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的戲劇水準 - 金曲頒獎

很多小綠人忘了1980到2000年代,港台影視歌風靡大陸的時期,講得好像在台灣就不能賺大陸市場似的。有好作品,比如想見你,自然有大陸市場來找你。
大市場的確有虹吸效應,歐洲影劇產業就被米國壓得很慘。不過台灣的情況並不相同,港台本來有不錯的利基點——不論大陸,幾千萬華人的東南亞,包括越南韓國這樣文化相近比較容易有情感共鳴的儒家文化圈,早年港片風靡東亞、港台劇風靡華人圈就是很好例子,同語言同文化,尤其大陸幾乎可以當作準內部市場來做,對手當年都弱,比較強的卻沒抓住機會鞏固優勢,人家起來後你的競爭自然會變大。影劇產業在港台成熟太慢,90年代狂吹全球化之風,高度成熟的好萊塢敲開各國大門展開強力競爭,而港台未能及時整合產業資源來應對——若產業尚未自行整合,面對立即的競爭,政府也可以出手,韓國當年就是政府主導,業者交換業務整合產業集中資源,才讓韓劇產業很快壯大。電影方面被好萊塢壓垮,戲劇部分好一點,但也逐漸被韓劇陸劇後來居上。
enjoy134 wrote:
先不管導演來自哪裡,...(恕刪)

輿論基本沒好評,其實大都是婆婆媽媽打發時間在看的,和三X、民X本土劇的收視層類似吧
god52101314 wrote:
我對追劇沒什麼興趣 (恕刪)


大陸劇畫面很清晰到沒有真實感。

疑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會稱自己的戲劇為陸劇嗎?台灣會說台劇,日劇,港劇,陸劇,美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也這樣稱呼各地戲劇嗎?
何患無 wrote:
大陸劇畫面很清晰到沒有真實感。

疑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會稱自己的戲劇為陸劇嗎?台灣會說台劇,日劇,港劇,陸劇,美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也這樣稱呼各地戲劇嗎?

回覆


論清晰度的話現在網飛也有4K劇了。
不過傳統陸劇畫面質感的處理上確實和電影有比較明顯的區別。近來一些新片比如長安十二時辰和沉默的真相這些也採用了電影質感的畫面類型。
我們自己就叫國產劇。
其他稱呼兩邊差不多。
TVBS報導 陳妍希在戲劇上的努力 大家都看得見
但反過來想 市場是台灣或華人?
如果陳妍希沒有去中國發展 留在台灣 會如何呢?

god52101314 wrote:
TVBS報導 陳妍希(恕刪)

他在大陸很紅嗎?
紅的原因是因為他嫁給陳曉吧
我感覺不出她很紅
長像演技又不出色
mangchaocs wrote:
論清晰度的話現在網飛(恕刪)

長安十二時辰我覺得太沉悶沒有亮點
第一集我都沒耐心看完就不看了
被控制的環境,
沒什麼好期待的,
也就看看帥哥美女罷了,
只要老共的體制不倒,
什麼都別吹了,沒啥意思,
也就人多市場大,快錢好賺。
mobisto wrote:
被控制的環境,
沒什麼好期待的,
也就看看帥哥美女罷了,
只要老共的體制不倒,
什麼都別吹了,沒啥意思,
也就人多市場大,快錢好賺。
金馬獎的重要獎項,大陸電影得獎數最多...
chiashin wrote:
金馬獎的重要獎項,大陸電影得獎數最多...

又如何?
借個平台而已啦,
為什麼他們不自己搞金馬獎,
他們被養大後,港台被打壓掏空,
近20年去大陸的港台有培養了什麼人才?
連台灣的老藝人去也都是被定型演得什麼鬼樣子,
年輕人一冒出頭就被掏去大陸混吃等死,
被統戰給口飯吃罷了,飯是比較大碗啦,
不要再對老共體制存有幻想,事實擺在眼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