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连续出手:立案调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有些人能看懂背后透露的意义吗?

https://m.guancha.cn/internation/2025_09_13_790006.shtml

商务部网站9月13日发布两份公告,分别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

问:我们注意到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能否介绍相关情况?

答:近期,美国政府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和“长臂管辖”,对中国芯片产品和人工智能产业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此次反倾销调查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调查涉及自美进口的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申请人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2022至2024年,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压低和抑制了国内产品销售价格,对国内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害。

调查机关收到申请后,依法对申请书进行了审查,认为申请符合反倾销调查立案条件,决定发起调查。调查机关将依照法定程序开展调查,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并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作出裁决。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公布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答记者问

问:我们注意到,中方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了反歧视调查,能否介绍有关情况?

答:近年来,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采取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包括301调查和出口管制措施等。这些保护主义做法涉嫌对华歧视,是对中国发展先进计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的遏制打压,不仅危害中国发展利益,还严重损害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七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等规定,中方决定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对美采取相应措施。

本次调查将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开展,欢迎包括中国国内产业、企业在内受美方措施影响的各利害关系方积极参与调查。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27号 公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于2025年7月23日收到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以下称申请人)代表国内相关模拟芯片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有关规定,对申请人资格、申请调查产品有关情况、中国同类产品有关情况、申请调查产品对国内产业影响、申请调查国家有关情况等进行了审查。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商务部初步审查,申请人相关模拟芯片的合计产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关于申请人资格的规定。同时,申请书中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反倾销调查立案所要求内容及有关证据。
美國模擬晶片產能過剩

此次反倾销调查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调查涉及自美进口的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申请人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2022至2024年,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压低和抑制了国内产品销售价格,对国内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害。



看評論簡潔易懂

guan_16512894771466
相信国家!我们已经模拟芯片自由了的意思吧。

风翔万里
好好好,又一门类能自产了

yuppppp
这是一方面。另外,注意到美东时间2025年9月12日,美商务部宣布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商务部2025年9月13日对原产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应该可以视为针对美方向中企实施制裁的反击。


文华秋实
中国在自己所谓的短处,发起了反倾销调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国在芯片领域开始有了自己的底气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美國模擬晶片產能過剩...(恕刪)


美国这次把自己玩脱了,包括之前英伟达的H20芯片也是,中国直接不鸟他了。

这就是一个问题了,为什么中国有底气不鸟美国,并且能反倾销调查呢,尤其是自己的“弱项”?板上的几个半桶水估计还在那边“光罩”呢

现在有一点可以确定,成熟制程中国已经全产业链突破完成了。
中芯CEO趙海軍在8月業績會說:供不應求,中國晶片設計廠商已經能提供和海外IDM廠商相同甚至更好的產品,取得市佔率提升,這會是長期的,而非暫時的

