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黃金與美元的關係,馬斯克敢深查下去嗎?

YAHOO報導:14兆黃金去哪? 美最大金庫50年無人查核 馬斯克要動手了

"美國黃金儲備總量達8133噸,為全球最高。貴金屬交易平台BullionVault研究總監Adrian Ash直言,如果美國對黃金儲備進行全面審查後,發現實際儲量比報告數據少,將對全球黃金價格產生衝擊"。

這是全篇報導的最後一段,用四個字形容就是避重就輕,因為"衝擊"二字代表的意義往往是負面的,如果"發現實際儲量比報告數據少",那麼遭到衝擊的是美元而不是黃金(黃金不會衝擊黃金),美元馬上就會大幅貶值,而擁有絕對價值、作為所有貨幣發行支撐物的黃金,除非發現儲量巨大又容易開採的超級大金礦,黃金的地位不會受到任何事物的"衝擊"。

一次大戰前,美、英、法、德、俄五大強國擁有的黃金儲量佔全世界總儲量的59%,而美國因為依靠兩次大戰充當軍火商賺得盆滿缽滿,二戰結束後的黃金儲備為8千噸,佔全世界總儲量的67%,於是以此為基礎召開布雷頓森林協定,會中決議美元為世界貨幣,一盎司(英兩)黃金兌換35美元(固定匯率),美元作為世界貿易的交易手段,世界各國可以用手中的美元向美國中央銀行換回黃金。。。。以下省略數千字。。。。

今天一盎司黃金的價格逼近3千美元,如果當真發現美國的黃金儲備少於預期,金價馬上就會一飛沖天,全世界貨幣都會隨美元貶值,無一倖免,美國的國家信用將急遽下降,所以我很懷疑川普和馬斯克有幾個膽子敢深查下去,除非他們真想幹掉深層政府。

Q:可能有人不懂了,美國黃金儲備和深層政府有啥關係?

A:因為美國的中央銀行FED(美聯儲/聯準會)是私營的,控制FED的大家族就是深層政府的老大,近百年都未改變。
Jeffery Kan wrote:
YAHOO報...(恕刪)


未來百年也不會有什麼改變,頂多首領換人而已。
現在的美元發行量早就遠遠超出當年的協定了,而且現在有哪一個國家敢跟美國說要換回黃金

講白了,美元跟黃金早就脫鉤了,美元的價值在於美國的地位跟美債

當然如果整個金庫其實都是空的,那就不一樣了
wieter wrote:
現在的美元發行量早就...(恕刪)


所以我才說"以下省略數千字",不過既然有人認為我沒說清楚,只好再多寫一點,請容我來簡單說一下。。。。

人們熟知的兩次世界大戰,根據主流歷史的說法,一戰的罪魁禍首是一位激進的塞爾維亞青年暗殺了奧匈帝國王儲,所以引發了一戰,至於二戰的原因就更簡單了,只有三個字:『希特勒』,如果要簡化為二個字也行:『納粹』。

一般人的瑣碎事情都沒有這麼簡單,更何況以千萬人性命為代價的戰爭,背後的因素,往往是相當不足為外人道的,套用孔夫子的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簡單的說法就是不能讓你們這些死老百姓知道太多。

兩次世界大戰,在本質上都是貨幣戰爭,是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不可避免的災難,並且基於相同因素的災難還在不斷發生。

工業革命後商品經濟發達,黃金扮演的角色分外吃重,一方面要做為本國貨幣發行的支撐物,一方面國與國之間的商品交換是以黃金為媒介,可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太快,黃金的產量跟不上需求,世界首次金融危機就出現了。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英、法、德、俄五國央行內的的黃金儲量佔世界的59%,這些黃金的首要任務是穩定本國的貨幣發行,其次則是作為國際貿易的交易媒介,可是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超前發展,黃金的儲量與產量跟不上國內與國際的需求,於是各先進國家便紛紛高築關稅壁壘,商品交易只求出不求進,目的是避免黃金大量流出,造成本國貨幣系統崩潰。

可是已經有大批工廠向銀行貸款來進行投資生產,一旦生產出來的商品沒有銷路,工廠就得倒閉,工廠倒閉,銀行的貸款就成為呆帳,呆帳太多則銀行就得倒閉,銀行倒閉則國家的金融體系就會隨之瓦解,國家政權危矣。此時在亞洲、非洲擁有大量殖民地的英、法與控制整個美洲大陸的美國不愁其商品沒有銷路,俄羅斯國力太弱,沒有能力興風作浪,其中最可怕的就是新興強國德意志。

德國的工業化完成於19世紀中,國力急遽強大,但是由於崛起的時間晚,沒有機會在資源豐富的非洲、亞洲、美洲擴張殖民地,於是德國對於金融困境、商品出路的應變能力是最差的,但是德國在其前身普魯士時代,就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陸軍,19世紀中葉之後工業力量大幅提昇,19世紀末,德國製造的商品水平已經超越英國法國,既然其工業力量勝過英、法,因此當金融危機迫在眉睫之際,向英、法宣戰,以戰爭的手段打開商品通路來解決金融危機,是德國唯一的應對方式,於是一個激進的塞爾維亞青年射殺奧匈王儲就成了一戰的導火線。

一戰由於美國參戰,德國最終戰敗,可是金融危機並沒有因此解決,黃金不足仍然是最大的隱憂,戰敗後的德國陷入空前的經濟大蕭條,馬克貶值30倍,德國已經崩潰,可是崩潰的是德國經濟,德國強大的工業生產力還是執世界牛耳,所以當希特勒橫空出世,運用空前的國家公權力以及美國華爾街的財政援助(美元嶄露頭角),建立一個零失業的社會,德國立刻復興,二戰已經無法避免。

兩次大戰最重要的結果,是美國靠賣軍火發了大財,美國的黃金儲量在二戰後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二,於是出現了布雷頓森林協議,規定美元取代黃金, 成為世界貿易的交易媒介,美元則與黃金掛勾,一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如果世界各國國庫中有多餘的美元,則可依官價向美國買回黃金。

隨著戰後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黃金不足的問題再度愈來愈嚴重,美元的發行量早已超過美國的黃金儲備,法國總統戴高樂首先喊出把美元還給美國換回黃金,美國的黃金儲備因此下降,過量發行的美元造成美國社會的沈重負擔,於是美國總統尼克森耍賴,不允許外國以美元來兌換黃金,布雷頓森林協定瓦解。

可是世界各國手中仍然擁有大量的美元,都想伺機把美元甩出,於是美國的現代蘇秦---亨利季辛吉於1973年策動第四次中東戰爭,季辛吉告訴阿拉伯諸產油國:我們同意油價上漲,但是只能以美元計價,油價因此應聲大漲,由3美元一桶漲到13美元以上,史稱『第一次石油危機』,並且由於國際石油規定只能以美元交易,世界各國國庫內的多餘美元必須拿來支付上漲四倍的石油,至此,黑金取代黃金成為美元發行的支撐物,直到現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