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遭遇柯達式崩潰危機!

印度先把恆河水真的改善後再來談,可是又希望印度人的耐抗細菌病毒的特性基因可以持續進化,直到比蟑螂老鼠還強悍。
rox chang wrote:
SNE REASERCHhttps...(恕刪)


這篇新聞資料很多👍

裡面提到

2023年Q1電動車銷量來看,比亞迪淨利潤同比增長超400.0%,穩居國內第一,穩居第一。同比增長97.0%,並延續爆發式增長勢頭。緊隨比亞迪之後位居第二的特斯拉 也錄得36.4%的同比增長,但淨利潤同比下降24.0%。特斯拉淨利潤的下降似乎是基於一季度的降價決定 。該決定導致銷售額增加,但導致淨利潤下降。上汽位列第三,得益於宏光 MINI EV 的熱銷,同比增長 13.1%,MG-4(花木蘭)和 MG-ZS。

今年第一季前十大電動車製造商,跟日本有關係的只有排名第八的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前十大製造商沒有Toyota!

Toyota完啦
Lei123 wrote:
2023年Q1電動車銷量來看,比亞迪淨利潤同比增長超400.0%,穩居國內第一,穩居第一。同比增長97.0%,並延續爆發式增長勢頭。緊隨比亞迪之後位居第二的特斯拉 也錄得36.4%的同比增長,但淨利潤同比下降24.0%。

不知道BYD的淨利有沒有像特斯拉一樣,包括碳權交易的部分?
之前特斯拉賣車雖虧錢但靠碳權就賺了不少,造成股價大漲特漲。

巴菲特這次早早出脫BYD股票,失策了。

補充:特斯拉之前不是靠碳權交易賺錢,
而是美歐政府給車廠的減碳獎勵機制。

另外:工信部公布的2020年車企碳積分排名顯示,特斯拉以86萬積分排名第一,比亞迪以75萬積分位居第二!
而據特斯拉的交易數據顯示,86萬積分獲得了3.9億美元收入,對應比亞迪這部分積分價值3.5億美元,
沒有數據顯示比亞迪出售了這部分積分!
https://inf.news/auto/f8c16f979de5969b5631cd09e8d30c22.html
【Toyota是世界第一大舉債公司】
怎麼講得好像這是壞事?有本事的人才能用這種方式取得資金。
看你不行,銀行還不想借你呢
rox chang
我是從 日本販売連合会 / ブランド別新車販売台数概況 / 月抓的資料大概的分類成7大車廠,在這種Toyota稱為百年一次的大變革,Mazda還繼續堅持內燃機真的非常有勇氣。順帶一提豊田章一郎過世了。
BigMac4Diet
這幾家看起來是獨立公司,但豐田透過交叉持股已經掌握mazda/ suzuki/ subaru,而三菱被納入日產旗下。在同集團內的生產銷售和設計資源是分工和共用的,實際上也有一缸子貼牌雙生車。
SONY消失在你我的身邊的時候.
就沒有人在那嘴硬 日本3C好棒棒了.
現在除了PS5以外
還有人對SONY的任何電子產品感興趣 有期待嗎?

等頭又大也消失在馬路上的時候.
也不會有人再嘴硬 日本車好棒棒了.

事實會堵上這群傻B的嘴.
何必多費唇舌.
霉痢奸不倒 世界不會好
io33
相機都不知道還剩多少市場了. 還在那相機.
io33
昨天整理黑名單 今天就有傻B來報到了.[偷笑]
rox chang wrote:
Formula E Gen...(恕刪)


以後說不定有電動車賽車
Lei123 wrote:
以後說不定有電動車賽...(恕刪)


電動車高速跑不了太遠
Lei123 wrote:
以後說不定有電動車賽車


FE電動方程式賽車2014年就開始了。

機車領域也好多年。


厚實的肚子 wrote:
電動車高速跑不了太遠


電池技術沒重大突破之前本來就是更適合城市和城際中短途。
一車電池最多不過100kwh出頭,高速輪上效率就算85%也只有區區85kwh。
一箱油60L總能量輕鬆超過450kwh,市區龜速輪上效率不到15%但高速巡航輕鬆超過35%,不低於150kwh。
編外摸金校尉,野生洛陽鏟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