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没有那麼深的誤解,台灣最美麗的風景還是人。

meridian wrote:
5.你搞錯了人口紅利...(恕刪)


能不能不要张口就来

中国城市化率2018还才只有50%多
而发达国家基本都在80%以上
差的远呢
meridian wrote:
5.你搞錯了人口紅利...(恕刪)


为何说中国经济潜力大韧劲足

从需求侧来看,中国经济已经不是纯粹的出口导向型。一是消费早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今年一季度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5%。二是投资始终是中国的强项。三是从出口来看,2018年中国外贸顺差占GDP的比重已从2008年的8%下降到1.3%,对外贸的依赖度降低。三大需求的创新正拉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首先是新消费,这体现为中国消费升级,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出境游人数每年接近1.5亿人次,中产阶层人数已超过4亿,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消费时注重高质量、高品质、绿色消费,消费能力强劲。2万亿元减税降费也将全面刺激消费升级。

其次是新投资,对GDP的拉动几乎“立等可取”。这不仅体现为激发民企活力,也体现在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上,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的红利以及提质增效所释放的巨大潜能上。今年一季度,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教育、制造业技改等“补短板”领域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3%、14.7%、16.9%,均明显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6.3%的增长速度。中国正加速推进国有企业的混改,加大对民企在金融等各领域政策支持力度。不仅如此,共建“一带一路”,加速基础设施投资、现代物流业等投资力度,也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最后是新出口。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升级,与日本、韩国和欧洲国家贸易额的提升,以及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快速增长的中非贸易、中俄贸易、中阿贸易、中拉贸易,都在进一步释放潜力。

从供给侧来看,提质增效使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已接近60%,研发对GDP的贡献率超过两次产业革命发生地的欧盟,我国每分钟有7件专利申请,每小时25万人高铁出行,每日1.65万户企业新登记成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新动能拉动中国经济发展。

另外,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这个现实,也表明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巨大增长潜力有待释放。

一是城镇化率。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普遍在80%以上,而我国还只有50%。城镇化率的提升不仅将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以及上下游产业发展,还将拉动中国内需的内涵式扩大。

二是服务业占比。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中占比70%以上,在我国刚过51.6%。服务业的供给靠人、需求更靠人,而数字经济、智能经济让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将大幅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数字经济时代将提速服务贸易发展,服务业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动力更强劲。

三是信息化率。尽管我国网民超过8.3亿,但互联网普及率只有59.6%,较之发达国家的80%还有很大发展潜力。而在数字经济时代,根据网络三大定律,网络价值与网络节点数量的平方成正比。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可以在中国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平台经济、长尾理论可以带动共享经济发展,这些都为我国经济带来更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无论从需求侧的消费、投资、出口,还是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都潜力巨大,有着充足的底气
promit wrote:
能不能不要张口就来

中国城市化率2018还才只有50%多
而发达国家基本都在80%以上
差的远呢...(恕刪)


不怕慢,只怕停。

目前中國城市化率2018有59%,預計2030年 75%。


陳小春2525 wrote:
全世界的年輕人都越來越固執,尤其是未有社會歷練的學生,只相信自己而已,但偏偏是跟家裡伸手拿錢。......(恕刪)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alazif wrote:
中華民國有因侵略其他國家而差點滅國嗎?

還是對你而言中華民國=德國納粹


不太懂你的意思

在講東西德和平統一

中華民國跟德國納粹

有什麼關係

東西德是因為二戰戰敗關係

被西方列強分瓜土地分成兩個國家跟國共內戰分成兩個國家

根本上

那是兩碼事吧

回文也要看一下內容在發言吧

中国大陆现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环保优先,主动去产能。现在6%的增长质量比以前更高,消耗资源大幅降低。
出口,投资,地产不再是主要增长来源,换成了内需消费。这是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增长。
promit wrote:
中国城市化率2018还才只有50%多
而发达国家基本都在80%以上
差的远呢
(恕刪)

維基百科上面寫2016年就已經57%以上了, 現在應該60%以上了吧
到了這種程度還要維持過去的高成長已經不可能了
未來20年會從6%一路降到3%甚至更低, 理由我前面那幾篇講過了, 城市化只是其中之一, 等著看吧
希望到時候你還記得這篇
jesselu wrote:
中国大陆现在追求高质(恕刪)

今年的6%肯定是假的
但我並不是說過去都是假的, 我認為長期平均值是真的, 只是貴國政府在非常時期喜歡做假數據
不用問我有何根據, 現在全世界都不相信6%是真的, 大概只有你們國內會信....
meridian wrote:
今年的6%肯定是假的...(恕刪)

台灣GDP計算方式也有爭議,



至於大陸,他們的模式是「大政府」模式,對於經濟增長的規劃和執行落實較到位,不是「放牛吃草」,有為未來在準備,

未來的情況,不必用他國「放牛吃草」的失敗案例來推測。
QQ哥 wrote:
我覺得你先關心好你自(恕刪)


成長放緩 這很重要嗎?

現在一年6% 賺的錢是以前8% 12%時代的好幾倍啊

用經濟放緩 一個名詞一筆帶過

就能不顧現實(收入能力)

過幾年如你願 降到2%跟我們一樣的那天 結果收入是現在的兩倍時(雙倍國力)

屆時再調整戰略 就已經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