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414176 wrote:
理想是這樣
實際上絕對的權力會帶來絕對的腐敗
共產黨的維穩,並不是維護國家,而是維護共產黨自身執政地位
中國人頭削尖了想入黨混編制,是為了服務人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換個執政黨能把國家搞垮?現在看確實會,因為中國現在沒有其他政黨執政的土壤,而這一切,又是共產黨自己搞出來的,就造成一種錯覺,共產黨就是國家,放眼全世界多黨政治的國家,這非常畸形。
共產黨的邏輯是黨管一切,這是中國人支持或不反抗所必須承受的代價,沒被社會主義鐵拳砸到的,馬照跑,舞照跳,但是,鐵拳砸人是不用負責任的,也不講法律,只為共產黨的政治利益服務。
共產黨的維穩,是維護共產黨自身執政地位,這說的沒錯,但是當然也同時維護了人民的利益,一個國家到處被扇動反政府的混亂,不會是人民的福祉。
民進黨的一切作為,不也是在維護自身執政的地位嗎?各國各黨也都是,但重點是這個黨有沒有理想?在維護自身權力的同時,是否以人民福祉為依歸,是否真正帶領國家走向富強。
就像“同意的舉手、不同意的你給偶舉看看“

民主化可以說是“個人意識的自然展現”
言論、思想、行動、教育、集會遊行……等
民主化的特色也是“法治社會”,非“人治社會”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享有一切憲法賦予的權利與義務
政府管理、服務人民,人民監督、協助政府
但是在共產社會主義之下
是階級制、威權制、暴力制
政府可能把人民分成各種階層,給予不同的權利義務
人治化政治社會,一切服從最高掌權者不容質疑,甚至神格化
人民若有不從政府命令及指示,就以暴力控制、鎮壓以屈服人民
民主化好不好試了才知道
尤其在長久共產社會主義制度之下
是永遠不可能實行,也絕不能實行民主制度
否則上位者就無法永久持續掌權、一意孤行
中國如果要實行民主化
先決條件也是唯一條件~不在共產黨領導之下
只要是共產黨執政,你想都別想!你是有幾條命!

講啥民主!管吃不管飽,不要就拉倒!
你個老六!小心老子舉報你
2好3壞 wrote:
中國黨國體制已經走到...(恕刪)
老共號稱是馬克斯主義,他們的歷史及哲學觀是下層建築決定上層建築和唯物辨證法。
所謂下層建築決定上層建築就是經濟即生產力決定了一個國家會有的社會及政治制度,當你的生產力還是農業以物易物經濟時,最適合的就是封建農奴制,政治上也不可能會有民主;隨著貨幣出現、專業分工、商業發達,生產力逐步提高的同時,適合的制度就會一路從封建農奴制發展到民族國家、極權專制、開明專制、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最後進化到最高級的無產階級專政共產主義。至於唯物辨證法則是正、反、合,當你的社會及政治制度適合當時的經濟生產力時是正,生產力會因此逐步增長;隨著生產力逐步增長,社會政治制度漸漸落伍,不再能促進經濟反而變拌腳石扯後腿時是反;接著新的政治社會文化鬥爭消滅舊有階級,進到下個階段時是合。這個正、反、合唯物辨證法,就是人類的文化及文明在生產力增長巨輪的驅動下,新舊階級不斷鬥爭的過程中持續進步。這也是為什麼台灣人或許很難理解,老共政府為什麼一天到晚講要持續鬥爭、不斷鬥爭的原因,因為鬥爭就是進步,你不積極去鬥爭別人,就等著被下一個階級鬥爭吧。
過去3、40年,中國政治社會發展,大概就是依循這個途徑,從64以後鄧小平改革開發,中國的經濟逐漸發展,傳統的極權專制逐漸落後,政治及社會上也逐步自由化,結束了人民公社吃大鍋飯類似農奴制,從老毛一人獨裁的極權專治改成進入了高層共治的開明專制;隨著21世紀中國經濟快速崛起,開明專制也逐漸落伍了變成拖累中國生產力的負擔,習包卻忘了自己祖宗馬克斯的教誨,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他不但沒有站在下個階段資本、社會主義的立場持續開放,避免矛盾發生;反而走回頭路要把中國的政治、社會制度倒退回毛匪時代的一人獨裁極權專制,正好落入了唯物辨證法裡面「反」的階段,致使中國的生產力和政治、社會制度矛盾不斷擴大。老共現在是用強化維穩及社會控制等方式硬壓,但本質的矛盾沒有解決,只能拖延但不能解決問題,隨著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國免不了又要再發生一次階級鬥爭,新的資產階級推翻極權專制,進入「合」的階段。
因此,中國能否進入下個階段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及民主化,要看他的生產力發展是否能夠持續,只要經濟持續發展,資本階級的勢力持續累積,下層建築與上層建築矛盾擴大下,極權專制被推翻進入下個階段民主化其實是遲早的問題而已;但萬一習包成功了,中國透過強化社會控制真的能夠扼殺生產力,把經濟推回解放前消滅新階級的依據,那就又會被推回「正」,中國就不會有民主化。只是照著馬克斯的歷史觀,政治經濟的發展是單向前進的,任何要回推的舊勢力永遠都會被鬥爭消滅,我是覺得習包真的應該多聽聽他老祖宗的話,不要想逆勢而為,應該要學鄧小平站「合」的位子,而不是他現在明顯是站「反」等著被鬥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