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職五角大廈國防情報局的人士在幾年前寫的今天是星期四晚上,我喝得有點多,而我那個能「自動魔法般」生成針對特定ETF與兵力部署的最佳武器運用方案的GAN模型,終於完成了。這意味著我這週已經沒有其他工作任務了。那麼,還有什麼比這時候用些「帶有厭世感的世界末日預言式學術討論」來無謂地和「國防圈」互動更合適的呢?Oriana Skyler Maestro 很出色,我過去其實也曾和她有過不錯的交流。不過,她有時在涉及中國的觀點上,確實顯得有點過度悲觀。特別是,我會質疑她對我們最關鍵盟友是否會介入的看法。她一向對日本、澳洲與菲律賓是否會在美中軍事衝突中出手持相當負面的判斷。這點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畢竟,這些國家要是介入,後果將會非常慘烈。舉例來說,日本作為最關鍵的盟友,如果直接介入美中之間的動武,無論勝敗如何,其貿易與經濟都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北部戰區(實際上負責朝鮮半島與日本方向的威脅軸線),具備釋放出驚人火力的能力,甚至能打到北海道。根據我曾經參與的一些工作(細節就不提了,保護個資萬歲),海上自衛隊的持久作戰能力是以「小時計、算天」來衡量的,而不是「算週或算月」。日本的空軍戰力生成、關鍵基礎設施,以及整體戰力支撐體系,很可能在最初24至48小時內,就會被解放軍火箭軍(第65、66基地與其他相關旅)與北部戰區空軍(NTCAF)的聯合打擊嚴重削弱或摧毀。要注意的是,北部戰區空軍駐有相當大比例解放軍最強的機型,並且在壓制防空(SEAD)、奪取制空(OCA)、以及各類打擊任務上特別下功夫訓練。所以,北部戰區空軍的旅隊在「金飛鏢」比賽獲獎比例過高,也就不難理解了。因此,日本基本上從開戰一開始就會陷入極大劣勢。它進口了絕大部分的能源,日常生活也極度依賴進口糧食與各種物資,對解放軍所能施加的威脅類型極為脆弱。若它選擇參戰,局面可說完全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