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出處,文物會說話

29x5x5x2 wrote:
現代國家,古代國家??? 所以本來就不是同一國

你要以現代主權國家的概念來看的話,可以說不是同一國,不過中國這個名稱仍然被沿用下來。

29x5x5x2 wrote:
大清帝國叛亂組織,就是一個美國人孫中山為首

高喊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大清政府是要抓這個人的

敢跟說甚麼恢復中華,抓到就砍頭,大清還跟你中華啊

大清也是以中華自居的,例如在《望廈條約》中,清朝以「中華大清國」之名與美國簽約,所以清政府抓孫中山並不是因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個口號,而是因為孫中山就是個叛亂分子,就算他喊的是「推翻暴政」,清政府一樣會抓他。

29x5x5x2 wrote:
以你的邏輯,日本也曾是中國的正統,當時被日本短時間統治過

所以日本想要統一中國,算是合理的,中國跟日本算是同一國

那不是我的邏輯,是古代人的邏輯,而且二戰時日本侵華,那時已經是現代主權國家間的戰爭,並非古代逐鹿中原的概念,不能算是同一國。不過更久遠以前的豐臣秀吉入侵大陸時,確實是逐鹿中原的概念,當時他若拿下中國,應該會被史官編為中國的朝代之一。

我一直強調的是要把古代和現代的概念分開來看,不要混用。
你說中國
是現在搞出來的跟以前漢唐沒關係
人家拿證據打你臉
你又扯到別地方

不過奇葩阿
這個國家有人民跑過去別國
然後這個國家文物歷史都是別國的

不愧是路過造假哥

神邏輯


29x5x5x2 wrote:
三國志曾提到:「桓、...(恕刪)
誰說我是誰就是誰 wrote:
就算小英斷了七國,這...(恕刪)


承認中華民國OK阿。。。

跟簡稱台灣或中國有什麼關係?
貫徹愛與勇氣 wrote:
你說中國是現在搞出來...(恕刪)


搞笑喔。

中國。台灣。韓國。都不是國號。
只是簡稱而已。

一個連國號都不是的簡稱就想代表所有歷史上中原存在過的國家喔?

照這鬼邏輯。全中國人都是蒙古人或日本人才對。

蒙古跟日本也統治過中原而且都還存在。憑什麼就要用中國來代表?
日本也曾是中國的正統,當時被日本短時間統治過!!!
這是那來的神奇邏輯。。。。
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有被消滅?整個中國都臣服歸順日本了?
日本那個叫侵犯占領,不叫統治,請搞清楚,就是今天你打贏了搶走了這塊地,明天我打贏了就搶回來的戰爭行為。
所以說沒讀書沒文化真的很可怕......

漢語古代「國」的涵義類似但不等同於現代觀念中的「國家」,而「國」與「家」在最初是有區分的[3]。如《周易》:「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國」從部落聯盟的氏族土地,至商周成為對其諸侯封地[4][5][6]。秦漢以後以一國而統天下,由於儒家文化強調「家國同構」,家又指家庭、家族,從而形成了「家」「國」並提的條件,「國家」指一國的整體,如西漢劉向《說苑》:「苟有可以安國家,利人民者」,《明史》:「國家正賴公耳」。但是中國古籍中出現的「國家」指由某個姓氏家族形成的王朝[7],並非近代民族國家的觀念。在西學東漸時,才用「國家」一詞附會西方的state[8]。

在英語中,國家(country)是指一個涵蓋一定範圍的土地且具有政府的政治實體,此政治實體可能是獨立的主權國家(sovereign country),也可能是某個主權國家的一個區域[9]。

喬納森·哈斯概括了兩種國家起源的模式:一種是衝突論,認為國家的產生源自於解決社會分層制度中的內在衝突的需要;一種是融合論,認為國家的出現是社會協作的需要。[13]

哈斯總結了國家產生的途徑,主要有三種:

國家的演進是在環境限制和頻繁戰爭中進行的
國家的演進是在大量基本生活資料要求輸出和交換的基礎上進行的
國家是在大規模水利灌溉工程中演進的
馬克思主義則認為國家是在原始社會晚期私有制產生之後才出現的,之前只有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氏族公社。根據對古代歐洲和中國的考古學和人類學的一些研究,氏族公社向國家的過渡有兩種模式:直接從氏族社會中演化形成;從氏族社會解體後出現的酋邦中演化形成。[14]

