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economic wrote:
俄羅斯畫紅線要烏克蘭...(恕刪)

他說別人就必須要遵守?
旋風 wrote:
他說別人就必須要遵守...(恕刪)


不想遵守就要看自己拳頭夠不夠大
旋風 wrote:
他說別人就必須要遵守...(恕刪)


那被打別亂叫阿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好圖狼 wrote:
不想遵守就要看自己拳...(恕刪)


以為美國老大會出手
但美國只叫烏克蘭人去打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竟然是總統帶頭發戰爭財,這是他對西方的投名狀嗎?

“烏多名高官因貪腐辭職澤連斯基又在“導演”哪一齣戲?

據央視新聞援引烏克蘭媒體當地時間23日報導,烏克蘭副總檢察長希莫年科、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副主任季莫申科,以及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扎波羅熱州、赫爾松州和蘇梅州的負責人提交了辭職申請。據稱,辭職與近期烏克蘭曝光的多起貪腐案有關。

22日,烏克蘭基礎設施部副部長洛津斯基因涉嫌收受賄賂被捕。同一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例行夜間視頻講話中表示,俄烏衝突反映出了烏克蘭一直存在的腐敗問題,這是不能容忍的,他承諾即將做出根除腐敗的關鍵決定。

政知君注意到,俄烏衝突以來,西方國家持續對烏輸出援助。據參考消息去年12月23日報導,俄羅斯衛星社報導,德國財政部援引七國集團(G7)的一份聲明指出,2022年為烏克蘭募集到327億美元的財政援助。

烏克蘭基礎設施部副部長涉嫌貪腐被捕

據央視新聞報導,22日,烏克蘭國家反貪局發佈公告稱,烏克蘭基礎設施部副部長洛津斯基因涉嫌收受賄賂被捕。

公告稱,烏克蘭政府在2022年夏季撥款16.8億格里夫納(約合4570萬美元)用於購買包括發電機在內的應急設備,烏克蘭政府的數名官員與中間商相勾結,以超出正常2.8億格里夫納(約合760萬美元)的價格簽署採購合同並試圖將這一部分資金佔為己有。洛津斯基參與了虛假交易的部分環節並在接受40萬美元的賄賂時被當場抓獲。

烏多名高官因貪腐辭職澤連斯基又在“導演”哪一齣戲?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例行夜間視頻講話中表示,俄烏衝突反映出了烏克蘭一直存在的腐敗問題,這是不能容忍的,他承諾即將做出根除腐敗的關鍵決定。

在當天的例行視頻講話中,澤連斯基還強調會在晚些時候宣布洛津斯基案件的相關決定。他同時指出還會就烏克蘭軍隊採購的相關報導進行調查。

當地時間23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發表視頻講話時表示,他就公職人員出國、官員任免等簽署了系列命令。其中包括禁止國家公務人員和議員以休養及其他與國家事務無關的目的出國,政府部門應該在5個工作日內製定規範,確保相關人員只能以公務目的出國。澤連斯基還簽署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員任免的命令,23日和24日分批公佈具體任免令。

烏克蘭腐敗問題由來已久

據環球網2013年12月消息,烏克蘭國際文傳電訊報導,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發布了的全球清廉指數排名指出,烏克蘭在177個國家中位列第144位。烏克蘭腐敗情況沒有改善,長期經商條件惡化。

據新華網2016年報導,歐洲審計院當時發布一份主題為“歐盟對烏克蘭的援助”的報告,報告中指出,“儘管經過了改革的努力,但是烏克蘭仍是歐洲最腐敗的國家”。

值得一說的是,在去年授予烏克蘭成員候選國地位後,歐盟已經將反腐改革作為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關鍵條件。

另據紅星新聞1月3日報導,已持續長達十個月的俄烏衝突令烏克蘭損失慘重,多地工廠被摧毀,該國經濟萎縮了三分之一。據西方媒體援引《福布斯》2022年12月27日發布的統計數據,烏克蘭富人榜前20位資產較2022年2月縮水了200多億美元。



