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0617 wrote:
依友人生活實測,5G...4G已因政治干擾錯用WiMAX系統...(恕刪)


當年還參加過Rosemary的慶祝酒會,看她英氣勃勃毅然從人生巔峰的HP跳出來押寶搞WiMax,頗有引領風騷的宏圖。
只不過春夢一場,被intel棄守,令人唏噓。

WiMax的失敗,嚴格來說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在政治上,台灣對全球影響力太弱,又缺乏合縱連橫人才,沒有能力搞制定規格這種遊戲,心態上只想賣硬體賺當永遠的老二,最後被intel看破手腳,也終究棄船而已。
請問 大陸設5G基地台會不會被居民抗議,每次看到新聞報台灣基地台被居民抗議,就想說難怪台灣一直落後別國
論流量計費滿恐怖的,尤其5G一秒就幾百m,一不小心就超量了。
kuaners wrote:
30G流量550元台...(恕刪)


你问台湾5G?
台湾还没有5G呢
Roc.au wrote:
你问台湾5G?
台湾还没有5G呢...(恕刪)

台灣只有4G,便宜又可以玩很久(下載慢..!!=.=a)

不只台灣,美國也沒有。
AT&T也就是弄了個「5GE」的logo假裝5G。
5G E Isn’t Real 5G.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AT&T is about to brand much of its existing cellular network as “5G Evolution” or “5G E.” Your phone’s “4G” logo may transform to a “5G E” logo after an update, but nothing has actually changed.....
在中國用5G連到美國,速度有比4G連到美國快嗎?
menatwork wrote:
直接連美國也是850...(恕刪)


拙者不明白,為何閣下這麼執著5G連到美國的速率?
首先,跨洋速率取決於節點數量,節點頻寬,以及ISP頻寬,用戶端的頻寬是最末端變因,
白話的說法,跨洲連結網速,用戶頻寬是最後一段,影響甚小,臺灣沒有5G,沒人能測.

第二,5G的高速率只是最最基本的利基,更有價值的是他的低延遲,跟多重頻寬連結,
舉例來說,無人駕駛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但就是差在4G速率的反應時間太慢,
時速一百公里的自動反應煞車時間差到兩秒,煞車距離就差五十四公尺,那就是生與死的距離,更別提航空器的速率.
這也是為何歐洲各國寧可跟美國唱反調,也要跟華為談5G合作,因為商業革命不能等.

有句話說: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十年前的各位,大概無法想像今日人們離不開行動電話的生活模式,
自此十年後,連專家也無法準確評估5G即將帶來的新工業革命的樣貌.
只可惜臺灣還在仰老美鼻息,被意識形態綁架,註定要再度落後全世界不知多少年.

5G的價值請自己爬文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5G落地應用的五種場景
若閣下爬完各家文章,還執著5G連美國能有多快,那我想,貴我很難再聊下去.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韓非子。亡征第十五》
程伯老師 wrote:
雖然長年在大陸 不過...(恕刪)

沒錯
我也沒需求
上個FB上個LINE或微信
要5G幹麻
一直盯手機眼睛不舒服
再說以後全世界也都會有5G
又不是將來只有中國有其他國家都沒有5G
BigMac4Diet wrote:
當年還參加過Rosemary...(恕刪)

就拙者所知,臺灣當時在選擇4G系統時,業界專家已經預料WiMax會失敗,諫請政府採用LTE系統.
但由於謎之因素,府方決策人士依然執意採用WiMax,最後結果就是臺灣廠商通通賠了一褲子,還因此跟政府NCC對簿公堂.破產的廠商業者大有人在.

WiMAX業者:政府騙了我們

而當初下錯誤決策的人,現在還高坐廟堂之上.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韓非子。亡征第十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