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本來就是相互依賴的,台灣的電子元器件如果真的不賣給大陸,大陸短期產能肯定會有影響,要去尋找替代的供應商。對台灣來說,缺少了大陸這個大買家也要去尋找替代的買家,對雙方都沒有好處。非要說雙方誰更重要,就得看產品的可替代性和市場對這類產品的需求了。
原本沒有意外的話,華為現在應該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商了,每年手機出貨可能高達3億支以上。假設每隻手機算500-600美金好了,就有1500-2000億美金,若是再加上週邊、行銷和服務,營收可能高達2000-3000億美金。也許有人會說中國有15兆美金GDP,這些頂多才不過佔2%,不過別忘了中國今年的GDP成長率也才2%左右。而且華為如果真的成功成為全球手機龍頭的話,每年3億隻的銷售量是十分穩定的,幾乎不太受景氣影響,其它別的產業是很難望其項背的。不過因為美國的禁令最終生效日為2020年8月,再加上華為早備妥了大量的零件庫存,所以2020年華為的手機出貨量還有1.6億隻,預估2021年可能只剩6000萬隻。所以美國這項禁令對華為的營收和中國GDP的影響可能要到2021-2022年之後才會逐漸浮現。總之不管怎樣,中國就算在太空、或是其它重工業領域有傑出的表現,美國的確是有能力在特定領域掐住中國的脖子。光看華為也許沒多大的影響,但至少是削掉中國經濟的一角吧。
為錢服務 wrote:當然是中國依賴台灣阿(恕刪) 所以這也證明了,原來馬英九不是傾中而是加大大陸對我們的依賴?民進黨跟蔡英文又髮夾彎了一次?這樣直接經濟制裁不就好了? 看看海水退了誰沒穿褲子反問台灣現在主要經濟命脈就在大陸身上,你斷了賣給誰?台灣還剩下什麼?這個斷了對大陸是致命傷嗎?這是很重要的邏輯。
紫梓 wrote:所以中國都要自己來搞台灣這樣就沒搞頭了嗎? 你想太多土共國搞不出來的台灣跟土共國的經濟發展是往不同方向走的土共走的是代工培養工業實力在最上沿應用層成長非常快原因出在土共有十幾億廣大市場做應用整合層級本身就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一方面不用投入高額資金投入研究另一方面又有資金快速回流的優點所以土共的基礎工業非常弱幾乎稍微有點基礎科學的產品土共都仰賴進口從一顆小小的高精密螺絲,軸承大到發動機,輪軸除了進口,自製的根本是廢物電子零組件更別提了連影子都沒有不然你以為國巨賣一顆小豆般的被動元件,能賣出幾百億身價來?沒幾十年的研發,誰給你下單賺錢啊?恰恰好,土共國搞這種日出不知何時的研發,是最沒有人要做的
航行中 wrote:反問台灣現在主要經濟命脈就在大陸身上,你斷了賣給誰? 台灣賣的是零組件優勢在便宜耐用沒有這個優點只剩鬼會買土共企業不是蓋佛堂做慈善事業的少自以為是了只要世界工廠的地點轉移台灣也會跟著轉跟土共國屁關係都沒有懂了沒?上到台積電,下到做小豆子的國巨都是綁在全球供應鍊身上土共國會成長正是美國也把土共也綁進來不信你試試看吧全面跟產業鏈脫離看看台灣的東西都賣給誰?你土共一國不是神正是因為你土共國正好是產業鏈末段組裝廠,世界零組件肯定方向都是向著土共賣並不是你家土共有多了不起沒本事的自大叫愚蠢
旋風 wrote:你想太多土共國搞不...(恕刪) 實際情況確實是如此,中國不太願意投入需要花很多時間研發的零組件,因為它們要的是能夠快速生產,快速看到成果的經濟發展。之前不是有報導說,中共高層十分驚訝中國竟然做不出鋼珠筆上的小鋼珠,幾乎全都仰賴日本進口。結果據說後來有一家廠商研發成功,但是算算預計投入的成本和每年的營收,還是覺得跟日本買比較划算。
旋風 wrote:台灣賣的是零組件優勢(恕刪) 還是一樣啊,我相信大陸可以不買我們的產品,但我們還有多少本錢能不賣大陸嗎?人家如果通盤抵制MIT,世界還有哪個市場可以弭補這個衝擊?台積電第一大客戶蘋果,去年在川普貿易戰打最凶的時候,宣布使用大陸的北斗衛星導航,這無疑打了重重的巴掌阿。這樣誰比較依賴誰就明白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