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聯軍 嚴格來說並沒有侵華,他們沒要求割讓土地, 也沒要求推翻共產黨政權。事件起因是共產黨放任小粉紅到處出征,且部分共產黨官員也參與或默許行動。而主動宣戰的一方是共產黨,還很囂張的一次對全世界宣戰。共產黨戰敗時,主動要求和平談判的竟然是戰勝方的全世界聯軍,在制定戰後條約時,俄羅斯對共產黨獅子大開口,小粉紅不敢不聽俄爹的話
typetin wrote:嗯~!你說的都是過去的事實。你知道當時清朝政治腐敗,人民窮困。比不上西方的先進、富裕。這沒什麼好說的。你一再的翻舊帳對你有什麼好處呢?何況現在已經改換了朝代。你不看看現在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嗎?你沒看見中共擁有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航母、神舟、嫦娥、玉兔、天宮..........為中國人掙了臉面。--唯有你活在過去,一直在翻舊帳。你醒醒啊!--人要往前看。 往前看是嗎?李克強2020年表示:「有六億人月領不到1000人民幣。」一個跟一百年前一樣人民生活沒啥改變的國家,有很多硬體設備也是買來、偷來的技術,到底要往前看啥?中國的航母是個笑話,中國的神州發射時會隨便掉東西到發射路徑會經過的村落,為中國人爭了面子?我看人家是不好意思笑太大聲吧!活在過去確實不好,但是也不要夜郎自大,自以為很強很厲害,其實還差得遠了!
jzc77 wrote:8國聯軍當時就應該把...(恕刪) 共產黨能佔據中國,不就是二戰後老帝國主義無力控制海外殖民地,被新興全球主義團體一舉清除的結果八國聯軍二戰前怎麽瓜分中國,都一樣會被共產國際支持的本土勢力推翻
清華大學的官方網站:1900年義和團發起庚子事變,引發八國聯軍。次年清廷與八國簽訂辛丑條約,賠償他們的戰事花費,連本帶利達十億兩,即為「庚子賠款」。其中美國向清廷求償2千4百萬美元,但後來駐美公使梁誠耳聞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提到「美國所收庚子賠款原屬過多」,便開始陳請美方歸還溢收的款項。從這批珍貴文件中可以看到,梁誠自美發回的電文中上奏朝廷,「似宜聲告美國政府,請將此項賠款歸回,以為廣設學堂、遣派遊學之用。在美廷既喜得歸款之義聲,又樂觀育才之盛舉。」電文中也分析「退款即使如數歸還民間,未必獲益」,建議「以已出之資財,造無窮之才俊」。其中一份文件提到庚子賠款為何溢收,主要是因每年還本後,利息也應逐減,但當初計算時卻未考慮減息,以致溢收了1千多萬美元。另一份文件也可以看到,當時的北洋大臣袁世凱主張這筆退款應「先辦路礦」,加上海約翰去世,梁誠從中斡旋2年多,才終於爭取得到美國同意退款。退還庚款成立清華基金1907年美國同意退款時,梁誠也發電文回報了當時美國多家報紙的報導,包括紐約太晤士報、波特麼太陽報、費城烈渣報(當年譯名)等,提到「美國所望者,應得之益而己,不多取亦不少取」,及此光明正大之舉將「為外交史增一光明篇頁」、「兩國交誼必益見密」等。根據外交部的紀錄,1911年清廷運用美國退款成立「遊美學務處」,4月29日「清華學堂」正式開學,這天也成為清華的校慶日。民國成立後,學堂改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正式定名為「國立清華大學」,肩負起發展高等教育的使命。在清華首任校長羅家倫的努力之下,「清華大學基金」交由「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代管。兩岸分治後,這筆基金由當時的校長梅貽琦帶到台灣,並在新竹建校,國立清華大學迄今每年仍獲撥基金孳息,用於校務發展。國立清華大學官方網站:https://www.nthu.edu.tw/hotNews/content/1119
eanck wrote:八國聯軍 嚴格來說並...(恕刪) 持平來講外國人到中國也是為了錢跟政治利益不然大老遠到中國幹嘛??當時中國人自卑仇外是事實外國人自大蠻橫也是事實租借地裡面看似相安無事外面其實早就波濤洶湧、互看不爽打一架早晚的事至於要幫誰洗白開脫那就免了
從9世紀一直到11世紀,北歐人也是這麼對英格蘭的盜匪的工作就是掠奪,所以也算是做好本職工作啦14世紀西班牙攻佔古巴、海地、牙買加是不是可說是幫助現代化?掠奪稱之為探險?盜匪好言說開門不開門就橫打打完說跟你好好說怎麼就不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