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當初怎摸沒被慈禧暗殺死

lawtaipei wrote:
李敖是嚴謹的歷史學家,其研究值得參考。
並不是某某黨、某人的研究就不可信,而是基於政治立場、反科學的歷史研究不可信

李敖每次都會拿出參考文獻,看來可信。但他政治立場太明顯,比如講到蔣必然痛批,可能取材都取痛罵蔣的,所以有時會覺得不夠客觀。

他自己都說過,看一本書,如果這本書一定要你相信某個理念,不然看不下去,那就不要看。確實看很多政治立場濃厚的書,翻翻裡面就不停罵人,XXX是大壞蛋之類的,看這麼情緒化,立刻就可以淘汰掉。
tnkk01
李敖的書很多是先破口大罵的,甚至封面就明寫著罵字。
Lisa_Hsu wrote:
.李敖每次都會拿出參考文獻..(恕刪)


那些文獻也是別人寫的,李敖只是拿出支持他論點的文獻,曹長青就痛罵過李敖,而李敖什麼人都敢告就是不敢告曹長青。
不過自從郭文貴被抓後,那些反共志士也都消聲匿跡了。
melkavam wrote:
.沒想到吧!
真正在中國搞事的
沒人承認武裝革命
找一個中國籍住國外的醫生
喜愛發表一些救中國言論
然後忽然就變成國父.(恕刪)


清朝過後的民國時期首任大總統就是孫文,雖然當不到一年就被袁世凱給拉下臺了,孫文鬥不過長期征戰沙場的老將。
歷史上開國皇帝論罪誅殺功臣不是沒有原因,那些武官老將不會服人尤其是服文人,清朝康熙帝年紀輕輕14、15歲時就知道要除掉鰲拜是相當不簡單,我是認為背後應該有人指點,此人應該是索額圖。
陳小春2525 wrote:
清朝過後的民國時期首任大總統就是孫文

你被國民黨瞎掰的假史忽悠瘸了。
第一任大總統是袁世凱。
袁大帥在前線轟殺鎮壓革命黨人,革命黨開出的條件,就是擁立袁世凱擔任第一任大總統,成為中國的華盛頓,袁世凱是漢人,非常心動,於是和革命黨戰略同盟,軍隊回北京去掐滿清脖子,隆裕皇太后帶著幼兒溥儀驚慌失措,緊急和平退位。

孫文大總統的職位是自封的,各省軍閥沒有任何人支持他,也沒有人民選票支持。大總統躲在黃埔島上搞私立黃埔軍校,還要低聲下氣去哀求廣東主席陳炯明給他金援贊助。
alanchentw wrote:
你被國民黨瞎掰的假史...(恕刪)


這樓 害我花了2小時 看完這影片

講真的 還不錯,將片段歷史連貫起來 有了重新認識

alanchentw
走向共和,是大陸電視劇,屬於共產黨的大內宣,民國演義?
oxxx
內容不是電視劇(不要看畫面引用)
袁世凱的史料考證,與國民黨、共產黨的官方史料完全不同。
不只這個學者,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資料。
國共兩黨都是孫文叛國勾結蘇聯之後的產物,對於主公 孫文 一片好話,瞎掰連篇。

解開袁世凱的百年之冤──他才是中國近代史上「創造第一最多的人」

袁世凱是清帝遜位和南北和解的第一功臣
武昌起義後,清帝國搖搖欲墜,朝廷不得已起用被罷黜的袁世凱。有人問滿族大臣那桐,起用袁世凱,不是加速清朝滅亡嗎?
那桐答道:「大勢今已如此,不用袁指日可亡,如用袁,覆亡尚希稍遲,或不可亡。」

袁世凱當然知道清廷只是利用他作為鎮壓革命黨的工具,便以生病為由拒絕出山。僵持多日,他提出六個條件,除了要求有指揮的全權和充足的軍費外,前面四條全是關於政治改革的:明年即開國會,組織責任內閣,寬容參與此次事件的諸人,解除黨禁(可惜,一百多年後,中國仍未實現解除黨禁)。清廷指揮不動北洋軍,只能答應袁世凱的條件。


以北洋的軍力與佔據武漢三鎮的民軍的力量對比來看,北洋軍收復武漢三鎮乃至掃盪南方獨立各省,乃綽綽有餘。袁世凱的下屬、北洋三傑「龍虎狗」中的「狗」馮國璋迅速攻佔漢口和漢陽,電請趁勢攻佔武昌。袁世凱電令馮國璋停止進攻,並與民軍展開談判。


滿清親貴對於袁世凱不乘勝追擊極為不滿。肅親王善耆、恭親王溥偉質問説:


「從前洪楊革命,十三省都淪陷,而胡林翼、曾國藩都能討平,現在南方革命黨並無大實力,黎元洪、程德全都是朝廷命官,公然叛逆,何不蕩平?」


袁回答説:
「討伐黎元洪、程德全,可以辦到;但張謇、湯化龍、譚延闓都是民選代表,討伐他們,我辦不到。」

言下之意是官兵不殺百姓、不殺民意代表。可見,儘管袁世凱在跟滿清朝廷玩弄權術,但他已然具備了一定的尊重民權的現代觀念。

當時,全國已呈現鼎沸魚爛之端倪,很多地方陷入無政府狀態,暴力泛濫,大城市中居住於滿城的大量滿族平民遭到血腥屠殺,還有很多匪徒、會黨趁火打劫、殺人越貨。如果南北達不成和談,類似於太平天國那種屠戮婦嬰的慘劇或許會重演。

