物是沒有效果的世衛官網公布瑞德西韋在中國的早期臨床報告,指瑞德西韋無法改善患者的病情,也無法減少病患血液中的新冠肺炎病毒。有237名患者參與了這項測試,其中158人用藥,另外79人作為對照組,有13.9%使用瑞德西韋的患者死亡,而對照組有12.8%接受一般治療的患者死亡,顯示使用這種藥物與患者病情好轉或惡化沒有關聯。甚至158人當中有18人出現嚴重的副作用。............................................................................我寫這個,不是要攻擊誰,瑞德西韋的藥廠,與相關的臨床實驗。如果是針對早期病患,請詳細的說明與定義,並重新做臨床實驗。假設目標是 用核酸檢查,可以查到病毒,但查不到抗體的早期病人,然後症狀是血氧在80以上的,也沒有發生嚴重肺部病變的。........... 把這些詳細的列清楚。然後重新做實驗,然後如果科學數據是很明確,我給你拍拍手。而不是像是現在這樣,胡搞瞎搞,然後在沒有明確證據下,透過行政手段,強行上市。
Fisher.,Lin wrote:關於瑞德西韋的實驗報(恕刪) 講真的 新藥的問世就現階段來說 或者是就"病毒型感冒" 來說都不是件壞事畢竟 就算只是初期 有阻斷作用 或者是回復力有稍微增加都是好過 支持性療法但是 把這個藥當作特效藥 或者是疫苗都是很誇張講法它的效用明顯只是"堪用"程度....
Fisher.,Lin wrote:而美國FDA接受了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直接開放上市與使用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03002332-260405?chdtv 美國要是哪天亡國,就是被華爾街搞死的,成天便宜行事炒股賺錢,不肯穩扎穩打好好做事,很多優質大公司就這樣給搞爛掉~~朗訊如此,波音如此,藥廠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