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eco wrote:
談到行動支付很多台談到行動支付很多台灣人都會談到稅務問題...(恕刪)


可以想想未來如果要課稅時的政策...
除非薄利多銷, 銷售量大到可以商家自行吸收.

在北美, 加拿大人也是利用周末, 到美國境內購物, 稅較低 (相差8%).

01newbie wrote:
除了稅,還有手續費的問題... 不過主要的問題還是稅。
就算商家願意用電子支付,如果現金價和發票價差5%,
我想消費者還是會用現金付。
這要從國民基本教育做起了,因為開發票而漲價的店家,請大家拒絕消費,那本來就是他該繳的,沒道理轉嫁消費者,我是不可能進去這種店家消費的。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01newbie wrote:
除了稅,還有手續費的...(恕刪)

這問題是這樣的,一般的小攤販小店啥的,要麽沒營業稅要麽是固定額,以營業額度來徵收的商家,一般都比較有規模了,我還沒見過說要開發票就要加價的,大陸這邊標明的商品價格就是含稅價,敢這麽搞一個舉報電話打過去分分鍾工商殺過來教你做人
至於行動支付,支付寶和微信一直有優惠活動,我昨晚超市買了20元東西,支付寶掃個紅包code給了我4.8元,直接在結賬金額裏扣掉,我只付15.2元,這錢是支付寶貼給超市,他收到的錢還是20。退一步說,就算沒任何優惠,去超市或菜場,一個能掃碼付款一個不能,我也會選支持的那個,因為我很煩找回一堆零錢放口袋
AES wrote:
可以想想未來如果要課...(恕刪)

對以營業額繳稅的商家
沒行動支付:都給現金或信用卡,按收的錢繳稅
現階段:現金信用卡+線上付款,線上不收稅
假如線上支付納入繳稅:現金信用卡+線上付款,全部繳稅
看到沒,現階段有線上支付只是讓他少交稅,不會說線上也納入徵稅了他繳稅要比之前多,線上支付帶來的不用找零,廠商優惠,吸引顧客等好處他還是享受到了
zeeco wrote:
之前的老東家現在全國有一千多加店,基本都是加盟店,實際上全部是公司直接管理,好處就是避稅,每間店都是個人的,繳稅很少的,一家一個月營業額100萬的店,只要繳1000多的稅會不會覺得不可思議?每個地方不一樣,私人店鋪一般不會怎麼管,我們還是全國知名品牌,一般小店更沒人管了,很多都不用交稅,沒人查,一般都是抓源頭抓大頭。
真是創業者的天堂...
市場大,人工便宜,連稅都低

絕代蝴蝶 wrote:
這要從國民基本教育做起了,因為開發票而漲價的店家,請大家拒絕消費,那本來就是他該繳的,沒道理轉嫁消費者,我是不可能進去這種店家消費的。
很多店被輔導開發票後都會漲價,
但是他們會說是因為物價上漲、一例一休的關係...
反正總是找得到裡由。
通常會被盯上而開發票的店家,
都是因為他們的產品服務夠好、營業額夠高。
所以,如果因為開發票而漲價,
消費者通常也別無選擇,只能吞下去...

zeeco wrote:
談到行動支付很多台灣人都會談到稅務問題,作為一個大陸人,我的感覺就是台灣的苛捐雜稅是不是太多了。我一直也從事零售行業,之前在幾個知名連鎖品牌工作過,主要是加盟店,稅務問題比較少去關心,因為客戶很少跟我談稅的問題,只知道很少,一般都是固定的,不太瞭解,我知道政府也很少監管,一般都是抓大放小。之前的老東家現在全國有一千多加店,基本都是加盟店,營業執照全部是個人的,實際上全部是公司直接管理,營業額都是打回公司再分利潤給加盟商,好處就是避稅,每間店都是個人的,繳稅很少的,一家一個月營業額100萬的店,只要繳1000多的稅會不會覺得不可思議?當然公司那麼大偷稅漏稅是很難的,徵稅大頭還是企業流通環節,終端零售環節比較少。每個地方不一樣,私人店舖一般不會怎麼管,我們還是全國知名品牌,一般小店更沒人管了,很多都不用交稅,沒人查,一般都是抓源頭抓大頭。

台灣是很特殊的逃稅天堂
我們常講的
真正有錢人
都是不繳稅的
如小吃店老闆、房東等

台灣稅收大部份都來自上市櫃公司
再來就是薪水族了

這些收入高卻不繳稅的人
吃了社會的資源
對社會沒有回饋
且影響很多可以讓社會進步的機會

無耐的是
這群人佔選票比例不低
所以
這個大家都知道的問題
沒人敢動

天马流星 wrote:
还在炫耀你的悠游卡...(恕刪)


你的水平只有這樣的話
那你發的帖也沒啥好回的了
chiashin wrote:
支付寶、微信支付在...(恕刪)


那要業者願意去推優惠去吸引商家及消費者啊
我提的重點--台灣稅的問題大家已經意識到了
台灣這塊尚無解
大陸以前有胡雪巖,現在有馬雲
台灣沒有
說真的
兩岸基礎環境不同這樣比根本毫無意義
不過這串釣出不少大陸覺青倒是真的
01newbie wrote:
很多店被輔導開發票後都會漲價,
但是他們會說是因為物價上漲、一例一休的關係...
反正總是找得到裡由。
通常會被盯上而開發票的店家,
都是因為他們的產品服務夠好、營業額夠高。
所以,如果因為開發票而漲價,
消費者通常也別無選擇,只能吞下去...
這要看產業別和通路。

舉個例來說,7-11和檳榔攤的麥香紅茶都是賣十塊錢,7-11原本就有開發票,檳榔攤會因為行動支付被查稅,麥香紅茶就改賣12元嗎?

如果他有這種勇氣我也認了。
-------
回到主題,特定通路只有特定銀行的信用卡才能享優惠甚至才能刷卡是台灣目前的生態,如全聯只能刷台新和中信卡,將來就會變成特定通路+特定信用卡+特定行動支付才能進某些賣場,在笑對岸被支付寶和騰訊兩個大財團綁死的同時,台灣自己也是被一堆小財團綁手綁腳而不自知。

台灣的行動支付要在短時間內大量成長,可以學學微信的搶紅包撒紅包,一個星期撒個100萬,四星期也還不到五百萬,搶到紅包的使用者除了可以到配合通路消費外還能提領到帳戶;白花花的銀子放在網路上我就不信沒人撿。

不過台灣有哪家行動支付敢這樣搞嗎?別傻了,這些銀行業者只想把行動支付當信用卡推廣,現有客戶不流失為第一目標,再弄點小優惠綁個通路吸引新客戶辦卡綁行動支付,就當作對配合國家政策有交待了。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還說個深水接近滅頂的。

大陸搶技術前緣很久了。我不藏私。現在這樣。人民銀行直接發行數位貨幣。一樣給你們喜歡微信阿里參與。

讓銀行轉型。真的又在降低成本。

不用謝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