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的戲劇水準 - 金曲頒獎

我是感覺大陸劇集製作這兩年兩極分化。

優質水準的大作是有不少。

比如頭兩年的懸疑劇《白夜追兇》,歷史演繹劇《軍師聯盟》,小說改編劇《瑯琊榜》,正在熱播的歷史正劇《大秦賦》等等等等……

但平台壟斷的流量經濟大行其道,讓垃圾流量劇的比例比優質劇高得多。
最大的問題是這樣的垃圾流量劇由於資本圈養下飯圈文化的繁盛,收視率還很高……資本逐利的特性又會讓這樣沒有營養和品質的流量明星和流量劇集越來越多,壓縮優質劇集的市場空間。

我倒是比較希望官方文化部門能夠出手好好整頓一下……畢竟垃圾實體商品害人是身體和物質上的,危害一時。但垃圾文化產品害人是心靈上的,危害一世……
mangchaocs wrote:
我是感觉大陆剧集制作...(恕刪)

好莱坞的烂片还不算一大堆
悦萌说 wrote:
好莱坞的烂片还不算一...(恕刪)


好萊塢爛片和國內流量經濟飯圈文化下的爛劇還真的不太好對比。

好萊塢爛片大多數情況下是破鼓萬人錘,票房也會教訓他們,就像這幾年國內電影市場日漸成熟,垃圾電影越來越難以贏得票房一樣。
但國內流量爛劇會有一大群忠實粉絲熱捧,為他們心愛的人造idol們,就像之前某歸國藝人發新唱片被瘋狂粉絲花錢打榜變成全球周度銷售冠軍一樣,而且這些飯圈韭菜大多數年齡在十四五歲以下,正是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卻被這種刻意培養出來的惡質文化荼毒……我說的誇張一點,流量經濟+飯圈文化,就像是資本和平臺利用人造偶像對青少年粉絲進行PUA借此盈利。當然,在資本面前,偶像們本身也是被壓榨的對象……
依據太座喜歡追劇的說法 每週都有新戲劇可以看
個人覺得 似乎完全不受疫情影響
更重要的是 新人輩出 不斷推陳出新


p620329 wrote:
台灣龍捲風,自己google,估計你撐不過十分鐘。


最近还真在YOUTUBE上快速看了看台灣龍捲風,印象是:
1. 觉得绝大部分时间,人物都是大头照镜头。
2. 基本上是室内,没怎么看到室外镜头。
3. 本想看10分钟以上来着,可是台语对话,听不懂,没办法看下去。
大中國的戲劇應該跟好萊塢比才對,不然也跟一樣人口的印度寶萊塢比
 
卻特別喜歡跟小小台灣比,這顯得台灣很偉大,要跟14億人的國家比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29x5x5x2 wrote:
大中國的戲劇應該跟好萊塢比才對,不然也跟一樣人口的印度寶萊塢比
 
卻特別喜歡跟小小台灣比,這顯得台灣很偉大,要跟14億人的國家比


1980年代末到21世紀初這十幾年台灣的影視劇作品本來就是華人世界最高水準。

不是陸劇偏要和台劇比,是台劇相對地位衰落太快太明顯,讓版大唏噓。

網工們當然不在意這些,敲鍵盤賺滷肉飯跟擦槍手紙錢比較重要。
mangchaocs wrote:
好萊塢爛片和國內流量(恕刪)


谁说烂片票房不好?

夺命双头鲨、三头鲨、四头鲨……现在都拍到7头鲨了。

可见票房不错,这个系列能一直拍下去。
mangchaocs wrote:
1980年代末到21世紀初這十幾年台灣的影視劇作品本來就是華人世界最高水準。

不是陸劇偏要和台劇比,是台劇相對地位衰落太快太明顯,讓版大唏噓。


你搞錯了,以前都是香港影業最發達

根本不是台灣衰落,是中國水平有提升

但14億人的國家也不該只有這點水平,去看看14億人的印度寶萊塢吧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29x5x5x2 wrote:
你搞錯了,以前都是香(恕刪)


宝莱坞票房最高的电影“摔跤吧爸爸”是依靠在大陆上映才拿到的,你到底想说什么呢?至于印度电影相比东亚的电影更受西方欢迎,那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毕竟他们当了几百年英国殖民地。我妈就觉得宝莱坞那种动不动就在那跳舞的印度电影巨无聊。反而喜欢看三生三世这种电视剧。

宝莱坞一年票房收入或者电视剧广告等收入,有大陆一个零头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