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sisuo wrote:一九七○~八○年代生命力旺盛的台灣小龍,已變成今天溫水中的青蛙,欲振乏力。這是一個傷感與沉痛的轉變。
接著產生了五個必然:...(恕刪)
有識之士早就看到台灣一步一步地走到這個結局。我只是目擊及評論者之一。重讀這些年來語重心長及相互呼應與重複的文章,只能說自己仍然沒有放棄做一個知識份子的言責。
一九八○年代末,台灣在浩浩蕩蕩的民主潮流中,沒有政變與流血,贏得了華人世界第一個走向民主國家的讚譽。
令人惋惜的是:除了「投票」的民主,其他的配套完全欠缺,造成了台灣民主根基未堅,民主傳統未建。在一波又一波的選舉中,以仇恨、對立、內鬥來贏取選票聲,「民粹」乘勢而起,「政治正確」替代了理性決策。當國民黨是執政黨時,在立院受到杯葛,議事癱瘓;當民進黨變成執政黨時,立刻靠投票變成了合法的「一黨治國」。
基本上來看,造成台灣衰退的遠因有三:
台灣之弊:不擇手段的爭權、奪利以及官商勾結。
台灣之病:政治及法律上缺少是非、黑白、對錯。
台灣之痛:
「白吃午餐」持續擴大。
「決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的實例層出不窮。
多數「新台灣人」的表現愈來走向明哲保身的小確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