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致電陸協商碰軟釘子!美貿易代表氣炸批「奪權」外媒揭美中最壞情況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9066045
美致電陸協商碰軟釘子!美貿易代表氣炸批「奪權」外媒揭美中最壞情況
2025-10-13 09:48 聯合報/ 編譯 盧思綸 /即時報導

中國商務部無預警收緊稀土出口管制令美國震驚,總統川普揚言對中加徵100%關稅作為反制,美中貿易戰戰鼓再響。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12日透露,他跟外界同時間收到消息後要求與中方通話碰了軟釘子,憤而形容北京這是「奪權」。分析人士普遍不看好美中關係前景,最壞的情況是中國踩定強硬立場,隔岸觀火看川普在年底感恩節與耶誕節前因155%對中關稅拖垮美國經濟。

「我們事前完全沒有收到通知,從公開消息得知後,立刻聯繫中方要求通話,」葛里爾12日接受福斯新聞周日時事簡報(Sunday Briefing)訪問表示,「但他們推遲了」。他更形容,中方這次是「奪權作為」(power grab)。

葛里爾發表這番言論後,川普似為緩解外界疑慮,在社群發文表示「別擔心中國,一切都會好起來!」川普還說:「備受敬重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只是遇到壞時機,不想自己的國家陷入蕭條,我也不想。」報導指出,川普並未說明所謂「壞時機」或「蕭條」是什麼,但言下之意似乎暗示任何攤牌最終將使北京受創更深。

川普最後又補一句:「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非傷害中國!」

分析人士則質疑川普是否又會上演TACO戲碼,先叫陣後退縮。顧問公司Signum Global Advisors合夥人畢夏普(Andrew Bishop)表示,「川普很可能不會真的執行這些威脅,最大的風險在於他可能高估了自己的籌碼」。

美中新一輪貿易戰火也讓10月底亞太經濟合作(APEC)慶州峰會的川習會前景蒙上陰影。「目前尚不清楚雙方是否願意為挽救這場雙邊會晤而選擇降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總裁、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北京的態度日益強硬,並認為自己在雙邊關係中占上風」,但「這場遊戲,雙方都會玩」。

卡特勒表示,除了提高非關稅壁壘,川普還可能要求中國全面開放稀土出口、公開取消出口限制,並恢復大規模購買美國大豆,這些都是北京難輕易讓步的籌碼。

政策研究機構Pangaea Policy創辦人海恩斯(Terry Haines)表示,「幾乎可以肯定,美中不會達成任何重大,甚至次要的貿易協議」。

畢夏普針對美中僵局提出3種情境分析。

最壞情況是中國堅持強硬立場,隔岸觀火看川普「在感恩節與耶誕節前因155%的關稅拖垮美國經濟」;除非川普自行撤回關稅威脅,否則難以收場,不過這恐怕不容易。

較為樂觀的情境是,中國以購買波音與大豆換取美方降關稅與放寬科技軟體出口限制。畢夏普認為,川普迫切要穩定農民選票以迎明年期中選舉,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採「先升高衝突、再藉談判降溫」的策略,而這一招是行得通的。

介於兩者之間的情境則是美中暫時冷靜,重回先前日內瓦、倫敦會談的稀土共識框架,以換取局勢穩定。「直到下一次再破裂,」畢夏普補充說,他認為美中關係惡化的可能性仍高於任何短期改善。「正如我們長期所指出的,美中經貿關係前景並不樂觀」。
power grab
人家爭取主導權臭了嗎?

要慢慢習慣當不了老大



突襲式決策:中國商務部並未事先通知美方,而是透過公開消息讓外界得知稀土出口限制,導致美方措手不及。

拒絕溝通:葛里爾表示在得知消息後立即要求與中方通話,但遭到推遲,這種拒絕溝通的態度被他視為一種「奪權」。

戰略施壓:稀土是美國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原料,中方的出口管制被視為一種施壓手段,可能影響美國經濟與選情。

主導權爭奪:在美中貿易戰升溫的背景下,「power grab」暗示中國試圖在雙邊關係中取得主導地位,甚至可能影響即將舉行的川習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