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還會帶現金?6成人改用電子支付

sasamisami wrote:
臺灣有六成
我覺得是前幾年
因防疫推廣的原因比較大


發這個文的用意就是別看對岸是一個邏輯,
然後自己用又是另一個邏輯,這叫雙標~
超級小任任 wrote:
笑死,我在對岸給小店100...(恕刪)


我在說台灣哩



nerdwannabe wrote:
我在說台灣哩



難道不該檢討的是對岸可以做到支付100到帳100,而台灣為何卻做不到嗎?
XASW
Ebay就是这么在中国搞死自己的,早年本来是ebay拥有的易趣网占主导,结果一昏头按照美国习惯收交易费,结果卖家买家全部跑淘宝去了
這個問題我有想過。

我的結論是稅務問題,用電子支付查賬太容易了。。。

會得罪一堆小店家。會開發票的其實都有辦法電子支付。
sasamisami wrote:
說真的
大部分用電子支付的
就是要回饋
所以我不會希望一家獨大

以商人的X性
一家獨大就會砍回饋
沒回饋我寧願用現金



對岸各家銀行信用卡在電子支付都經常有回饋活動, 外送和電商也經常有電子支付支付立減
其實也不見得非得用行動支付
如果信用卡感應支付普及或是悠遊卡普及也都可以很方便
有現金以外的付款方式當然會方便很多
但想方便就是要普及..
但在大陸如果只有現金反而不方便這樣也有點過頭
還是要給消費者有選擇
大部分的人只要有優惠 其實都願意去嘗試
想推行普及其實更難的收款願意用

更多的支付方式不光只是付款方便 更可以帶動刺激消費
大陸很多網路服務普及(搬家 外賣 打車 拉貨等)
都是因為線上支付成熟

反正有優點就會有缺點 自己選擇 自己取捨
oscar813
大陸也是仍然可以使用現金的,你在大商場用現金完全沒有問題,小店也收現金,只是在小店裡面,可能找零會有點麻煩而已。
super bandage wrote:
難道不該檢討的是對岸...(恕刪)


嚴格來說,
其實這部分有分正式申請商家還有個人收款碼,
個人收款碼是免手續費,
但要提現的話得付0.1%手續費轉進自己銀行帳戶,
很多營業額不太大的小商店或是小攤販都會用個人收款碼。

至於正式商店的確會有手續費,按筆計算,幾%我就不太清楚,
我看有說0.6%,也有0.38%,也有0.2%,
不過提現就不用手續費,當然具體有甚麼差異小額用戶應該也察覺不出來。
gamr
你说的很对。[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程伯老師 wrote:
如果信用卡感應支付普及或是悠遊卡普及也都可以很方便


重點在於台灣這邊太多種了,
甚麼悠遊卡、一卡通,手機電子支付又很多種,
雖然看得出有在整合,但感覺還是有點眼花撩亂,
比如說甲商店可以用A、B、C、D 四種電子支付,
但卻只有用B有優惠或是集點,
到乙商店卻同樣可以用ABCD四種,但只有用A有優惠....
超級小任任 wrote:
至於正式商店的確會有手續費,按筆計算,幾%我就不太清楚,
我看有說0.6%,也有0.38%,也有0.2%,
不過提現就不用手續費,當然具體有甚麼差異小額用戶應該也察覺不出來。



對岸友人有講, 支付寶在對岸最初開始出現時,都是對商家免手續費來推

所以初期有很多商家開始使用支付寶的收款碼, 不用找零,不必擔心收到假鈔, 過程簡易, 優勢很多
super bandage wrote:
難道不該檢討的是對岸可以做到支付100到帳100,而台灣為何卻做不到嗎?



你說的這個東西叫做 數位貨幣 CBDC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才有辦法達成
只要是民間的電子支付, 基本上都要收取手續費用來營利的

只有央行發行的數位貨幣, 存在手機內或是卡片中, 可直接進行離線交易, 且不用跟現行廠商一樣收取手續費

不過這樣就打死現有的電子支付廠商了, 所以在台灣, 央行數位貨幣終究只會是個實驗而不會真的發行來與民爭利的
oscar813
大陸有另外的數位貨幣,叫數字人民幣,和LZ所說的第三方電子支付是兩回事。第三方電子支付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同時也有一些公益性質的回饋,所以對個人也是不收手續費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