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建設發展非常驚人,對比台灣.....

Brian 168 wrote:
什麼?這才是高雄拿圖...(恕刪)


有趣了,談 (存在) 與 (維護),就像太監指責別人gg都沒洗乾淨
tteffuB 特肥吧
你看那個大gg高富帥,他以前是太監又矮又醜又沒錢。
Brian 168
大陸型國家跟島嶼型地區的地形環境不同,但是你卻能用島嶼來想像大陸,太監在想什麼?又當又立嗎?
hl4su3a8cl3 wrote:
極權國家搞大項目,只要領導者一拍,效率極高
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至於必要性,那就別多問了

你說的是廢核政策!

tteffuB 特肥吧
還有後續的風電、光電,造成台電虧錢加速失控。
hl4su3a8cl3 wrote:
有趣了,談 (存在)...(恕刪)

如果你的邏輯還在

提起下水道的是你

我也清楚告訴你

中國大陸的城市下水道有淵源

但是你還是用假貼圖真否定

舉例高雄是同樣原因

當你打算指責別人 別忘記有指頭

指著你自己

迴旋鏢有沒有自己打自己的快感?
安啦,
三明治多吃一點就沒事了.

大師有開示,
當假的看,你就不會執著!


中國大陸的治水,主要集中在
黃河長江以及類似的水文環境治理
主因在於自然氣候環境對於降雨
排水先天條件不同於海洋型氣候國家

羅馬 倫敦 巴黎 柏林
美國東西海岸城市,都是有其需求
自然會有發展排水系統的規模及預算

在降雨機率低規模小的城市
使用高規格的排水系統,
你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不要求美國德州要跟威尼斯一樣
有足夠的水
基建住房借債敲槓桿刷gdp
早已經玩不動了
但土共仍然讓中國人吃草
也要蓋沒人用的高鐵站
真是優秀啊
TONY1978 wrote:
基建住房借債敲槓桿刷gdp...(恕刪)

綠腦又再用比爛神功了嗎??
PainterJ wrote:
笨,去唸書

果然又是這句被打臉之後萬年不變的台詞,跟火箭隊還真像


wugoson
[笑]
笨阿樹 wrote:
綠腦又再用比爛神功了嗎?

中國基建爛尾樓世界第一(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台北27日電)房子是很多人一輩子只買一次的商品。中產家庭的噩夢,莫過於投入一家人、甚至三代人的錢包買房後,房子卻「爛尾」,就是房子蓋到一半停工,尾巴爛掉了。在中國,已有數千萬人陷入這樣的困境,他們對現況不滿,對結果不安。

2022年7月,中國各地建案爛尾問題集中爆發,從北到南都有業主(屋主)聯合發起停貸倡議。他們憤怒,明明建案都停工了,憑什麼每個月還要付貸款?
房屋預售制兩岸大不同 大陸風險高
兩岸的預售屋制度很不同。在台灣買預售屋,若發生建商惡意倒閉,購屋族頂多只賠20%至30%購屋款,因為交屋後才辦理房貸。但在中國大陸,一旦購買預售屋,買房者就開始付自備款和房貸,若房子爛尾,按合約購屋者仍須償還銀行貸款,否則就要走法律程序。

原本按照大陸的法規,商品房要預售必須先取得四證(土地使用者、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和預售證)並達到規定的工程進度。然而,就和預售資金的監管一樣,這些制度在很多城市並沒有嚴格落實。有些地方,開發商在工地不過立個大門就開始販賣預售屋,加大了日後資金週轉不靈的爛尾風險。
維權並不容易。中國各地方政府向來都以各種明的、暗的手段打壓抗議行動、分化業主,但2022年全國各地的怒吼,以及開發商大規模停工背後揭示的嚴重金融問題,仍然讓中央政府震動,深怕社會不穩定進一步擴大。