袁世凱是促成南北和解、皇帝和平退位、結束二千年帝王專制的關鍵人物,其創建中華民國的功勛,遠遠大於革命後期才從海外趕回來收割的孫文。

國共兩黨的官方史家都不約而同地認為,袁世凱「竊取」了首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職位和辛亥革命的果實。但事實是:南北雙方有約在先,若清帝和平退位,則由袁出任總統,袁是惟一南北方、各階層都接受的國家元首,並非袁逼孫文讓位。

而且,南方違背南北和談的約定,單方面成立南京臨時政府,這個政府本身就是非法的。其次,孫文當時審時度勢,承認南方的軍事力量不如北方,而且在英國的運作之下,孫文失去了從日本借款作為軍費繼續「北伐」的可能性,所以只好辭職認輸。表面上,孫文對袁的功績和才能大加稱讚,視袁為當然的總統人選,在致袁的賀電中,孫文承認「民國大定,選舉得人」之事實。

1912 年 2 月 15 日,臨時大總統選舉會召開,南京參議院十七省代表投票,每省一票,袁世凱以全票當選。參議院在致袁世凱的電報中說:
「查世界歷史,選舉大總統,滿場一致者,只華盛頓一人。公為再見。同人深幸公為世界之第二華盛頓,我中華民國之第一之偉業,共和之幸福,實基此日。」

袁世凱是南京參議院(革命黨地盤)票選出來的第一任合法大總統,是革命黨被北洋軍攻陷武昌之後,和袁世凱政治和解的結果。
alanchentw wrote:
袁世凱的史料考證,與國民黨、共產黨的官方史料完全不同。...(恕刪)


袁世凱的中華帝國剛開始就結束了,創下中國改朝換代最快的紀錄,多數人不知道中國歷史上曾經存在中華帝國。
政治就是要看怎麼做,用嘴巴講的都不算,身體才是最誠實,但袁世凱很懂官場文化以及軍事是不爭事實,這種人不會甘心屈人之下。
陳小春2525 wrote:
袁世凱的中華帝國剛開始就結束了

袁世凱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第一任大總統 1912/3~ 1915/12
中華帝國皇帝 1915/12~1916/3
(取消稱帝)中華民國大總統 1916/3~1916/6死亡

孫文
1912 革命軍在武漢被袁世凱打爆,被迫認袁世凱為老大,只要滿清願意退位,袁就是大總統。
1912/12 因為宋教仁遇刺,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又被袁世凱打爆,逃去日本流亡,革命黨所有地盤(武漢南京到福建廣東廣西)全部被攻下,或是主動通電投降,革命黨人鳥獸散。
1924/6 孫文流亡十年後,潛入廣東,創設私立黃埔軍校,創設國民黨,收容共產黨。


孫文不斷失敗,變成通緝犯反覆不斷逃亡海外,世界列強都看衰他,只剩WW1 第一個戰敗投降的俄羅斯願意投資他。

被蘇聯入股投資之後的組織叫做國民黨,改編前是革命黨。
一堆革命黨人如黃興就拒絕加入國民黨,因此國民黨只是孫文私人設立的組織,背後出資老闆是俄羅斯。直到蔣介石在上海軍事政變清洗共產黨,在上海自己創設一個(新)國民黨,與汪精衛繼承的原國民黨分裂,史稱寧漢分裂。

汪精衛原本遵照孫文政策,容共,結果1927/8/1(解放軍建軍節)共產黨在汪精衛的地盤搞南昌起義,惹毛汪精衛,汪調動自己直轄的國民黨軍2個師直接武力剿共,共產黨被打爆開始流亡。至此兩個國民黨同時反共。
alanchentw wrote:

走向共和,是大陸電視劇,屬於共產黨的大內宣,民國演義?

看你貼的歷史資料,走向共和還滿接近史實,當時還沒有共產黨,所以算不上共產黨大內宣。

之所以起爭議,並非宣傳國父民主,戲中孫文不停向哥哥要錢搞革命,很多人看了說有這弟弟真是倒楣,後面還扮女裝逃命,也非全然正面。

看對岸網紅的說法,此劇是李鴻章後裔出錢拍攝,把李鴻章拍得太正面,李鴻章與洋人勾結賣國很有名,但此劇對於洋人與清廷大臣玩的骯髒把戲清描淡寫,甚至洋人變成改革正面主力,才是導致此戲被大陸管制主要原因。此劇拍攝年代較早,當時大陸還是有崇洋的思想也不意外,但距離你說的"大內宣"就很遠了。

但如果把這當作純戲劇看,心裡知道李鴻章沒那麼好,純看人物彼此之間鬥法,忠臣無奈等等,還是非常精彩值得觀賞。
Lisa_Hsu wrote:
當時還沒有共產黨,所以算不上共產黨大內宣。

當時沒有共產黨,可是現在的共產黨在竄改孫文歷史啊,你講話沒邏輯。共產黨不爽的東西,不會過審,不會播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