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取得了重大突破,簽署了第一批五項議題共81條協議
• 代表著台灣和美國以平等互惠的國家對等談判,將使台灣在國際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 協議讓台灣脫胎換骨,讓美國認識到台灣的重要性,并將其規範套用到印太經濟架構的其他14個國家。
• 貿易便捷化是重要主題,提高了台灣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協議也承認了台灣的法律體系和司法體系。
• 台灣不再依賴中國,符合美國利益,與美國達到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後,與其他國家談判將更容易。
• 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對台灣人民的權益非常重要,解決此問題將促進貿易量和人員流動的增長。
• 美國正在形塑印太戰略,排除中國,使中國未來與美國做生意更困難。中國失去歐洲和美國市場後,面臨困境,被孤立。
• 中國內部經濟不好,內循環計劃破滅,外資撤出,消費拉不起來,經濟增長受阻。中國財政缺錢,窮兵黷武而不是補貼民眾,國家討債的問題浮現。
• 中國的經濟好的原因是外資和台商的幫助,但中國變得貪婪,忘記感激,開始侵佔他人。
• 中國的政治改革滯後,經濟改革無法持續,政治和經濟的輪子不協調,經濟遭受打擊。中國的偷竊智慧財產權和不負責任的行為導致國際圍堵,中國自己害了自己。
• 中國以抓人作為談判籌碼,例如抓日本商社會長,然後表示歡迎日本投資。各國都遇到類似情況,包括加拿大、美國、義大利、德國、法國、英國等。
• 台灣的前途光明,政治、國格和經濟都會愈來愈好。中國的狀況每況愈下。
• 台灣內部有些人希望台灣與中國和美國保持平等距離,但這些人的眼光被限制在局部的中國,缺乏整體的視野。中國現在被全世界隔離,無法透過中國與全世界聯繫,因此這種邏輯不合理。
•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中國需要與台灣建立的貿易協議,而不是台灣需要中國的。
•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目前正在談判的項目包括環保法規、勞工權益和人權等,這些對台灣的產業轉型和升級非常重要。中國無法達到國際社會的高標準,例如在環保和勞工權益方面,導致其他國家不願意與中國進行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