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hrotal wrote:你搞半天就只有記者推測然後拿記者推測寫作文 還要硬凹?還要硬凹?還要硬凹?記者推測?記者推測? 記者推測?原來你認為這些華為公布的數字都是造假果然是法律哥,居然敢質疑你大華為公布的數據造假,圖貼給你還能凹我欣賞你這點,居然敢偷臭華為財報造假,不然就是上面數學式太難你看不懂? 需要手把手教你說一聲就好!你繼續凹沒關係,我想看你底限在哪?下面數據是華為網站給的數據喔!對了,我再借用一下你的邏輯~(你的邏輯就是“做代工的聯電”可以拿來跟“賣產品的華為”比財報)愛拿聯電比華為是吧?一樣單看2024年第3季跟去年第3季比較聯電淨利少100多億台幣華為淨利少18X億人民幣請問聯電能不能笑華為?如果覺得加減乘除很難,我可以幫你算沒問題!
11月11日起, 台積電停止幫中國所有企業代工生產7奈米以下(含)產品, 中國IC設計公司客戶, 已全部收到正式通知的email了.中國在ECFA片面破壞雙方協議, 對台灣生產的石化與數百項產品的關稅減讓不認帳, 又禁止農副產品進口, 讓台灣出現拒接中國晶片代工的意願與意志了.還有, 中國不停止的軍演與繞行, 不單只是台灣本身的軍費增加, 美國川普也吵著要台灣增加軍費與分攤美軍的費用.如果台灣不能給予中國一個嚴厲的警告, 並且讓中國產生實質的重大損失, 則台灣未來會付出相當龐大的軍事成本.隨著華為910B盜用台積電代工產品的事情曝光了, 讓台灣逮到機會, 可以全面中斷中國先進製程的訂單了.而且台灣也重新制定國產汽車自製率, 也是在11月上路新規定, 來反制中國破壞ECFA協議, 另外, 現在也有聲音要對中國製造的啤酒動手了.過去, 中國一直認為台積電不可能全面停止中國先進製程訂單, 自以為很懂台灣.這下子, 中國真的要栽大跟斗了, 台灣打出矽盾了, 台積電領頭拒接中國代工訂單, 對中國未來10年的IC設計發展, 具有非常重大的打擊力.================TVBS新聞網快報台積電已經向所有中國大陸AI晶片客戶發送正式電子郵件,宣布自11日起,暫停向中國大陸AI/GPU客戶供應所有7奈米及更先進製程晶片。================
台積電不願生產的話, 小米這款新晶片, 沒有未來了. 呵呵. 去哪裡找生產線啊?!=======================中國首款!小米成功研發3奈米手機晶 專家:陸半導體自主設計又一里程碑鉅亨網2024年10月22日(20 日) 在《北京廣播電視台》(BRTV)上宣佈,小米(01810-HK) 成功流片 (小量試產) 中國首款 3 奈米手機系統級,在高端晶片研發領域邁出重要一步,並標誌著中國半導體自主設計上的又一里程碑這一突破不僅顯示小米在半導體設計上的實力提升,也展現中國晶圓製造技術的逐漸成熟。一旦實現量產,小米將大幅提升自研晶圓的競爭力,增強自身在智慧手機市場的地位。這款 3 奈米晶片的誕生將為小米旗艦手機帶來巨大性能提升,同時也將推動整個手機產業的技術進步,促使其他手機廠商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競爭力2017 年,小米曾推出搭載自主研發的澎湃 S1 晶片的小米 5C 智慧手機,即便之後則未再推出更新款,但小米始終在不同功能領域深耕晶元研發。小米自研晶片之路可謂充滿挑戰與艱辛。早在 2014 年,小米便和聯芯合作成立松果電子,開始踏上自研晶片的征程。2017 年,小米首款自主研發手機 SoC 晶元澎湃 S1 正式發佈,但由於非全網通以及製程落後等問題,澎湃 S1 以失敗告終,甚至對澎湃系列晶片的研發進度產生嚴重影響。此後,澎湃 S2 流片失敗 5 次,每次損失高達幾千萬,研發不斷受挫的小米只能轉而研發其他專用晶片。從 2021 年開始,小米陸續推出自研影像晶片澎湃 C1、自研充電晶片澎湃 P1 和澎湃 G1。
不吃菜菜小娃 wrote:最近可能又要出現光刻...(恕刪) 非常有可能, 中國的媒體很愛刊登愛國小說, 但是誠實的愛國事實, 卻一個字都不敢講, 而小粉紅的工作就是把小說講得像是事實台積電已經向中國所有IC代工客戶正式通知, 自11/11起, 停止中國7奈米(含)以下的製程的訂單.不會只有台積電, 後面還會有更多家, 甚至包含中國內部整個IC產業鏈, 都會有影響.台積電這個決定, 有風骨, 有道德勇氣, 向惡勢力開戰. 值得全世界自由世界好好地稱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