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作業加速智慧製造_居家辦公恐成資安破口

來源:遠距作業加速智慧製造 居家辦公恐成資安破口

更新時間:2021-06-19 21:21:59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6 月 19 日訊】遠距作業模式成為疫情新常態,加速了 5G、物聯網(IoT)及智慧製造趨勢,但資安風險也跟著浮現。網路安全廠商研究指出,居家辦公浪潮下,5月亞太地區的網路攻擊相較去年明顯增加,其中台灣排名亞太區第五,增加17%,台灣企業平均每周遭攻擊逾2,500次,顯示居家辦公已成為駭客攻擊的破口。

遠距作業模式成為疫情新常態,加速了 5G、物聯網(IoT)及智慧製造趨勢,但資安風險也跟著浮現。數據指出,2020年以IoT惡意軟體為主的攻擊次數,相較2019年成長66%,逼近5,700萬次,主因於居家辦公的疫後新常態,使家庭IoT設備,成為駭客鎖定目標。

美國通訊晶片公司博通資深副總裁 Art Gilliland:「很多公司所面臨的挑戰是,當你在家工作時,你沒有相同的基礎保護設施能夠幫你。所以你會了解到,大規模的網路攻擊是朝著並針對個人的裝置設備。」

台灣升級三級警戒,也帶動企業擴大投資遠距辦公解決方案,中華電信表示,企業客戶申請大型視訊會議的需求,成長5成左右。台灣大雲端總機服務,當外部來電打到辦公室桌機,員工個人手機也會響鈴,讓居家辦公不漏接重要來電。這項服務,從去年疫情發生後,申裝數大幅成長4.25倍。而遠傳電信也指出,雲端數位生產力工具自去年疫情以來,業績成長超過25%。

遠傳電信總經理 井琪(2021.03.25):「疫情的關係,所以帶動了很多企業界對數位轉型的這個認知,有這個需求,所以還有一些遠距的需求。企業客戶這邊,我們就有專門的就是所謂的,智慧轉型的這個方案。」

中華電信董事長 謝繼茂(2021.05.07):「5G最重要是在企業應用,一定需要有很多企業來參加發展智慧應用」

台灣疫情嚴峻,多數企業已採行分流上班以及居家辦公,尤其是金融業以及科技業,機密資料重要性更高,容易被駭客及有心人士鎖定,更要避免資安破口。根據經濟部工業局資料顯示,台灣資安總產值在2021年預估可達新台幣597億元,國發會預估2025年資安總產值為新台幣800億元。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模 張媛婷整理報導

------------------------------
個人評論:

上工人數因疫情實施人流管制而減少,改導入自動化應用補足空缺的人力,完美解決了可能因人手不足導致產能不足、出不了貨的疑慮,同時也符合禁止多人群聚的條件要求,駭客相對自然找上門。

於是,問題來了,資安專家本身具有一定的高門檻,要讓那些失業沒收入的人轉職過來,恐也沒那麼容易,又合理淪為看的到職缺,但卻永遠吃不到的窘境,自然就符合昔日AI取代人類的說法。

(關於上述這些問題與應用需求,其實早在西元2019年其實就已經能看出端倪了。)

想到昔日,版上還有些人天真的說4G就已經能做到那些應用?聽完那些昔日的外行發言內容我差點先笑死在地上,可能都以為旁邊的用戶都已經不存在了,才會那樣子說吧?剛好現在疫情爆發,必須強制把所有人強制留在家裡落實群眾上網、遠距上班、上課,那個背後的負荷流量與用戶連線數,根本已經輾壓4G本身可允許處理的量了,剛好直接打臉那些昔日的外行發言。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