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inn wrote:
我沒有高估中國的能力...(恕刪)
那是你對科技落差的認知很有問題
這樣形容吧
光TSMC這純製造的這一塊就好
TSMC領先韓國大概就有你說的2~3年
領先更有美國技術支持的INTEL3~5年
所以領先中國多少年了
如果拿掉了美國技術的支持
那是20年起跳
因為要全新整個都沒有歐美包含所有技術全部重建就是需要20年起跳
拿個沒這麼大系統但中國在基本沒有外來技術發展的航太產業來說好了
這個中國花了差不多30年
這個的整體複雜難度沒有半導體高
拿俄羅斯半導體來說好了
在真空管時代蘇聯並沒有落後歐美
蘇聯也不是不知道半導體會進入矽材料的電晶體技術
但蘇聯知道要拚人才和資金來發展那蘇聯真的不是歐美的對手
我不否認中國科技技術進步很快
但中國絕不可能所有技術都要走全自主的
中國科學家要取得比非中國科學家整體加總更多更好的整體成就你覺得那符合基本邏輯?
不符合基本邏輯的機率太低了
中國要自我技術整體到14奈米(包含運作效率和良率那些)
就算現在這種還是有歐美一些合作的模式
大概要10年
不管效率和良率之類的大概5年吧
我以前就說過了
距離最接近的其實是日本的化工品
生產相關軟體的主要差在需要與使用者不斷的修正磨合(這快不了的)
關鍵技術那就真的得慢慢來(DUV就是)
去年好像也是這樓吧
不也是說中國DUV要量產了
現在都2023快要3月了
一樣沒有
還記得2年前中國喊國產的MRNA疫苗嗎?
一樣沒有
轟20這個喊幾年了(5年以上了吧)
去年不是也喊比美國的B21早
一樣沒有
去年下水的福建艦艇也有人喊進度可以很快阿
今年可以交付海軍
到現在電磁彈射還沒整個弄好
要離港都還沒
跟標準的下水後2.5~3年實際交付海軍這種標準規律有很大落差?
科技這種東西
意外的快那是少數中的極少數
99%以上還是依據規律的
拿DUV來說好了
這兩年有個樣機交給SMIC開始各種測試
修正一些問題
5年量產交付廠商其實不算慢了
C919不也是航空公司測試運行有些問題要處理
要真的開始大量交付也是要一定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