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inn wrote:
這方面我不瞭解......(恕刪)
技術這種東西不是你想的那種可以用美國技術可以抄襲突破的
我自己實際跑過的
電子產品的基座有一定比率是陶瓷材質的
主要的國際供應商是日商(基本9成市佔)
最大是京瓷
你應該知道台灣鶯歌也燒陶瓷對吧
我工作的時候台灣有資本和技術團隊想要開發生產電子商用的基座
團隊當然有實際產品可以參考
也多次實際參觀過日本生產的工廠
甚至知道機台是誰的
但1990年代末一個有相關背景的技術團隊燒了不少億台幣然後沒成(好幾年)
我當年覺得一群相關技術背景的博士
也算有點錢
不會不行吧
結果是與日本的差距還很遠
類似的事碰幾次
你就會知道科技這種東西真的沒這麼簡單
我對中國技術發展的判斷最明顯的錯誤是面板
在2014年我做的面板業研究
我的結論是中國面板很難追上韓國和台灣
當然我錯了
後來我又重新整個研究
那不是媒體說的那些有的沒有的
而是中國的企業與學校(相當比重在中國科技大學)
在面板的所有相關領域那是投入相當多資源做相當長期的研發的
你有看過我對中國半導體的說法應該看過我說過晶圓代工這一塊我覺得中國真的還差很遠
但記憶體這一塊
如果沒有美國技術卡這種事情
中國有機會追上韓國的(起碼不會落後太多)
現在當然需要的科技投入那是兩回事了
半導體是非常多科學複雜系統的集成
比航太產業要複雜不少
真正的作為是習說的放棄幻想
慢慢自己開發
也許需要很多很多年
但跟中國做航太一樣
一步一步慢慢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