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張珍貴史料圖片來之不易,很好的詮釋了“保教不保國”的含義,請仔細閱讀後進行保存。

余振貴,回族,1946年2月生,江蘇南京人,曾任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現為中國伊斯蘭教協會顧問,著名伊斯蘭教研究學者,全國 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委員,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1993年獲“寧夏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稱號,1995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 青年專家”稱號,1999年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稱號。
民國時期,有一本中國回教徒創辦的雜誌叫做《震宗報月刊》,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回奸團體中國回教總會的機關報,主編唐易塵是鐵杆回奸,帶領華北、華中、西北地區的回教徒投靠日寇,擁護偽華北政府,號召全國回教徒團結反共,協助日寇構建大東亞共榮圈。
余振貴給這本賣國反共投日的雜誌寫了一份百度詞條,如下圖:

余 振貴在他編寫的這個《震宗報月刊》百度詞條中,厚顏無恥的給這份賣國反共投日的回教刊物進行了塗脂抹粉的美化,絲毫看不到賣國反共投日的痕迹,不看到這份 刊物的實物,可能真的就信了他精心編造的謊言,一如白壽彝編造明朝一眾漢族英雄常遇春、沐英、胡大海等為回族的謊言一樣,那麼我們就一起看下事實究竟如何 吧。
1936年5月12日,紅軍徐海東部(《震宗報》上錯載為徐東海)進軍寧夏韋州(違章建築受教徒 阻撓未依法拆除事件的那個韋州),欲做當地回教徒工作共同抗日,結果被回教徒拒絕,並被回教暴徒阻擊殘殺,1936年《震宗報》11月號對此事件報道的標 題為“韋州殲共紀略”,並在1936年12月號、1937年1月號的多篇文章中對這一反共事件進行高調宣揚。




1937年1月,《震宗報》1月號回奸唐易塵發表刊首語,自豪的總結韋州回教暴徒阻擊紅軍事件“共匪曾於西北領受回民之洗禮……回民予共匪以重創尤為特長也”。

1937年2月,《震宗報》2月號回奸唐易塵發表刊首語,再次自豪的總結韋州回教暴徒阻擊紅軍事件“共匪於韋州之役,曾受回民之重創……愛護宗教,必須剷除共匪”。

1937 年3月,《震宗報》3月號回奸唐易塵發表刊首語,表達了“國教並重”的豪言壯語“現在世界各國,尤其是日本,無處不極力拉攏回民……以往回民愛教心切,往 往漠視國事,因之護教而忘國……我國之回民,始終國教並重,故奸人之詭計未得侵入”,看了還以為其會組織回教徒抗日呢,4個月後,即1937年7月,日寇 發動七七事變佔領北平後,整個中華民族全面開始抗戰,回奸唐易塵卻立即投日,帶領華北地區回教徒向日寇宣誓效忠。(見下邊的1937年《震宗報》11月 號)

1937年3月,《震宗報》3月號再次對韋州回教暴徒阻擊紅軍事件喜不自勝的發表評論“西北共禍可以”。

1937年3-4月,《震宗報》3月號、4月號連續報道叛國屠夫回教徒馬步芳帶領回教徒匪眾阻擊殘殺西路軍事件,自豪之情溢於言表且躍然紙上,並總結取勝的原因是“安拉相助”。



1937年7月7日,日寇發動七七事變佔領北平後,整個中華民族全面開始抗戰,回奸唐易塵、王瑞蘭等卻立即投日,成立天津、北京回教會以帶領華北地區回教徒集體投靠日寇。1937年《震宗報》11月號,詳細記錄了回奸唐易塵、王瑞蘭等叛國反共投日的醜惡嘴臉。
資料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