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1978 wrote:節錄重點
這麼關心祖國的成就,如你所願

摘記:
1. 建設背景與意義
- 歷史性突破:天山勝利隧道是世界上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全長22.13公里,將過去穿越天山的車程從七個小時縮短到三個小時。
- 戰略地位:隧道的通車將大幅改善新疆南北疆的交通聯繫,促進資源流通、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2. 建設過程中的技術挑戰
- 惡劣環境:施工地點位於高寒、高海拔地區,平均氣溫零下20至30攝氏度,最低可達零下40多攝氏度,有效施工期僅約五個月。
- 地質難題:穿越16條斷裂帶,伴隨涌水、岩爆、變形等風險。
- 創新方案:首次採用“三洞+四豎井”結構,利用中導洞服務隧道,實現“長隧短打”,加快施工進度。
3. 高效施工的核心因素
- 先進設備:硬岩掘進機(TBM)的掘進速度是傳統方法的3到5倍,大幅提升施工效率。
- 新技術應用:水準定向鑽勘探模式、壓鑄式工法等,確保穿越斷裂帶的安全性。
- 綜合管理:嚴格的安全措施和智慧管理系統保障了施工進度和人員安全。
4. 社會與經濟影響
- 交通便利:烏尉高速建成後,烏魯木齊至庫爾勒行車里程減少170公里,物流成本顯著下降。
- 經濟發展:促進旅遊業、礦產資源開發和沿線就業機會,農牧民可以發展農家樂增收。
- 國內外聯通:高速公路將連接京新、連霍等國家幹道,進一步強化新疆與內地及中亞地區的聯繫。
5. 環境保護措施
- 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保護,設置污水處理廠,回收施工廢水,並將洞渣加工為工程材料,減少環境污染。
6. 建設精神
- “天塹變通途”:這項工程的成功背後是建設者在極端條件下的堅韌和創新精神,值得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