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九二共識,是老共的底線。“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是老共在國際上的主張,你能看清楚其中的區別嗎?所謂“滿足基本需求”,就是說不要越過老共的紅線,這樣才可以擱置爭議(也就是ROC和PRC誰可以代表整個中國的爭議)。如果“一邊一國”,根本就是違背ROC的憲法,而老共也絕不會接受。R1688 wrote:台灣的國家地位, 假...(恕刪)
anosy11 wrote:有些人看到“One China Policy”這個名詞就覺得它肯定不符合老共的“One China Principle” 原則是不容改變的鐵律, 但政策可以因時而變, 因利而更動.例如美國自美中建交以來, 主張一個中國政策, 但數十年來對台軍售依舊, 也從未影響台灣國貿, 也未影響台民享有的國際國民待遇.
anosy11 wrote:所謂“滿足基本需求”,就是說不要越過老共的紅線,這樣才可以擱置爭議(也就是ROC和PRC誰可以代表整個中國的爭議) 2008, 馬英九競選時, 定義"九二共識"是"一個中國, 各自表述".當然, 如同蘇起得意的說, 這是一種創造性模糊, 當時選民也接受.不過10年來, 北京並不接受"各自表述", 且態度日趨強硬嚴厲.當然, 如果北京將來能夠態度趨緩, 台華政治僵局, 就有緩和的可能.這對雙方都有好處.
每個國家的“One China Policy”是不一樣的,比方說美國的就比較模糊,它從不明確支持老共的“一個中國原則”,但德國的政策就是支持“一國兩制的一個中國”。政策當然會變動,但是首先要搞清楚各國政策的具體內涵。R1688 wrote:原則是不容改變的鐵律...(恕刪) 老共對“各表”的態度是,“各表”體現的是目前雙方無法達成一致的爭議部分,所以雙方的主張不同,那當然的確是“各表”,但你不能說“各表”是共識。“九二共識”的成型當然有它具體的演變過程,但當前“九二共識”之所以可以成為“通關密語”,就在於它承認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樣一個國共雙方共同認可的理念。在這個基礎上,的確兩岸是有機會緩和的,比方說“外交休兵”,甚至走得更遠。R1688 wrote:2008, 馬英九競...(恕刪)
我個人的理解,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包括以下內涵:acknowledge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自己屬於同一個中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唯一合法代表中國;反對台灣獨立;認可中華民國政府是有效統治台澎金馬地區的政治實體,但不承認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所以,你才會看到中華民國護照有效,但蔡英文在任內訪美時無法會見美國總統,同時台灣參加APEC需要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可的現象。總結一下,就是把主權中的國家代表權與治權切割處理。在政府層面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但在民間交流層面一切都是正常化的。R1688 wrote:原則是不容改變的鐵律...(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