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最新反擊: 再追加中國一千億美元關稅


economic wrote:
拿Luxgen7 MPV來說,底盤是找奧地利Magna及英國Prodrive兩家國際知名公司合作...(恕刪)


說你不懂還要硬凹 ?

奧地利Magna及英國Prodrive這兩家是負責底盤調教設定的 , 並不是做底盤
的你知道嗎 ? 例如之前炒新聞的納智捷U6 GT220 , 也是請日本那個啥GTR之
父來調教的呀 ! 你叫這位老兄做個底盤來看看 ?

還有 目前中國國產汽車尚在戰國時期 , 幾十間車廠廝殺中 ~~ 等這些車廠像
過去中國其它產業一樣整合完 , 開始集體踏出中國時 .... 到時候又有人要哭
哭啦 !!

拿氣囊當做範例有點瞎
你知道有家公司叫做 KSS嗎?

中國不是沒能力做氣囊,只是卡在很多專利和授權,沒辦法直接銷售給國際品牌車廠

對了,氣囊廠商高田破產之後被收購
買家是均勝。也就是KSS的母公司
買下高田也不是因為高田的技術。高田被看上的主要是專利和通路


economic wrote:
無言拿Luxgen7...(恕刪)
economic wrote:
那中國買那個多比例的外國品牌汽車做啥...(恕刪)

這點我倒是有不同意見。
買車很多時候不是看實用性,開進口車總是比開國產車有面子,
但不代表國產車不堪用。以實用性而言,中國車已經非常夠用了。
其中最讓我驚艷的廠牌是比亞迪,尤其是它的油電車。
台灣根本沒見過,但開起來真是不錯。
當然妥善率什麼的,我就不清楚了。
建議老共不要一直放話,
尤其是油管那些搖旗吶喊的五毛和自幹五,
狠話越多,老美越覺得你只是替自己壯膽,

piwu0537 wrote:
說你不懂還要硬凹 ...(恕刪)


實在懶得跟你扯,重點在調教,就跟台灣會做引擎,沒請外國專業調教是能有啥用
不然你來沒調你看能不能用
都跟你說他本來就是拿上一代經典的東西,然後又找人調,不然台灣是有自有完整技術喔

Nelson5 wrote:
中國不是沒能力做氣囊,只是卡在很多專利和授權,沒辦法直接銷售給國際品牌車廠


這不就是了,不然就是得等專利過
當然這不是太好的例子,汽車我也不是專業,隨便抓個一般人認識的零件
但大概的狀態是不少東西需要外國專業廠商來協助,說合作也行
高級點的變速箱也是高難度的
我上面說的引擎調教也是(調教我也還不知怎解說才能讓一般人懂,很類似在原有基礎上做大規模重新設計)

p620329 wrote:
但不代表國產車不堪用。以實用性而言,中國車已經非常夠用了。


純以行的角度,台灣國產車也夠用阿,但賣起來就這樣外,還不少技術是不能掌握的
BYD的油電車有相當的水準,但競爭力如果對上T牌,不容易
以我個人接觸過的,歐洲的油電車也不見得比BYD強多少,但還是T牌好點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mangchaocs wrote:
你覺得俄國汽車怎麼樣
民用品的市場和商業因素都會起決定性作用,說到底都是以投資回報率來確定研發的必要性。
軍品則并不完全是如此。尤其是航太這類核心國防產業。


車子來說,頂級賽車(尤其F1)很多也是航太等級的東西,很多新的理念在這邊實戰測試,幾年後移轉商用,現在的商用排氣量往下走,就跟此很有關,這類的研發並不低廉

輪胎會做的很多,但要弄到夠厲害,也不是花小錢研發的
連個機油也是

軍用品也不是都適合商用的,有不少從設計的規範就不一樣了,那適合成本的製造程序就不同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prettyguy wrote:
建議老共不要一直放...(恕刪)

像女皇一樣把頭埋進沙子才是正解嗎

prettyguy wrote:
建議老共不要一直放...(恕刪)


呵呵 ~ 明明一直放話的是川普吧 ??

看來已經沒招了 ....
economic wrote:
實在懶得跟你扯,重點在調教,就跟台灣會做引擎,沒請外國專業調教是能有啥用
不然你來沒調你看能不能用
都跟你說他本來就是拿上一代經典的東西,然後又找人調,不然台灣是有自有完整技術喔...(恕刪)



上一代個屁啦 ! 現在納智捷那麼多車型的底盤有哪一個是上一代的東西 ?
尤其在中國競爭這麼激烈 消費者被養得那麼刁的市場 , 你拿上一代東西
就想要蒙混過關 ??

還有所謂調教 , 那跟個人風格有關 . 納智捷找個GTR之父來調教 , 說穿了
還不是要個名號 增加新聞效益而已 ... 要不然你以為那種調跑車的真的以
自己偏好來調整房車或SUV , 消費者真的會覺得開起來舒適 ??

還有引擎也是 , 中國國產車現在引擎流行小排氣量渦輪輸出高馬力及扭力藉
以符合國家能耗標準 . 渦輪引擎最容易榨馬力啦 ! 可是如果你引擎出廠設計
及材質 精密度不過關 , 馬力調再大 相對油耗及耐久度變差的話 , 那過去辛
苦建立口碑豈不毀於一旦 ? 你知道納智捷現在在大陸銷售這麼慘的原因嗎 ??
馬力比別人小 油耗差 毛病又多 , 連二手商都不收...

我看既然你是外行人 , 就不要再硬凹下去自取其辱啦 !!
因为军工航天都有国家补贴 造得出来和量产是不一样的也许造得出来它的成品率只有1%也能叫造得出来 那1%的成品率能量产么那不得亏死你也知道中国飞机的发动机是买俄罗斯的 这又牵扯到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率 和一个使用寿命 同样的东西用一年也是用用10年也是用你不想你的汽车每年都返厂修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