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整車進口,全世界只針對中國車。

這次國產車自製率,好像也是針對中國車?

為什麼全是針對中國車?

經部拍板…國產車自製率 須逐年提高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129634



大陸汽車品牌可能透過CKD(completely-knocked-down,完全散裝組裝)方式進入台灣市場變身為「國產車」的話題延燒,經濟部昨天拍板,車廠若引進中國車款在台組裝銷售,將強制訂定國產化比率,上市第一年百分之十五,逐年調高比重至第三年的百分之卅五,並且溯及既往,新制明天上路。

這項新制將直接衝擊市場熱銷的MG及中華車即將引進的大通汽車,未來國內六大車廠,包括國瑞、裕隆、本田、福特、三陽、中華車引進車款也會審查是否為「中國車款」、並且要求國產化承諾。

至於新制適用的國產車包括燃油車及電動車,而且只針對「中國車款」。經濟部對「中國車款」定義有四項,包括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的國際品牌、國際品牌在大陸廠生產者及中國大陸品牌。國內車廠若要引進這些車款來台組裝、銷售,就會面臨嚴審,並要求一開始就有國產化承諾。

目前大陸整車及車輛底盤不允許進口來台,但英國汽車品牌MG被陸企收購,中華汽車引進MG,並自大陸進口零組件在台組裝,遭立委質疑自大陸引進整車零組件達百分之九十五,來台組裝進行不公平競爭,還包裝成國產車。官員透露,新制實施就是避免類似MG爭議再次發生。

業界則分析,不受新制影響的品牌包括TOYOTA、中華商用車、納智捷,而日產、福特、現代、本田以及最大苦主中華車MG將受衝擊。業界指出,新規定旨在排除大陸,但在自由競爭市場,大陸產業的身影無所不在,新規定恐緊縮台廠動能。

此外,車廠評估引進國際品牌來台組裝時,必須考量競爭力,畢竟一條產線的投資動輒以十億元為單位,做好了卻賣不掉,還有誰願意在台投資生產?當國產者已沒有價格競爭優勢,恐讓消費者不埋單,投資者血本無歸。
文章關鍵字
政府就眼紅看到MG業績長紅 打趴一堆不長進的國慘車 所以再度保護國慘車 不長進就不長進 還要訂這些爛政策 我就說福特六和就好 客貨車訂價高 妥善率差 後勤更差 保護國慘車=腦袋有洞 垃圾不分顏色
國際觀
有人就貼過了經濟新聞,很明顯就是政府在保護和泰和日本爸爸對台灣民眾購車的高成本[微笑]
大鼻
所以垃圾不分顏色 不知民間疾苦 只會收錢不會做正事 可憐
奇怪了,保護國產車不是KMT的餘毒嗎?怎麼不見民進黨清除掉?
Drowai
這次是民進黨【原】台北市議員講的。講的有道理,但結果哩!~~~
huang635555
毒?國民黨留下來的都是糖,看看稅金,兩岸政策等等,八年改了什麼?吃好吃滿,房價漲這樣,還有人叫好,真是蠢[笑到噴淚]
江湖問路不問心 wrote:
不能整車進口,全世界只針對中國車。

這次國產車自製率,好像也是針對中國車?

為什麼全是針對中國車?


電動車不是都整車@@
看那些中國的宣傳照片都一整排一整排的

為什麼針對中國車... 因為... 傾銷吧
中美貿易戰也是... 歐盟也是
中國最擅長用低價工業垃圾往別的地方倒
尤其是製造業
如果零件是國產的,可以帶動一兩層的廠商供應
如果是零存整附那種,就只剩組裝工程
對整體經濟其實會有一定影響
KCLin0423
美日韓的汽車在台灣不是傾銷,是寡占,政府也樂見其成,民主選舉就是為資本家服務一點沒錯!
licwang2013
換下國民黨, 還不是換成一個, 更貪更專制的政府, 為了永遠當權, 不就是新的綠色恐怖
兩岸互不隸屬,答案就是那麼簡單。
llebrassus
原來日本是歸台灣管轄?還是台灣是日本的小弟?[是在哈囉]
moringmrchou
提到大陆就昂首挺胸、不可一世,提到日本就卑躬屈膝、俯首称臣,你也真是.... ....
你這樣問就是太淺了

扶植了那麼多年,說打就打?

老師說這題必考,你還去看別考題?

讓你有這樣的想法,這波操作就是成功了
江湖問路不問心 wrote:
車廠評估引進國際品牌來台組裝時,必須考量競爭力,畢竟一條產線的投資動輒以十億元為單位,做好了卻賣不掉,還有誰願意在台投資生產?


那就不要投資生產啊!消費者有強迫車廠嗎?消費者希望在地化生產是可以有更合理、親民的售價,結果換來的卻是人力成本與原物料調漲及國際趨勢影響不得已調漲至進口車售價。

與其如此,不要裝可憐博同情,直接改賣進口車,讓消費者集體施壓政府和立法委員把進口相關的稅賦調降或免課徵。
silentcat
和泰第一季就“不得已”賺了一個股本。車貴是因為消費者太接受這種事了,然後還拿廠商話術幫忙宣揚。
其實政府也不是要針對中國車,而是中國製造的零件太多了,如果汽車的零組件有一天變成是越南或是印度的零件使用太多,也是會被針對到,我想政府應是希望汽車的零件供應鏈能在台灣本地生產,增加製造業的就業機會吧。
品茗
tpachung 我只能說車界,永遠是要價格最低,品質最好這樣,當然國外車廠並不會這樣,問題是即使價格壓低,最終零售並沒有反應出來[挖鼻孔]
tpachung
有道理, 我想不管車界,任何產業界都是這樣子, 沒有競爭力(物、人), 還要保護嗎? 大家自己去選擇, 本人還是希望能保有自己產業鏈。
這問題大家都心知肚明吧

歐盟和美國會這樣做
內心的原因和檯面上理由都很明顯
這就是生意和政治
厲害的是溯及既往的法規

還以為是什麼共產國家?
silentcat
如果日系國產車全車都日本高級零件,也是一樣視為錯誤來糾正嗎?
AutoAK47
溯及既往的法規真的滿扯的MG到底擋了多少車商的財路?直接突然大改遊戲規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