中國當前據稱有1000萬戶到2000萬戶的「爛尾樓」。官方從未公布相關數據,根據野村證券的報告,截至2022年底,中國未完工的預售房屋數量約2000萬戶。

如果一戶預計3個人居住,背後就牽涉3000萬到6000萬人的福祉;如果以「每個房子背後是3到6個口袋(父母或夫妻雙方父母都投入資金協助購房)」來看,少則3000萬、多則1億2000萬個金融帳戶都卡在爛尾樓裡,付了錢卻無法按時拿到房中國人對於言論管控或許還能配合,但傷到自己荷包的怨憤,卻足以導致上街抗爭、將對政府的不滿公開化。理解這一點,就能理解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今年提到的要「深刻認識房地產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打好商品住房爛尾風險處置攻堅戰」。
走訪鄭州 「遍地保交樓」
2022年7月底,中國銀保監會宣布會拿出人民幣2000億元(約新台幣8900億元)的紓困資金,要「千方百計推動保交樓(意為保證交屋)」;被指「遍地爛尾樓」的河南省鄭州市,該年9月初發布「大幹30天,確保全市停工樓盤全面復工」的方案。

事後證明,當初官方把爛尾樓問題想得太簡單了。不要說30天,「斷貸潮」爆發一年多後,鄭州即使轉變為「遍地保交樓」,很多資金仍不到位,而原本的2000億元也遠遠不夠。
今年5月,中央社記者來到鄭州,汽車奔馳在通往三環、四環的高速路上,觸目所見是連綿不絕的未完工高樓住宅與塔式起重機。當地人自有一套判斷是否爛尾的「目測法」:「你看那些吊塔都沒在動的,就是爛尾了」。雖然未盡準確,但也說明了當地爛尾樓的普遍。
在鄭州金水區的豫森城建案,一名騎著電瓶車來看「有沒有人幹活」的婦女告訴記者,這個案子爛尾10年了,2014開工,自己是在2015年購買,當時說兩年後就會交屋。

說起房屋爛尾後的心情,「那肯定很擔心啊」,為此她也去過信訪辦,當時並沒有什麼結果。實際上是要到了2022年爛尾樓問題引發重視後,豫森城才「搭便車」納入全市復工計畫。

根據機構克而瑞的統計,在2021年末,鄭州幾乎每出售3戶便有1戶無法按時交付給購房者。爛尾樓問題加劇的背後,官方從2021年元旦開始正式執行的「三道紅線」
暗黑使者 wrote:軍事科技、武器等幾乎都是自主研發,非常先進且具威攝力他的船艦、航空母艦建造也是非常快速
蘇聯垮台就是投入大量的資源在軍武發展,導致經濟體系崩潰,最後政權解體。

另外「寧要核子,不要褲子」1950~60年代,中國面臨西方封鎖與軍事威脅,特別是在中蘇關係破裂後,毛澤東等領導人強烈主張中國要有自己的核武器,以保國防安全與國際地位。

冷戰時期的中國大陸,特別是在推行「兩彈一星」(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戰略背景下。

由於大量資源投入軍武發展,導致民生經濟匱乏,據說引此造成百萬大饑荒。

「中國百萬大饑荒」一般是指發生在 1959 年至 1961 年 之間的 「三年大饑荒」(又稱「三年困難時期」、「自然災害三年」),這場災難被認為是 20 世紀最嚴重的人為饑荒之一,死亡人數眾說紛紜,估計在 1500 萬至 4500 萬人之間。

另外大國戰略與小國思維不同,沒必要凡是拿台灣跟中國比,在人口、土地、內需市場上,台灣跟中國不在同一範疇。

像航空母艦,台灣根本沒需要也負擔不起,況且現今國家中沒幾個國家養得起航空母艦,太燒錢了。



影片摘要:好不容易建造一艘常規航空母艦,第一次上戰場顯威就要回廠維修,修著修者就爛尾,還燒了起來,想要拆了但面子又掛不住。

最後講者給出衷心建議,簡單修補油漆刷一刷(至少要能動),拖到港去擺拍(黑海艦隊新旗艦),然後宣告修復完成,然後等烏克蘭去偷襲擊沉,完成銷帳(抵銷負資產,也算是誘敵成功,完成最後使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