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美國國債也會破產,我第一次看到

jhlien wrote:
實際原因不是買美債破...(恕刪)


會產生擠兌是因為銀行根據會計公布的財報要依據保守原則那得先記入損失
那銀行產生出虧損資訊
存款人當然擔心啦
另外是我上面說的如果這樣入帳
那就會有要補充資本的問題
那是需要額外現金來補充資本

至於擠兌
那是資金流的問題
只要不是大的狀況
存款人不會來大量領錢的
尤其是一般民眾
現代金融那有存保
大額存款那得夠大的機構來當保證
美國這次存保機構也有介入
不覺得會有大問題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meryville
好笑就在這裡,買美債是高槓桿,高風險嗎?原本低風險的東西被聯準會玩到賠錢,加上銀行在那裡睡覺,沒做好風險控管,結果就破產了。
ta2008
[100分][100分][100分]
厚實的肚子 wrote:
撐不撐都是賠錢如果美...(恕刪)


這個論述很不好
金融機構購買國債本身就是屬於保守型投資(不是短期要賺價差的話)
不然只要升息大家都賣
那利率不就更飆高
大型金融機構如果以保守投資本來就是打算要持有直到到期
目的是保本(對抗通膨)而不是為了要賺
央行利率短期的波動(假設2年左右)影響10年的東西(10年期甚至更遠的公債)本身邏輯上不是很恰當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厚實的肚子 wrote:
當然你放 10 年一樣可以拿回 10 萬,但是這 10 年等於每年賠掉 2% 的利息

少賺2%吧?
emeryville wrote:
少賺2%吧?(恕刪)


看你的觀念吧,就現值來說就是賠

真的放 10 年後贖回,也可以說少賺

其實美債因為夠穩定,很多金融機構都是兩三倍槓桿在玩

有些高槓桿基金甚至玩到 50 倍

這些只要利率漲 1% 就馬上破產
dohan8850
那是玩利率期貨或選擇權,不是投資債券
emeryville
嗯,長知識了,用財務槓桿買債券的確不合理,想想資金的利息跟債券的收益就知道了。玩相關的衍生性商品才有意義。
厚實的肚子 wrote:
看你的觀念吧,就現值...(恕刪)


那就是要賺差價而不是保守要保本的機構阿
那常進出基本出發點就不同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這個論述很不好金融機...(恕刪)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硅谷银行按目前的利率水平持有到期,那也只能破产
不考虑债券价格波动因素(银行的保守投资要求不能进行短期投机)
他持有的美债收益只有1%
而他的资金成本是4.5%
收益是负数
持有时间越长,损失越大
当然存在债券价格因素,实际损失没这么大

解决的办法其实就只有一个,尽快全部出售美债,而且要保证储户不挤兑
结果。。。。。。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你说的持有到期,前提是市场资金成本降到1%以下
emeryville
資金成本4.5%的講法不知從何而來?有人真的知道它給存戶的利息是多少?還是想當然爾?
國債的持有成本跟殖利率

是根據銀行現金存款利率的成本決定

當政府的公定利率由0.5%提高至4.5%

意思就是在預估的債卷殖利率必須高於

4.5%+銀行營運成本,才能夠維持平衡

因為國債的殖利率低於4.5%

大約在3.5%~5.0%之間

換言之,受限制的國債還不如現金存款

利率及提現的便利性,所以存戶轉換

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emeryville
問題是矽谷銀行給公司戶的存款利率是多少恐怕只有公司財務才知道
共匪一员 wrote: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硅谷...(恕刪)


你這是把這家當投資銀行
但這家是商業銀行
進行高風險投資那是有相關的規範限制的
你可以去看看他的部位
並不算很大
從報導中看到的是要賣資產來補充資本
而這個是我說的帳面問題
去年台灣的金融機構也有這個問題
但沒有後續報導
可台灣金融機構不是用增資的
所以大概猜是主管金融的機構對資產價值的認定上有空間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今天的消息
硅谷银行被托管后重新营业,可以取款

硅谷银行确实不能倒
他零售业务只占3%
他的主要业务是投资机构和初创企业的金融中介
一旦完蛋,大量的风投机构和初创企业一起倒下
Brian 168 wrote:
國債的持有成本跟殖利...(恕刪)


這個也不是財報出來要增資的主因
會宣布破產是流動性問題
那資金的缺口目前表示的是要增資
而現在的利率水準要找錢來增資
那成本可高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