(他負責成熟製程的部份)

~~~

中芯在類比IC的產能也持續擴產中
幫助中國晶片設計廠商
吃掉原本屬於美國廠商的市場
所以美國廠商就大幅降價傾銷
BigMac4Diet
類比IC製程卡不了脖子.......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美國模擬晶片產能過剩
應該不會,目前電子產品及電動化等產品愈來愈多,對這類晶片需求只增不減,不太可能出現過剩問題。
主要還是老共要用自身市場養自己的半導體產業。
現在用反傾銷稅卡住,美廠要持續銷中就只能找中國境內的代工廠
就是国产模拟芯片质量上可以替代美国芯片了,所以国家助力一把。
可是綠人及輪子之前不是說中國的
晶片產業被打回石器時代嗎?
https://hao.cnyes.com/post/142735

中國國產ADC晶片打入高端局

近日,海思發佈了高精度ADC晶片AC9160引發行業關注。

官方資料顯示,該晶片採用SAR ADC架構實現了2Msps採樣率的同時,保持了24bit的超高採樣精度。憑藉創新的低噪聲設計,該晶片在2Msps下可達到103.5dBFS的SNR,在1Ksps更是高達138dBFS,即便在強干擾環境下依然能夠分辨目標訊號與噪聲訊號。通過先進的封裝設計技術,AC9610支援-40°C~125°C寬溫工作,同時保證低溫漂,確保工業複雜環境下仍能正常運行。


國外企業統治市場
第一個ADC晶片是由IBM的M. Klein於1974年發明,到2019年,已經整整45年的歷史,它的基本架構、設計方法、原理已經非常成熟。

目前ADC市場,特別是高端ADC市場由亞德諾(ADI)、德州儀器(TI)這兩家大廠壟斷,其有著極其豐富的產品矩陣,從採樣精度能做到32位的極高精度型,到採樣速度能做到20G的極高速度型,各種價位段,各種參數,應有盡有。

國內ADC晶片市場,ADI和TI兩家的產品吃掉約95%的份額,其中ADI一家就搶走56%的市場份額。高速、高精度ADC晶片是模擬晶片的皇冠,在軍工、科研、通訊等市場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出貨量雖然遠小於普通ADC晶片,但由於單價較高,其市場規模可達到ADC晶片的一半,具有壁壘高、市場規模大的特點。


3月海思發佈ADC晶片迄今,經過國內產業反覆驗證確認可以無縫平替

中國這才打出反傾銷的組合拳,將產能過剩的帽子甩到美國身上

未來美國亞德諾(ADI)及德州儀器(TI)這兩家大廠會很痛苦,因為他們損失龐大的中國市場

「真正的戰略定力,是看清卡脖子本質是產業升級的催化劑」中國最終會把美國這種制裁壓力轉化為自己迭代升級的動力。當前,中國正通過「國產替代-技術迭代-規則輸出」的良性循環,將美國的技術封鎖轉化為產業躍升的催化劑。反觀美國,其「晶片稅」「長臂管轄」等霸權工具,終將在全球化的市場規律面前土崩瓦解。
https://hao.cnyes.com/post/194706

美國晶片巨頭的噩夢,中國反傾銷直擊半導體“七吋”

此舉直指德州儀器(TI)、亞德諾(ADI)等國際巨頭長期實施的低價傾銷策略——這些晶片廣泛滲透於工業控制、汽車電子、5G基站等關鍵領域,擠壓中國國產廠商生存空間。

初步證據顯示,2022至2024年間,美國模擬晶片對華出口數量持續大幅上升,但價格卻大幅下降。三年間,這些產品的進口量累計增長了37%,而進口價格累計下降了52%。

具體來看,2022年至2024年,申請調查產品的合計進口數量分別為11.59億顆、12.99億顆和15.90億顆。美中國國產品的傾銷幅度高達300%以上,佔中國市場份額年均高達41%。

這些美企近年來採取了激進的價格策略。國內模擬晶片大廠高管透露,“TI這次降價沒有固定幅度和底線,完全比照中國國產晶片價格來”。

有企業透露,TI有些產品的銷售策略是“不管中國國產廠商報價多少,TI比他們低5%-10%”,甚至不惜給出低於中國國產廠商成本價的報價。

這種“暴力降價”導致國內模擬晶片廠商陷入生存困境。2022至2024年間,美中國國產模擬晶片進口量增長37%,價格卻下降52%,嚴重擠壓了本土企業的生存空間,利潤率大幅下降,甚至迫使一些企業削減研發投入。

在技術方面,華為海思2025年發佈的AC9610晶片,採樣率達24位/2M,性能超越TI全線產品,此類突破打破“中國只能依賴成熟製程”的刻板印象。

與此同時,國內模擬晶片產業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體系,出現了如聖邦股份、思瑞浦等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聖邦股份產品線覆蓋訊號鏈和電源管理兩大領域共計25大類產品;思瑞浦也成功轉型為“訊號鏈電源管理”雙輪驅動的模擬晶片公司。

在市場方面,中國是全球模擬晶片最大消費市場,2024年約佔全球市場的35%左右。2024年中國模擬晶片市場規模約為1953億元,其中來自美國的佔比約55.6%(1074億元)。

預計到2029年,中國模擬晶片市場規模將增長至約3346億元,2025-2029年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預計為11%。這是一個增長迅速且規模巨大的市場。


只看12吋晶圓廠


中芯国际: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设有工厂。
华虹集团:在上海和无锡建有工厂。
长江存储:位于武汉。
长鑫存储:位于合肥。
粤芯半导体:位于广州。
华润微:在深圳设有工厂。
武汉新芯:位于武汉。
晶合集成:位于合肥。
燕东微:在北京和遂宁设有工厂。
增芯科技:位于广州。
鼎泰匠芯:位于上海。
格科微:在上海临港建有工厂。
荣芯半导体:在江苏淮安和浙江宁波建有工厂。
鹏芯微:位于深圳。
鹏新旭:位于深圳。
积海半导体:位于杭州。
晋华集成:位于晋江。
芯联集成:位于绍兴。
台积电(南京):位于南京。
三星(西安):位于西安。
SK 海力士(无锡):位于无锡。
英特尔(大连):位于大连。
联芯集成(厦门):位于厦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