不過,在烏克蘭眾寡頭遭遇“大出血”之際,多名烏克蘭政府高官的財富卻出現了“爆炸式增長”。其中,澤連斯基的財富在10個月裡增加了兩倍多,資產從6.5億美元增至15億美元。烏克蘭國防部長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的個人財富也從7.8億美元增至13億美元,烏外交部長德米特里·庫列巴的身家從4.5億美元增至12億美元。

此外,烏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米哈伊爾·波多利亞克也加入了“十億美元富豪俱樂部”,資產從4.5億美元增至12億美元。基輔市長弗拉基米爾·克利奇科的財富增幅最大,從1.5億美元增至8億美元,在10個月內增長了5倍多。

紅星新聞在報導中提到,有分析人士稱,烏克蘭政治精英們顯然正從持續的俄烏衝突中“獲利”,這讓他們對沖突的延續“感興趣”。澤連斯基及其官員的財富增長也表明,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財政援助“似乎落入了該國領導人的口袋,而不是用於支持烏克蘭武裝部隊的作戰能力”。

監督機構烏克蘭反腐行動中心負責人維塔利·沙布寧也在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烏克蘭60%的國家預算是西方國家提供的資金,這一數字未來還會更高。“這意味著烏克蘭的任何腐敗醜聞都像是在偷西方的錢,”他說道,“有人真的在'中飽私囊'嗎?是的。但這是局部發生的,而不是從上至下的。”

G7去年為烏克蘭募集327億美元財政援助

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財政援助是多少?

據參考消息去年12月23日報導,俄羅斯衛星社報導,德國財政部援引七國集團(G7)的一份聲明指出,2022年為烏克蘭募集到327億美元的財政援助。

G7聲明稱,“2022年我們募集到327億美元的財政援助,幫助烏克蘭解決今年的財政赤字。這筆資金基本上已經支付給烏克蘭或正在匯款”。

報導稱,G7財長發表的聲明指出,“我們為2023年已經募集了320億美元,向烏克蘭提供財政和經濟援助,而且我們繼續在募集”。

據悉,援助包括歐盟計劃提供的180億歐元以及來自美國國會本周可能批准的援助。”
看不到有甚麼好指控的,現在所有國家都在搶年輕優質移民,這些烏克蘭難民短期內是一個負擔,長期郤是利好因素。

最慘重的是烏克蘭人,總統身家翻兩翻,國家人口縮四份一,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但都是那句,總統是他們自己選出來的,而且烏克蘭人現在還當他是英雄,那就沒有什麼好說了。

澤連斯基指控烏克蘭人被強行遣送至俄,歐盟:今年將再湧進400萬烏難民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月23日指出,在過去近一年時間裡,約200萬烏克蘭人被強行遣送至俄羅斯,指控俄羅斯進行“人口綁架”。他同時宣布,烏克蘭公職人員將被禁止因非公務目的出國。

另外,歐洲政府智庫國際移民政策發展中心估計,2023年歐盟將有400萬烏克蘭人湧入。發展中心聲稱,俄羅斯把北非、西亞難民導入歐盟,將難民“武器化”的做法將為歐洲帶來極大挑戰。



澤連斯基指控俄羅斯進行“人口綁架”

在1月23日晚間的例行講話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控俄羅斯“在其非法佔有的烏克蘭領土上大肆搶劫”,並進行“人口綁架”。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官員們將不再被允許出國度假,或因任何其他非公務目的出國。五天之內,內閣必須制定官員出境的相關程序,以便只放行真正的公務出國行。”

澤連斯基還宣布,烏克蘭各級政府官員將不得因私人原因出國旅行。



歐盟:預計今年將再湧進400萬烏克蘭人

有19個會員國的歐洲政府智庫國際移民政策發展中心指出,預計今年歐盟將有400萬烏克蘭人湧入,發展中心控訴俄羅斯也把北非、西亞難民導入歐盟,其“武器化”難民的做法將為歐洲帶來極大挑戰。



分析指出,因俄烏戰爭短期內看不到盡頭,報告預測今年歐盟將出現第二波烏克蘭難民潮,估計短期內高達400萬烏克蘭人緊急湧入避難,考驗歐洲各政府的難民安置能力及政策抗壓力。

自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以來,已有790萬烏克蘭難民逃往歐洲國家,其中490萬人向歐盟的臨時保護機制登記,保護期至2024年3月。



