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回來了 - 謝謝美國制裁

新帳號總是來的特別快
是不是01很容易申請?




要能跑上5G,資料量運算量比4GLTE倍增.

用到16奈米一定不行,
再大顆的電池一下都被抽乾了,
那發熱量, 也不會是人的手掌拿得住的.

起碼要有7奈米的製程,
才會得到堪用的耗電與面積.

5奈米開始,
才會有良好的的使用體驗與效能.

這物理定律, 高通蘋果聯發科都繞不過的,
所以很期待看看無法tapeout台積三星的情況下,
華為是得到了甚麼外星人傳授的黑科技.

若是真的突破矽半導體的物理限制,
那也挺棒的, 造福人類
Curtis_l
他們現在手機散熱器賣的不錯,便宜的 3-5cm 小風扇還可以在外殼作造型,貴的用致冷晶片加上溫控,多少可以幫助渡過發展期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個人認為是歐美應用場...(恕刪)


華為的4G基地台 可以直上更換為5G
拆裝過程 較為簡單

歐美則是要先拆4G華為 再裝新5G
許多國家 拆卸進度不夠積極 .....
裝新5G進度 速度也不夠快 :-
clare.lin wrote:
要能跑上5G,資料量...(恕刪)


台灣許多機車 舊引擎仍在用
從化油器 改成電腦噴射系統
油耗卻能從30km/L進步到40km/L

目前許多資訊 都顯示
華為專利數量持續大幅上升
有制裁 有競爭 技術更進度
聯電的股價 就知中國14nm全國產了
自然 DUV 7nm也不在話下了

有人退出了嗎?

所有高科技產業即將全部重新估值
因為2025之後 這些都是傳統產業了
甚至比傳統業更艱難
kch008 wrote:
聯電的股價 就知中國...(恕刪)


螢幕或電視 早有這樣的現象
例如韓國Amoled以及OLED
最初大賣 後來出現其他品牌 例如京東方 當競爭者高CP值 市場就會出現變化

真的回來了,謝謝美國設計台灣代工芯片。
本樓真是典型自打臉大外宣。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理性地說2020華為的P40PRO鴻蒙3.0版,到今天依然順暢又省電
下一隻還是想購買華為,指定為崑崙玻璃
PainterJ wrote:
真的回來了,謝謝美國...(恕刪)
不是這樣, 你搞錯了

華為不能下單台積, 所以Kirin系列死定了沒有疑問,
除非美國解除制裁, 不然華為再也不可能做出有競爭力的旗艦級系統晶片.

而mate60pro5G首發驍龍8gen3, 這個市場上六七月就知道了, 不是甚麼新聞,
依照美國制裁規定, 這顆8gen3一定拔掉了5G功能, 要有5G就得另外掛上獨立數據機.

現在中國各家3C頻道都在宣傳這隻會配華為自製5G數據機,
這顆外掛5G數據機是怎麼做出來的, 才是大家關心好奇的問題.
clare.lin wrote:
不是這樣. 華為不能...(恕刪)


晶片變數據機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