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莉 wrote:
我前面已经说了呀,我(恕刪)
台灣地區其實是沒有國母是宋慶齡這個說法的。理由前面有個朋友已經說過,她本身是親共的。我補充一些我知道的。
我印象他老爸跟孫中山本是朋友,他有當過一段時間孫文的秘書,但後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這個其實是有些爭議的。他們宋家,是財閥。他們家老二也是嫁給孔祥熙,老三是嫁給老蔣。而其實老蔣與小蔣後來也認為孔宋家族的問題,與丟失大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到後來,即使宋美齡在台灣的地位也不是非常好。他在老蔣死後沒多久,就一直呆在美國,一直到老死。
而宋慶齡在孫中山過世後,他是非常活躍的,強度甚至高於孫科,而孫科與老蔣的理念也不太合,但大體還能共處。孫科當過交通部部長,中國國民黨政治委員會委員、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軍事委員會委員等。但宋慶齡與林森等,就跟老蔣完全不能共處了。其實也說不上政治理念,而是林森他們是議會派的,如果按照民主主義是擁有最高的權力,其本身就與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有衝突。此外,關於共產黨寄生於國民黨,導致後來清黨運動等,這個也是整個理念的不合。
我不否認孫中山在推翻滿清時,他是個導師。他主要是精神上的導師,在國外演講,募款等。但其實當時中華民國的建立是諸多革命勢力一起發動的。而孫中山在台灣,與在日本時。日本人其實是不安好心的。就類似老美與日本資助六四運動的逃亡海外人事。或說老美FBI資助黎胖子是一樣的。爾後孫大砲很多作為,其實也是有很大爭議的。
所以,台灣這邊,主要就是以老蔣,小蔣的觀點看孫中山。基本上,老蔣已經善待他們家後人,但對宋慶齡同情八路軍是非常不諒解的。老蔣並沒有正式的批鬥孫中山,但他並不是完完全全認同孫的理念與作法。尤其是聯俄容共,然後讓老共寄生於國民黨。
這部分,國民黨與共產黨確實是兄弟黨,孫中山本身在民生主義中確實也有提到打倒地主,耕者有其田的觀念。但國民黨在建立時就是屬於右派政黨。(國民黨並不是左派)。而共產黨卻是實打實的左派。在土地重新分配是採用非常暴力的手段,而大家想想,理論上當年有錢去國外唸書的,哪家不是地主豪強,其實本來共產黨寄生於國民黨就是格格不入。
就某些角度,現今的共產黨與國民黨相比,他們更像是孫中山的傳人,適量適當的菁英式民主領導,然後民族復興與崛起,然後修正後的民生主義。所以老共會比台灣這邊民進黨人更推崇孫中山與當年資助同情八路軍的宋,這是合理的。而台灣這邊基本上已經放棄五權憲法,也放棄了漲價歸公這觀念,已經是非常接近歐美的資本主義觀念了。再加上民進黨並不認同中華民族復興這個口號。結果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