國際移民政策發展中心的第二項預測認為,因俄羅斯已宣布將增加從北非和西亞飛往俄屬加里寧格勒的航班,這將致使更多移民借道進入歐盟國家,取代目前北非移民常採取的地中海航行路線。

報告也認為,歐盟勞動力短缺情況不會因經濟前景暗淡而有所紓解,因此預期歐洲國家與第三國在引進合法移民上將有更多合作,包括發放短期工作簽證。智庫中心預測,來到歐盟的烏克蘭難民會有更多人在2023年投入歐洲就業市場。”
辭了...嗎?

台灣的民意,算是稍為轉了向嗎?

"台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宣布將率隊總辭

  台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宣布將率隊總辭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19日剛剛消息,台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宣布將率隊總辭。

  報導稱,台“立法院”19日下午完成總預算“三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現階段任務完成,他前往“立法院”致意後隨即與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會面,兩人面談長達1個多小時。蘇貞昌在傍晚17時18分離開返回行政機構。蘇貞昌隨後在臉書上宣稱“我將率全體'閣員'總辭”。

  台灣地區2022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後,島內要求台當局行政事務主管機構改組的呼聲不斷,該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是否請辭成為各界關注焦點。1月11日紛傳他可能辭職的消息,迅速引發島內輿論跟進,台灣網友直呼“終於”“感覺這次是真的了”。

  蘇貞昌辭職牽動民進黨內部的權力鬥爭,也影響該黨的2024年選舉佈局。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11日態度曖昧,未宣布,但也未否認蘇貞昌將辭職,給媒體留下更多想像空間。不少人認為,蘇貞昌離職“只是時間問題”。有島內輿論11日分析稱,無論誰接任“行政院長”,基本都是蔡英文主導下的行政權執行長。不過,只要派系分贓邏輯繼續存在,只要“黑金共生”邏輯繼續運作,只要網軍側翼繼續佔據公民社會,“那2020民進黨怎麼贏,2024民進黨就會怎麼輸!”"
該來的還是要來,今次,西方的坦克對著俄方的反坦克武器,又會有多耐打呢?

"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德國政府計劃向烏克蘭提供一個連、即14輛豹2型主戰坦克。

而美國總統拜登亦預計公布向基輔提供幾十架M1艾布拉姆斯坦克。

烏克蘭官員表示,獲得西方國家的坦克,將對抵抗俄羅斯入侵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傳媒引述匿名消息來源報道,華府最快在當地星期三宣布,向烏克蘭提供坦克。一位官員向紐約時報表示,會調派坦克的數目介乎30到50架。但確實的交付日期仍未有最後決定。

有傳媒報道說,德國政府官員私下要求,美國都同意提供M1坦克予烏克蘭,德國才會向基輔提供豹2型坦克。但兩國政府官員都否認。

德國有議員認為,總理朔爾茨作出的並非輕率的決定,德國向烏克蘭提供豹2型坦克,是顯示團結的有力信號。

英國已經表示將向烏克蘭派遣挑戰者二號坦克。波蘭早前表示,希望將豹2型坦克運往烏克蘭,由於坦克是德國製造,因此需要柏林的批准。"
今次它倒是沒說錯。

要打消耗戰,沒有國家是中國的對手。

美智庫再次模擬台海衝突:美或在7日內耗盡關鍵武器

時隔兩週,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於1月23日再次發布所謂台海局勢兵棋推演報告,進一步預測稱,一旦台海衝突爆發,美國將在不到7天的時間內耗盡關鍵的遠程精確制導武器及彈藥。

這篇題為《戰時環境中的空箱子:美國國國防工業基礎的挑戰》報告提及,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美國已不再處於和平環境。而美國的國防工業基礎又有嚴重缺陷,因此不足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台海衝突。

報告還指出,俄烏衝突暴露了美國國防工業的不足,戰爭耗盡了美國的某些武器系統以及彈藥庫存,包括“毒刺”防空導彈、“標槍”反坦克導彈和155毫米砲彈,但美國仍持續向烏“輸血”。

