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提斯 wrote:
謝謝ayz兄及十二夜月兄的分享。
1. 投資個股(這個方法能賺錢,但仍有大風險,選對上天堂,選錯也是上天堂...)
用技術分析、財報或其它資訊,找出適合的股票賺取波段價差。
2. 投資較穩定的個股 (存股?!)(這方法類似1.但我仍有在用,但後期投資重心會慢慢移往ETF配置)
購買類似中華電信、金融股等相對穩定的股票,以賺取股利為優先。
(我還蠻認同當好公司的股東這種投資方法,長期投資好公司,共享獲利成果)
3. 指數型ETF(這個方法我後來發現最適合80%散戶+3%專業投資者)
如p大或schou23都是以指數型ETF 0050做為主要標的,當然,p大已朝向全球佈局了。
4. 資產配置
如十二夜月兄這篇文章中提出的方法,以全球的ETF做為考量。(還有綠角blog也有提到)
由於個性上不想花太多時間在研究投資(認為時間花在人生的其它事物比較值得)(我非常認同這句話),所以1這種花時間的方法一開始就排除了。
2從邏輯上非常合理,也是股票的初衷,所以原先是想採用長期持有好公司股票這種方法進行投資,但選股也是另一個難題。且在現在這個年代,個股的風險似乎也相對高(HTC,鴻海,GE?!)。所以在了解到有ETF這種投資標的後(排除個股風險),就轉向當台灣的股東,投資指數型ETF 0050。
--
這個配置我覺得跟p大之前類似,只是以美債ETF取代VT。試行一段時間後,應會降低0050的比重,轉向國際ETF。(本來的計劃)
不過心中也有另外一個聲音,乾脆資產配置一次到位
台灣ETF 20%(略高)
美股ETF 20%
日本ETF 20%(太高)
美債ETF 20%
全球債ETF(or新興債) 20%(建議初期先以股50%債50%的方式配置,如你很能抗波動那就股6債4,或者你剛開始試行,先用60%的資金投入,適應市場的波動,再慢慢增加。沒有規定剛開始學游泳,就要立刻泳渡日月潭。)
不過還在思考要怎麼做,也許二個方法並行也可,先用部份的資金試看看。
至於投資策略已決定用定期定額,每年再平衡 (其實我第一次讀到再平衡,覺得這個方法真的是藝術)
當然,投資是很個人的事,最終還是自己要做決定。
再次謝謝各位前輩的指教!
主動投資是藝術,指數投資是科學。
一、為何我要回答你?
二、我不瞭解你風險承受度,如何回答你?
三、你會依照網友的回覆來調整百萬以上的資金嗎?
四、通常多數投資人自我評估的風險承受度都比真實的高上許多(實際上跌20%就暈了),保守起見我會建議你定存。
五、目前我仍控制兩個ETF配置在台灣市場實測中,(富邦投信最好趕快出VT or S&P500,nasdaq只能投資美國科技股,無法代表美國or全球市場)
六、我只能提供你實測帳戶代號A,108/1/7上午開盤前狀態供你參考,如何?(股票部位縮小,債券部位自然變大,目前皆符合指數投資理論)
七、後面我會考慮降低或刪除美債7-10年,納入富邦投資級債ETF,增加風險(波動度),來取得風險貼水(預期較高之報酬率or配息),投資人足以自行控制投資組合風險(或是要承受多少風險)。

菜虫呷菜菜下死 wrote:
十二夜月大
可否另外請教
若以百萬為單位,500萬,股債6:4,富邦證中的ETF你建議的配置為何?
謝謝
主動投資是藝術,指數投資是科學。
十二夜月 wrote:
菜虫你先回答下列問題:
一、為何我要回答你?
二、我不瞭解你風險承受度,如何回答你?
三、你會依照網友的回覆來調整百萬以上的資金嗎?
四、通常多數投資人自我評估的風險承受度都比真實的高上許多(實際上跌20%就暈了),保守起見我會建議你定存。
五、目前我仍控制兩個ETF配置在台灣市場實測中,(富邦投信最好趕快出VT or S&P500,nasdaq只能投資美國科技股,無法代表美國or全球市場)
六、我只能提供你實測帳戶代號A,108/1/7上午開盤前狀態供你參考,如何?(股票部位縮小,債券部位自然變大,目前皆符合指數投資理論)
七、後面我會考慮降低或刪除美債7-10年,納入富邦投資級債ETF,增加風險(波動度),來取得風險貼水(預期較高之報酬率or配息),投資人足以自行控制投資組合風險(或是要承受多少風險)。
嗯~十二夜月大真的沒義務應該回答我。

因為這類型的投資管道算是我第一次接觸,感覺起來時間要拉長效益才會大,因為沒那麼多的5年10年做各種測試,所以想搭一下十二夜月大的順風車,冒犯了。

其實我以前買股票的特性是多且雜,很多的多(標準散戶),所以這次ETF僅想控制在5檔,然後定時定額。原本是打算富邦NASDAQ x2、富邦歐洲x1、美債3檔擇1x2(因為我不清楚美債3檔那一種比較符合我的風險),只是到後面發現日本也想買,印度也想買,中國也想買、富邦公司治理也想買,中國債也想買,公司債也想買,才有5單位的請教發文

依照之前亂買股票,且可以眼睜睜的看它下市而不處理的經驗...我覺的我的風險應該可以承受到-50%
因為現在心中沒有底,像是摸著石頭過河。只是摸石頭也想找一顆大顆的石頭跟

最後,十二夜月大的六、七點對我來講幫助很大,謝謝。
雖然有些私事本來不想說得太過清楚, 但也感受版主良心建議, 補充說明如下(也讓大家參考參考)
1. 前兩天PO的資產配置主要是在台灣&美國卷商
2. 但實際上我在大陸(含香港)還有一筆資產, 但因為往後可能另有他用&金額有點大, 目前暫停在大陸, 主要是購買固定收益&國債&銀行債劵
3. 如果將大陸(含香港)資產一併考慮, 目前投資標的 (比例目標)如下
a. 全球股票市場 : VWRD (40%)
b. 台灣股票市場 : 0050 (10%)
c. ETD(固定收益)(25%)
d. 債劵(25%), 其中China 20% ; AGGU : 5%
4. 股/債比例 = 50% : 50% (固定收益,債劵各25%), 也符合一般被動投資建議的資產配置比例
另外雖然版主認為固定收益不屬於債劵, 但鍾鼎山林各有所好, 這部分我就不討論了, 只是分享我當初進行資產配置想法, ETD(固定收益)比例配置25%原因 : 讓我每年從固定收益拿到利息可以跟自己最低生活需求金額持平, 這樣在股票表現不好年份時, 可以讓我持續維持這樣資產配置投資不致失敗, 能持續堅持自己資產配置才是重點....






























































































