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or_w wrote:iphone12/13(恕刪) 玩了音響十幾年深感認同Airpods 根本不是走音質路線的產品一堆人在糾結無損不知道是在我寧願什麼都不用改只要降噪表現提升降低噪音才是出門在外音樂品質的關鍵
wonly wrote:Sony Xperia ZX1 Sony Xperia ZX1 有跳過Andriod SRC 的限制嗎?不是用 Apple Music 就一定有 24/96 的享受是整條串路都要支援可以 Google "Android SRC" 就看到一些文章說明以下貼上幾個https://www.spill.hk/glossary/android-src-sample-rate-conversion/https://www.getit01.com/p2018021131655944/如果訂閱 Apple Music , 又選了好耳機,但播放 app 或機子不支援那只是浪費網路頻寬
看一下 Apple Music 對無損音樂的說明https://support.apple.com/zh-tw/HT212183要真正聽到 > 48K .都是有線加上 DAC (外接的數位對類比轉換器)原本期待這次發表同時有 iPhone & AirPod Pro 就能完整支援
Legis wrote:Sony Xperia(恕刪) 有趣,本來不想再繼續談,因為難談,沒人會完全了解,也少人懂。所以最後只能各說各話。通常就只看規格,以為Hi-Res 就是一切,其實沒那麼簡單。終於還是有人懂。Legis 大大至少看到一個關鍵,手機播放音樂,頻率轉換資料是很複雜的。1. 手機頻率輸出,通常是限制在 44.1K或48K.iphone 在頻率轉換已經有進步了。以前我用 apple TV 光千,輸出頻率鎖在 48K,被罵的要死,後來新的apple TV, 掉脆拿掉光千。我下圖iphone 接用 camera kit 連到我的 audioLab MDAC.第一張圖用 hi-res apple. 音樂,結果可以看到 MDAC 面版顯示的音樂格式是 24/48K第二張圖選一首沒有提供 hi-res 的音樂,結果 MDAC 自動切換到 24/44.1Kiphone 能做到這樣自動切換輸出頻率格式,已經不錯了。顯示apple對音樂的處理,是有比較深入的研究。2. AAC, aptX, aptxHD, LDAC 都是有損, 都不是無損。那一個好,我是不敢講,因為沒比較過,就算比較過,我覺得也難分,都是同個頻寬限制下作有損壓損。這每個人各說各話,我是沒意見。我一直都用 apple 產品。當沒只能選AAC.3. iphone 沒提供 aptX-HD, LDAC。android 手機支援的 AAC 演算法跟 iPhone 是不一樣的,iPhone 的 AAC 效果比較好,是可以這麼猜的。AAC 演算法很複雜,是 apple 的專精。4. 支援 AAC 的耳機,我想 apple 的 airPods, 也是比較好的,apple的專業,加上用比較新的專業處理器 H1/H2 在處理。當然如果有人不認同,我也不反對,我也是猜的。我只是說AirPods AAC 處理會比較好,沒有說 輸出音質會比較好。我的經驗,音質普通,只是圖個方便。既然iphone. 已經升級到 藍牙5.3, 我最希望的還是 apple趕快提供無損的的解決方案. 明年 bose, sony 新出的耳機,應該會有 LE audio 支援。人的聽力極限,20K。44.1K/48K 已經夠用了。96k 以上,有沒有幫助,我覺得沒有。不過你要覺得96K 聽起來好,我也沒意見,爽就好,因為心情會改變聽感。我要的是lossless, 不是 Hi-Res.
Legis wrote:要真正聽到 > 48K .都是有線加上 DAC (外接的數位對類比轉換器)原本期待這次發表同時有 iPhone & AirPod Pro 就能完整支援 +1 挺期待的先不說apple走有線的數位輸出。(安卓有線支援各種PCM跟DSD Hi-Res 輸出,連接比較懶人便利。)倒不如先把走WIFI的 Air play 2的輸出限制提高,總不會藍芽搞到比WIFI強。畢竟以一個蘋果全家桶用戶,airplay重要一點。Airpod pro也有兩付(不算上保固換新),可能Airpod max (沒買)如沒停產推出2代,支援新的規格比較有機會。
就算沒有無損無線傳輸,但是換了晶片換了單體及DAC,我想音質及降噪演算應該都有長足進步才對.誠意滿滿,怎麼算是擠牙膏?其它廠商改改外型換個高通晶片直接推出要算什麼?酸民自以為是,沒有專業,亂帶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