根據報告,送往烏克蘭的標槍導彈數量,大約相當於過去20年為非美國客戶製造的總數。報告強調,問題不在於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而在於美國國防工業沒有能力為長期衝突提供足夠的武器。



報告截圖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CSIS高級副總裁、國際安全項目主任賽斯·瓊斯(Seth G. Jones)在文中寫道:“正如俄烏衝突所表明的那樣,大國之間的戰爭很可能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工業式衝突,它需要一個強大的國防工業,能夠生產足夠的彈藥和其他武器系統支持遠距離作戰,以便在'威懾'失敗後進行持久的戰爭。”

報告認為,美國補充武器庫的速度緩慢,國防工業基礎以更適合和平時期環境的節奏運作,缺乏急劇增加產能來應對一場大規模戰爭的能力,無法為下一場重大戰爭做好萬全準備。

如若美國參與台海衝突中,其使用的彈藥可能會超過國防部庫存,甚至在不到一周內用完遠程精確制導彈藥等,出現“空箱子”問題,將使美國維持長期戰爭衝突變得困難。

同時,報告還指出一些潛在的問題,如五角大樓的武器採購規則將“效率和成本控制置於速度和能力之上”,另據報告估計,中國在彈藥和其他武器系統上的投資速度是美國的五到六倍。



美國可能在戰爭爆發後一周時間內消耗完遠程反艦導彈(LRASM)

除此之外,在美國的兵推中,美軍面對可能的台海衝突,恐怕不僅僅頭疼於彈藥數量不足的問題。

報告聲稱,與烏克蘭不同,它的西部邊境對武器運輸敞開大門不同,而台灣是一個島嶼,一旦開戰,武器系統和彈藥難以進入該地區。

報告建議,美國國防部應與國會協調製定一項計劃,包括採取措施簡化和改進生產、採購、補給、對外軍售、“美國國際武器運輸條例”(ITAR)以及其他政策和程序;重新評估軍火需求總量及需求,建立戰略彈藥儲備,確定可持續的彈藥採購計劃以滿足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拓寬軍事採購途徑,創建更多的軍工合作生產設施等。

此前(1月9日),CSIS在華盛頓發布了該組織關於台海局勢的軍事推演報告,長達165頁。這份所謂的兵推宣稱,屆時美日都會介入戰爭。在該組織模擬的24次軍事衝突中,大部分都以美軍“慘勝”結束。”
一旦無法繼續不勞而獲,人的劣根性就來了。

美國自2023年以來已發生39起大規模槍擊事件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24日報導,根據槍支暴力檔案館的數據,美國自2023年以來已經發生了39起大規模槍擊事件。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截圖

據《紐約時報》報導,自2012年槍支暴力檔案館開始追踪大規模槍擊事件以來,2023年成為美國近些年同一時期內發生最多大規模槍擊案的一年。

就全年而言,目前2021年是美國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最多的一年,為690起,2022年美國發生了647起大規模槍擊事件。



根據槍支暴力檔案館的數據,美國的大規模槍擊事件呈上升趨勢圖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稱,根據美國兒科學會雜誌《兒科學》(Pediatrics)2022年12月發表的一項研究,槍支傷害現在是美國24歲以下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

根據美國非盈利組織Everytown的一份報告,從2015年到2020年,美國至少有2070起18歲以下兒童意外槍擊事件。這些槍擊事件導致765人死亡,1366人受傷。

此外,去年年底發表在《JAMA網絡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自1990年以來美國總共有超過100萬人因槍擊喪生。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警察在邁阿密花園大規模槍擊事件現場。圖源:紐約時報

研究人員還發現,近年來,美國大多數人口學群體的槍支死亡率都在上升,尤其是在大流行期間,但不同人口學群體之間仍然存在巨大差距。2021年,美國年輕黑人男性的兇殺率比整體槍支死亡率高出近10倍,每100000名20至24歲的黑人男性中有142人死於兇殺。

根據2022年10月的蓋洛普調查,大約45%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生活在有槍的家庭中;而根據瑞士小型武器調查的估計,美國約有3.93億支私人擁有的槍支。也就是說,每100個美國人就有120支槍。報導稱,雖然由於各種因素,平民擁有槍支的確切數量難以計算,但沒有其他國家民用槍支比人口還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