維基-國家

論「近代國家」概念
「國家」一詞顯然有廣、狹二義:廣義的「國家」泛指歷史上所出現的種種人類政治組織形式,而狹義的「國家」則特指直到近代才在西方出現的某種政治組織形式。至少我們可以確定:就字詞史而言,「國家」(state, Staat)一詞,乃是直到近代才出現於政治與法學論述中的,並且是經過相當長的淘汰過程,才逐漸由許多互相競爭的語彙中為人們所普遍接受的。一般之所以認為我們可以用「國家」一詞泛指歷史上所出現的種種人類政治組織形式,認為只要加上某些前輟(如「中國古代」、「西方中世紀」「希臘城市」等等),便可以區分開各種極為不同的人類政治組織形式,固然有語言使用上的經濟考量,但更重要的理由似乎是假定
了「近代國家」體現了人類政治組織的共同「本質」或「原型」。而當我們將「國家」一詞運用於其他歷史時期的各種政治組織形式時,也就必須隨時記住這一點,才不致造成不必要的概念混淆。因此,我們首先必須區分開「國家」概念的二種不同使用:(1)特指「近代國家」的歷史概念(historischer Begriff)與(2)泛指歷史上所有政治組織形式的超歷史概念(類概念〔Gattungsbegriff〕)。其次,必須先釐清的一點是:對於體現於「近代國家」的國家概念的探討,不完全是根據「字詞與概念史」(Wo r tu n d B e g r i f f s g e s c h i c h t e)進行的,而主要是依據「結構史」(Struckturgeschichte),亦即近代國家概念所指涉的政治組織形式的「結構」進行的。
最後,由於「近代國家」乃是西方近代歷史的特殊產物,並且是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逐漸形成的,因此,要掌握近代國家的本質,非得由近代國家的興起過程著手不可。由於「國家」基本上是一個「歷史的概念」,而歷史概念的建構,勢必得採取韋伯所說的「理想型的概念建構」(idealtypische Begriffsbildung)的方式進行。
論近代國家概念-清華大學哲學所教授 張旺山

一個近代國家的形成一定有其演進的歷史脈絡,包括氏族公社或是族群間(古代的"國")爭伐與融和,現在的領地也不會一定是永遠的領地。
以英國為例,現在的英國領土是過去的幾百年中多次合併的結果。在10世紀時,蘇格蘭和英格蘭各自是獨立的國家。1284年,威爾斯公國被英格蘭控制[27][28],直至1535年成為英格蘭的一部分[29][30]。1603年,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兩國成為共主邦聯[31][32],1707年正式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33]。1801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王國(1169年至1691年逐步被英格蘭控制)合併,組成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34]。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35],而北愛爾蘭則仍由英國政府控制,英國國名也在1927年改為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36]。而愛爾蘭自由邦在《英愛條約》明確地排除了成立共和國的可能。它所提供的是作為大英帝國(現稱大英國協)一部分的自治領地位,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平級。而後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又分別獨立建國出去,如同外蒙古自中國獨立出去建國。
維基-英國
29x5x5x2 wrote:
現代國家,古代國家?...(恕刪)
aber0621 wrote:
日本也曾是中國的正統...(恕刪)


貼一堆沒意義的複製農場文。

何謂國家?

有自己政府。人民。領土跟外交就是國家了。

要更清楚可查國際法國家4要件。

什麼是國家一查就清清楚楚。貼一堆農場文干嘛。簡簡單單的事情某些人就特別喜歡搞的混混亂亂的。
Rocketmanpower2 wrote:
何謂國家?

有自己政府。人民。領土跟外交就是國家了。

要更清楚可查國際法國家4要件。

這些都是現代的概念,古代人對國家並沒有這麼明確的定義,或者說古代人國家意識沒有像現代人那麼強烈。
ldw406 wrote:
這些都是現代的概念,...(恕刪)


但古代的國家運作跟現代一樣阿。

古代也好。還是現代國家也好。

組成一樣是政府。人民。領土跟外交能力阿。

國家就是國家。缺任何一樣就不叫國家了阿。但符合4要件就是了。古今沒什麼不同。
ldw406 wrote:大清也是以中華自居的,例如在《望廈條約》中,清朝以「中華大清國」之名與美國簽約



大清自稱中華?胡扯, 所以白癡的孫中山竟然說要恢復中華
大清對外自稱china,國父把china稱為支那啦,chinese是支那人
後來中國侵占大清,把china改成叫中華

望廈條約





ldw406 wrote:所以清政府抓孫中山並不是因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個口號,而是因為孫中山就是個叛亂分子,就算他喊的是「推翻暴政」
你的意思就是 驅逐韃虜 不等於 推翻大清 ,別搞笑了


ldw406 wrote:那不是我的邏輯,是古代人的邏輯,而且二戰時日本侵華,那時已經是現代主權國家間的戰爭,並非古代逐鹿中原的概念,不能算是同一國
你的邏輯....
蒙古人打入中原,滿人打入中原,都不是侵略,算是正統
只有日本打入中原,才算侵略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貫徹愛與勇氣 wrote:
你說中國
是現在搞出來的跟以前漢唐沒關係
人家拿證據打你臉
你又扯到別地方


你又亂扯了

誰說中國跟以前漢唐沒關係

漢唐文化有多個分支,日本 韓國 中國 台灣 越南 等等....

中國有受漢唐影響,但不比日韓正統,中國受滿蒙文化較深

邏輯別搞混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